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歡歡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游戲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活動,游戲化教學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隨著我國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游戲化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它使教學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教師為了提升游戲化教學質量,需要開展與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相符的教學活動,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游戲的積極作用,確保幼兒能在游戲中學到更多知識與技能,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幼兒;課程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幼兒園教育質量逐步提高。對于新時代下的幼兒園教育來說,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是教師開展課程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也順應了教育發(fā)展趨勢,同時,游戲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從中學習相關知識,這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幼兒可以在有趣的游戲活動中獲得快樂,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可以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這也是教師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主要目的。教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時,不僅需要讓幼兒獲得良好的游戲體驗,還需要確保幼兒能夠從中學到有用的知識,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一、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現狀
自游戲化教學理念提出以來,各幼兒園紛紛開始探索有效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途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許多幼兒園在開展一日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根據各個年齡段、不同特點的幼兒,有針對性地設計如集體教學活動、生活活動及游戲活動等,并通過將這三者有效結合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1]。
對于幼兒教師能力的提升方面,許多幼兒園能夠定期組織教師開展培訓、學習等活動,旨在讓教師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通過沙龍研討的方式,讓教師相互分享和交流教學經驗與方法;邀請專家入園開展講座,現場進行示范教學,給予教師指導,幫助教師及時改正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引導教師通過教學觀察、記錄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等等。采取這些措施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雖然游戲化教學模式對教師開展課程教學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但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需要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的地方。
二、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時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正確認識游戲對教學的作用
在目前不少幼兒園設置的課程中,游戲化課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體現了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部分幼兒園的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仍受到錯誤教學觀念的影響,認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向幼兒傳授一些理論知識,將學前階段的教育教學“小學化”;部分教師未能處理好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過于重視幼兒的游戲體驗,而未認識到游戲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的。上述情況不利于教師開展幼兒園課程教學工作,提高游戲化教學的有效性,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也產生了阻礙作用。
(二)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過程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幼兒教師在設計游戲化教學內容時,僅僅按照課程內容的設計思路來設計游戲主題。這不但讓教學內容變得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幼兒對游戲的注意,而且讓游戲化教學方式失去了應用價值。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未能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究,導致幼兒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很難從游戲中獲得獨特的游戲體驗和學習感受[2]。此外,部分教師認為,既然要讓幼兒自主進行游戲,就應該將主動權全部交給幼兒。這些教師在游戲中未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而變成一個旁觀者,既不陪同幼兒進行游戲,又不給予幼兒指導。上述游戲化教學的過程無法發(fā)揮游戲應有的作用。即使幼兒能從游戲中感到一時的快樂,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并無多大幫助。
(三)構建游戲化課程的目的與方向不明確
現階段,部分幼兒園對游戲化課程的構建工作還停留在對相關理念的了解階段,尚未完全理解游戲化課程的內涵,以及在課程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真正意義[3]。這會使得教師無法有效設計游戲化課程的內容,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開展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部分幼兒園未能明確每位教師開展游戲化教學的要求。產生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幼兒園及教師未能樹立正確的關于教育、游戲方面的觀念,及時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策略,做到與時俱進,按照幼兒園教育在新時代下的發(fā)展要求開展游戲化教學。要想有效構建游戲化課程,并不是用游戲代替所有課程教學活動,而是將幼兒在游戲中需要培養(yǎng)的精神、理念、技能等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教師在進行游戲化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及水平,還需要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幼兒園需要進一步幫助教師提升課程構建方面的水平以及個人教學實踐水平。
三、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持續(xù)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技能
游戲化教學模式能否被有效應用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關鍵在于幼兒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素質是否滿足課程教學要求。對此,各地區(qū)的有關部門、幼兒園、教師培訓機構等應針對幼兒教師開展培訓工作并提供相應指導,通過開展集中培訓、辯論會及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教師的專業(yè)技能[4]。教師通過這些方式,不僅能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而且有利于發(fā)現自己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不斷改進。
例如,教師通過培訓等方式,能夠明白為什么要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之所以在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強調游戲的重要價值,主要是因為幼兒的思想尚處于發(fā)展階段,還未正確認識許多事物,而游戲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能夠滿足幼兒的發(fā)展需求,激發(fā)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并且教師在落實游戲精神的過程中能培養(yǎng)幼兒的多種能力及素質[5]。同時,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還能防止“小學化”傾向。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不應該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幼兒,而應該尊重幼兒的想法,遵循幼兒的成長規(guī)律。教師明確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重要性,能夠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以及游戲觀,從而更有效地進行游戲化
教學。
又如,對于如何處理其他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模式與游戲之間的關系,教師也應形成正確認知。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幼兒獲得經驗、掌握知識的方法并不僅限于游戲這一種。教師在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時,所設計的游戲應貼合幼兒的生活實際,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與課程內容有效地進行結合。這樣,教師才能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游戲中認識事物,學習知識,滿足內心的需求,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同時實現幼兒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6]。
教師在選擇相關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模式時,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教學條件等進行。所設計的游戲內容只有符合實際情況,滿足幼兒需求,才能充分發(fā)揮游戲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的價值。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扮演游戲設計者的角色,還需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及時發(fā)現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并給予幼兒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推動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這需要教師提升自身設計、實施游戲活動的技能,掌握多種能力,如設計與幼兒發(fā)展需求相符的游戲內容的能力,創(chuàng)設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游戲情境的能力,觀察幼兒游戲表現的能力,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優(yōu)化游戲內容的能力,以保證游戲開展的過程始終滿足預期的教學要求[7]。
(二)明確游戲化課程的構建方向和內容
在現階段的幼兒園課程體系中,游戲化是其特點之一[8]。幼兒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游戲化課程構建能力和開發(fā)能力,才能將游戲作為幼兒園課程主要的教學模式,構建科學合理的游戲化課程,并對課程內容進行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進而建立完善的游戲化課程體系,將幼兒園的特色融入其中。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重點強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地融入、滲透教學目標和游戲精神。其中,游戲精神包括自由、自主、創(chuàng)造、愉悅精神,這也是教師在進行課程游戲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理解的內容和重點把握的方向。
除此之外,教師在深刻體會課程游戲化內涵的同時,也要注重游戲的生成性、生活性等方面,并且要保證游戲材料投放和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換句話說,不管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選擇什么類型、何種內容的游戲,都需要基于幼兒的興趣愛好、生活經驗、認知水平,關注幼兒的游戲過程,注重提升幼兒的游戲體驗;需要結合游戲的實際開展情況,及時改進游戲中的不足之處,相應地優(yōu)化游戲內容;同時需要避免在對幼兒的游戲表現進行評價時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或評價內容脫離幼兒實際[9]。比如,筆者所在的幼兒園以具有當地特色的“海安花鼓”為主題,開發(fā)和構建了特色課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幼兒線下或線上觀看花鼓舞表演,以此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之后,教師引導幼兒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紅色和綠色的飲料瓶、即時貼及小棒等材料,在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制作花鼓,并利用自己制作的花鼓嘗試進行花鼓舞表演。開展這種體現地區(qū)特色且具有生活性的游戲,能滿足幼兒的發(fā)展需求,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有效實現教育教學目標。
(三)優(yōu)化教學活動與評價機制
教師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需要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游戲精神,為幼兒預留足夠的游戲時間,提供發(fā)揮他們主觀能動性的機會,優(yōu)化游戲內容,創(chuàng)新活動的評價方式。教師需要摒棄不符合教學實際和幼兒特點的評價方式,設計科學合理的游戲化教學活動評價內容。具體而言,教師所采用的評價機制需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幼兒的具體情況,注重幼兒的活動過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游戲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幼兒園課程教學的作用。對于新入職的或者教學工作的某些方面能力較為薄弱的教師,幼兒園應該幫助他們制訂具體的活動指導與評價方案,引導他們在開展課程教學活動時,以這些方案作為參考進行教學實踐;而對于那些具備較強的施教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和豐富的理論知識的教師,幼兒園則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施展能力的空間,讓他們結合實際的教學需求、幼兒的具體情況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深入理解課程游戲化教學的內涵,善于運用多種有效的方式開展游戲化教學工作,進而實現自我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幼兒園課程教學時,需要有效發(fā)揮游戲化教學模式的作用,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明確游戲化課程構建的方向與內容,建立更加完善的課程體系;在不斷的游戲化教學實踐中,探究更有效的評價機制以及幼兒園課程教學活動的評價方法;在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需要巧妙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進而為改進幼兒園教育工作、推動幼兒園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朱好星.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2(11):160.
[2]黃曉蘭.在游戲中成長: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28):53-54.
[3]趙俊萍.游戲化教學模式在農村幼兒園大班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1(04):122-123.
[4]伊明.游戲化教學模式在農村幼兒園大班教學中的應用[J].好日子,2021(15):222.
[5]唐春芳.淺析創(chuàng)意美術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的應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
17(01):227.
[6]趙濤.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幼兒園音樂課程中的運用分析[J].家長,2021(16):155-156.
[7]劉宗華.研究優(yōu)化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策略[J].中華少年,2020(11):29,32.
[8]鄭米莎.試論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問題和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8(07):50.
[9]蘇建芳.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音樂韻律活動中
的應用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3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