代紅巖 王彥鵬
【摘 要】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教學的應有之義。文章基于對思維品質與讀后續(xù)寫題型的相關分析,探討在讀后續(xù)寫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原則與教學策略,即通過多角度分析語篇、巧妙設置問題鏈、續(xù)寫與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逐步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個人觀點,以期培養(yǎng)學生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的能力,促進思維品質的發(fā)展。
【關鍵詞】思維品質;思維培養(yǎng);讀后續(xù)寫
一、引言
語言和思維有“血脈般”的聯(lián)系,學習和使用語言要借助思維,同時學習和使用語言又能進一步促進思維的發(fā)展[1]?!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框架,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墩n標》指出,思維品質是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2]。林崇德認為,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構成,包括深刻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個方面[3]。王薔認為,學生對素材內容的提取、整合、內化、分析、比較、推理、批判、評價的過程都是思維品質形成的過程[4]。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能夠從跨文化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讀后續(xù)寫是將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使其不僅關注結果,更注重過程,尤其是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學生需要多角度解讀文本,在把握主要情節(jié)、人物及語言特點的基礎上,有邏輯地、合理地、創(chuàng)造性地構思續(xù)寫內容。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會經(jīng)歷尋找信息、梳理脈絡、分析人物、推斷寫作意圖和推測故事結局等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訓練分析、綜合、概括、推理、評判、預測等思維能力。因此,讀后續(xù)寫教學可用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除語言問題外,學生還存在兩類問題:第一,讀不出原文的行文邏輯、厘不清關鍵人物的性格特征、辨不明故事的主題思想;第二,續(xù)寫內容缺乏邏輯或偏離主題、語言表達句式單調,對白過多,難以實現(xiàn)與原文的協(xié)同。上述問題雖與學生的語言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深度思考,思維能力不強導致的。
二、讀后續(xù)寫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原則
1.以閱讀語篇為依托
語篇是語言學習的基本單位,是英語教學的基礎。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讀后續(xù)寫題所給的語篇原文,通過關注語篇宏觀及微觀的組織結構滲透語篇知識,揣摩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細節(jié)等方面的用詞,結合故事中人物所處的自然或社會環(huán)境,綜合考慮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后續(xù)的寫作做好語言、內容和思維的鋪墊。
2.以活動體驗為途徑
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形式,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讀后續(xù)寫教學通常包括獲取記敘文“六要素”、理解主題、寫作、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閱讀活動需要思維參與,而寫作是思維的外顯手段。教師只有基于學生的已有認知和語篇的主題意義設計與實施教學活動,才能促使學生的思維水平從低階走向高階。
3.以育人為最終目的
讀后續(xù)寫任務已經(jīng)成為一種育人方式。該任務具有考查學生思想品德和價值取向的功能,并已經(jīng)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發(fā)揮作用[5]。讀后續(xù)寫教學中的育人價值在于學生能從他人的故事中獲得體驗、感悟及反思自己的人生。學生在分析故事人物時,教師既要啟發(fā)學生感悟人物情感或行為給自己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也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故事人物的某種不足或缺陷,鼓勵學生思考如何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身文化涵養(yǎng)。
三、在讀后續(xù)寫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
語料選擇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是讀后續(xù)寫教學的基礎與保障。在各類體裁的文章中,記敘文的話題相對貼近生活,有一定的趣味性,想象空間大,上下文連貫,語言難度符合高中生的認知水平,是比較適合的續(xù)寫材料[6]。本案例的續(xù)寫材料是一篇記敘文,講述了Mei Mei隨父母搬遷到一個新地方,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學校和同學,她無法融入,悶悶不樂。同時,父母又因為忙于新餐館的開張,沒有注意到她不快的情緒。在父母餐廳開業(yè)的那一天,她在店里幫忙。不料遇見了同班的一對雙胞胎姐妹,她假裝沒看到她們,躲進了廚房。學生需要依據(jù)所給出部分故事內容及兩段首句完成后續(xù)的寫作。故事結構清晰,語言簡潔,人物情感層層滲透推進,主題思想步步彰顯升華,可讀性強,是進行故事續(xù)寫和訓練思維的有效語料。
【案例讀后續(xù)寫材料】
Mei Mei frowned as she helped her mother and father set out the cooking supplies in the shiny steel kitchen. Her family had just moved here from San Francisco,having bought a small restaurant,which was set to open in the next few days.
“Moving here was a stupid idea. I have lost all my friends in San Francisco. What should I do now?”Mei Mei grumbled,mostly to herself.
“Whats that?”Her mother asked,opening a box and lifting out several pots and a wok.
“Nothing,”Mei Mei mumbled. The girl had been complaining about the move,but her parents had made the decision and were now too busy getting ready for the grand opening to listen to her complaints.
The first few days at her new school hadnt been easy,either. She found it hard to talk to people she didnt know,and it seemed like the students hadnt even noticed her. Mei Mei sighed and got back to washing dishes.
On the day of the grand opening,Mei Meis parents were all smiles,welcoming customers into the restaurant,brightly decorated in gold and red. Even Mei Mei was in a good mood as she rushed around,seating guests,handing out menus,and pouring tall glasses of water. This was a big day for her family.
At one of the tables sat a family with two daughters who were about Mei Meis age. As she filled their glasses,Mei Mei realized the twins were in her class. Mei Mei ducked her head down so her long hair covered her face,and she turned away from the table.
Mei Meis mother found her soon after,in the kitchen loading the dishwasher.
“Honey,what are you doing back here?We need you out front with the customers. ”
要求:續(xù)寫短文內容,150詞左右。
Paragraph 1:
“Mom,I dont want to be out there!”
Paragraph 2:
Mei Mei put a handful of cookies into a small plate and left the kitchen.
(一)多角度分析語篇,培養(yǎng)提取、概括、分析的思維能力
閱讀是讀后續(xù)寫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通過多角度分析語篇,才能有邏輯、合理地進行續(xù)寫。但學生往往急于獲取文本內容,缺乏系統(tǒng)的分析與思考,對原文理解容易出現(xiàn)偏差。記敘類語篇實質上是一種回憶性寫作,通常以描寫人物的經(jīng)歷和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為主要內容。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記敘類語篇的文體特征展開。
【角度1】課堂伊始,筆者通過設問“If your family moved to a new place,what would you do to adapt yourself to it?”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激活背景圖式,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以助其理解文本。
【角度2】記敘類語篇常包含六個要素,一般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谖谋咎卣鳎處熥寣W生閱讀語篇并找出這些信息,幫助學生厘清文本脈絡,掌握故事梗概。但讀后續(xù)寫的文本不會交代全部信息,如本文中How的問題是待續(xù)寫的內容。盡管梳理文本信息屬于淺層次理解類活動,但也有助于學生對文本深層次的理解。
When:on the opening day of the new restaurant.
Where:in the new restaurant.
Who:Mei Mei,her mother,the twins.
What:Mei Mei had difficulty in making new friends.
Why:Mei Mei found it challenging to face her new classmates,and her parents ignored her feelings.
【角度3】語篇結構圖是閱讀語篇語義結構的視覺表征形式,包含語篇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和概括信息的思維能力。教師讓學生再次閱讀文本,然后根據(jù)情節(jié)發(fā)展完成語篇結構圖(如圖1),表征出“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文本結構。
在完成語篇結構圖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歷了分析、篩選、整合、概括等思維過程的訓練,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主建構把握“問題—解決”型語篇的結構特點。語篇在表層上由語言構成,但承載著特定的主題意義和主題文化。通過繪制語篇結構圖,學生不僅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一目了然,也能夠探究到“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Mei Mei had to take the first step bravely rather than curl up in her comfortable zone.”主題,訓練系統(tǒng)性思維。
【角度4】人物的情感會隨故事的發(fā)展不斷變化,幫助學生從人物的心理變化這一線索來厘清故事的發(fā)展邏輯,可以設身處地思考主人公接下來會怎么做,又會有怎樣的情感變化。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曲線勾畫人物情感的流程圖(如圖2),加深對此情此景中事件發(fā)展必然性和人物情感豐富性的理解,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使續(xù)寫的情節(jié)及人物情感與原文保持協(xié)同。
流程圖清晰展現(xiàn)了主人公情感變化的過程。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中,主人公的情感發(fā)展能促進主題提煉,而感悟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不僅為學生提供情感支架,又促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落實語言的人文性。在記敘類語篇中有時會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物角色,針對他們的身份地位、生活經(jīng)歷、生存環(huán)境等方面,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的比較類活動,幫助學生學會分析不同人物的形象及情感。
(二)巧妙設置問題鏈,培養(yǎng)預測、推理、判斷的思維能力
師生問答是課堂互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問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思維深度。問題鏈是一連串的問題,它們相互關聯(lián),層層深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也起關鍵作用。在讀后續(xù)寫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在互動中引發(fā)學生對后續(xù)情節(jié)的推理判斷,也可以對故事結局多種可能性的對比、質疑和評價引發(fā)學生思考,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思維。
案例提供了“‘Mom,I dont want to be out there!”和“Mei Mei put a handful of cookies into a small plate and left the kitchen.”兩個續(xù)寫段落的首句。段首句的理解重點在第二段的cookies和left the kitchen上,根據(jù)這些可以反推第一段Mei Mei的行為以及和母親對話的內容。為了避免學生續(xù)寫時思維的天馬行空,教師設置了如下問題鏈:
Q1:Whats the major information you can get from the given sentence in paragraph one?
Q2:What could her mother do when seeing her come back?
Q3:What is the function of“cookies”?
Q4:Why do you think Mei Mei would leave the kitchen?
Q5:If Mei Mei left the kitchen,what would she do?
Q6:How would the twins react when seeing their new classmates?
Q1、Q2、Q3層層遞進,旨在引導學生預測第一段的續(xù)寫內容。其中,Q1讓學生思考段首句的主要信息,側重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信息的篩選能力,并為后續(xù)預測故事情節(jié)做鋪墊。Q2能有效引導學生合理預測第一段的續(xù)寫內容,即母親的理解與鼓勵。Q3讓學生關注cookies一詞,引導他們推測出第一段的續(xù)寫內容是Mei Mei知道了該如何面對新同學,其辦法可以是自己想到的,也可以是母親建議的。學生自然意識到第二段的首句對第一段的內容有較大影響。Q4可以幫助學生推斷Mei Mei想改變的原因。學生討論后發(fā)現(xiàn)其原因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是在新的環(huán)境,她需要結交新朋友,這促使她尋找一種方式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環(huán)境。外因則是母親的鼓勵,當母親得知女兒的問題之后,自然會因忽視女兒的情感而道歉,也會向女兒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Q5、Q6引導學生預測第二段的續(xù)寫內容,并預測故事發(fā)展的結局。此時,教師可詢問其他同學“Do you agree with him/her?Why?”將個人觀點展示轉變?yōu)殡p方的辯論,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課標》強調,教師要善于提出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等有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從低階向高階穩(wěn)步發(fā)展;同時要啟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針對語篇內容和形式的討論和反思,鼓勵學生圍繞有爭議的話題有理有據(jù)地表達個人情感與觀點。通過以上問題鏈的追問,學生討論、評估、反思,并與之前的結論進行對比、分析,做出最終判斷。
(三)開展續(xù)寫活動,培養(yǎng)歸納、創(chuàng)造、評價的思維能力
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包含個人活動、同伴活動和小組活動等。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有利于改變課堂教學中以灌輸、講授為主的教學形式和學習碎片化現(xiàn)象,有利于改變教學中只注重知識技能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傾向,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和主動實踐,最終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7]。
【活動1】英語學習離不開語言的模仿,教師應指導學生從人稱、時態(tài)、詞匯、句式結構和修辭等方面關注原文的語言特點,以便學生在續(xù)寫時能夠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滿足讀后續(xù)寫語言協(xié)同的要求[8]。因此,教師除了幫助學生完成意義上的構建外,還應引導學生賞析文本語言、寫作風格、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等,以滿足語言的協(xié)同。教師要求學生關注語篇語言特點,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出原文豐富的語言表達,如從句、非謂語動詞和復合結構等,并進行有意識模仿。
學生在不斷回讀語篇的過程中引起語言認知,激發(fā)認知比較,為后續(xù)的寫作搭建支架。原文除句式表達豐富外,動態(tài)化動詞的使用也形象地表達了主人公的情感,如表示“說”就使用了grumble、mumble、complain等。文章通過豐富的語言,對動作、環(huán)境、心理進行具體和細致的描寫,給讀者帶來栩栩如生的感覺。這樣的寫作技巧分析與模仿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使用語言的思維能力。
【活動2】閱讀不僅需要理解表層意思,更需要理解文本所傳遞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故事主題等。在學生閱讀故事后,針對故事主題,教師又設計了“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s Mei Meis behavior?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story?If you were Mei Mei,what would you do?”問題。學生基于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分析并判斷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從個人角度探討面對新同學采用何種溝通方式能使自己快速與他人建立友誼的策略,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明確內容背后反映的文本主題可以為學生讀后寫作搭建內容和主題支架,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寫作思維。
【活動3】評價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體現(xiàn)批判性思維又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墩n標》指出,高中英語課程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多元評價體系。評價要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診斷和促進作用?;诖?,教師設計了寫作評價表(見表1),引導學生從邏輯、內容、語言和情感四個方面進行自評、互評和師評。
自評可以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讀后續(xù)寫與原文的連貫和融洽程度,對續(xù)寫內容進行修改,對詞匯、語法等錯誤進行修正,提升語言質量。互評使學生身份得到互換,有利于擺脫個人的情感影響,可以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判文中的問題和閃光點。教師評價時不宜過多關注語言錯誤,也不必追求故事結局的唯一性。相反,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合理預測,甚至允許學生站到新的高度,重新審視文本,突破文本時空,給故事添設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四、結語
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句空話,應在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xiàn)。讀后續(xù)寫教學為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提供了新的平臺。當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素養(yǎng)的形成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指望一勞永逸,教師應在讀后讀后續(xù)寫教學中不斷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失時機地融入較高密度的思維訓練,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分析理解、歸納概括、比較判斷、遷移創(chuàng)新、反思評價等思維技能,從低階走向高階,螺旋式上升,最終實現(xiàn)提升思維品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林崇德.思維心理學研究的幾點回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35-42.
[4]王薔.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2):19-23.
[5]陳康.教師視角下讀后續(xù)寫的質量評價標準探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3):61-64,封三.
[6]劉慶思,陳康.關于一年兩考高考英語試卷中讀后續(xù)寫設計的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1-5.
[7]王彥鵬.活動觀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1(3):3-7.
[8]王初明.讀后續(xù)寫:提高外語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J].外語界,2012(5):2-7.
(責任編輯:周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