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周彝興趣廣泛,尤好美食烹調(diào),工余下廚近40年,每有一得,即碼字成文,經(jīng)常發(fā)表于雜志,終成集腋成裘之作《上海型男的做飯智慧》。
最近“奧密克戎”在上海肆虐,市民居家隔離,遇到了買菜難、吃菜難的大問題。
我家也不例外,全家7口人,原本六菜一湯的晚餐被迫縮減為四菜一湯。
眼看蔬菜存量越來越少,緊急決定家里土豆“限量供應”,每天僅用一個土豆燒番茄蛋湯。
趁著上周五小區(qū)暫時解封的空檔,我開車來到七寶農(nóng)貿(mào)市場,可惜農(nóng)貿(mào)市場封閉,馬路上停了上百輛運菜大卡車,司機們只得在車邊擺地攤賣菜。我見到賣土豆的,一包足足15千克,100塊一包,立即買了一包,土豆實現(xiàn)不限量供應。當晚,孫子、孫女在兒媳指導下做了一大碗土豆色拉,上桌一搶而空。
運菜卡車還批發(fā)洋蔥和茭白,每包洋蔥25千克,60元;每包茭白15千克,也是60元;洋蔥幾乎是一年的消耗量,茭白多放幾天會壞,只能放棄。
我又來到徐涇鎮(zhèn)菜場,進去一看,每500克10多元的豬肉被搶購一空。見到賣黑毛豬肉的攤位,每500克25元,還有不少,便買了50千克,請攤主切成大塊帶回家,全部塞進冰柜,夠全家吃兩三個月。
買菜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見菜就搶,我的經(jīng)驗是盡量挑儲存時間較長的,比如大白菜、卷心菜、竹筍、青椒、胡蘿卜、芋艿、蘿卜,以及小包裝的雪菜、蕭山蘿卜干,這類菜可放10~15天,草頭、豆苗、米莧等綠葉菜就不能大量采購,只能放一兩天。為了充分利用綠葉菜,我家把原先吃萵筍、芹菜時棄葉的習慣也改了。
各種豆制品也可以買一些,如百葉、素雞、烤麩、豆腐干、腐竹、豆腐衣、油面筋等。
如果買不到肉也可用罐頭食品,比如紅燒肘子罐頭、豆豉鯪魚罐頭、金槍魚罐頭、午餐肉罐頭、油雞樅罐頭、水果罐頭等,加上家里儲存的各種蔬菜,可以為餐桌增色不少。
紅燒肘子罐頭土豆、胡蘿卜去皮后洗凈,切滾刀塊,放入陶瓷煲,再加入開罐的紅燒肘子,燉熟后即成紅燒肘子燉土豆,非常好吃。
午餐肉罐頭午餐肉切厚片,外裹蛋液,放平底鍋煎至兩面焦黃,夾面包或饅頭吃味道很棒。午餐肉也可切丁,用來炒蛋炒飯。
金槍魚肉罐頭可拌沙拉,可炒蛋炒飯,增加風味。豆豉鯪魚罐頭開罐后,將豆豉鯪魚切碎,用來炒油麥菜或萵筍葉,就成了兩道不同風味的炒菜。
黃桃罐頭黃桃切小塊,1枚白煮蛋去殼、切丁,與生菜或苦菊拌成沙拉,酸甜爽口。
此外,還有辣子雞丁罐頭炒青椒、牛肉罐頭加土豆、洋蔥、胡蘿卜做成咖喱牛肉等,都是美味的快手菜。
很多人吃萵筍或芹菜都把葉子扔掉,但疫情期間失去了選擇的權利,這才品出萵筍葉的味道來。
萵筍葉咸肉菜飯萵筍葉洗凈、切碎,咸肉切丁;炒鍋燒熱倒油,煸炒咸肉至出油,放入萵筍葉、淘好的大米一起翻炒,舀進電飯煲,即成萵筍葉版菜飯,清香撲鼻。配上豬骨蘿卜湯,一頓晚餐就解決了。
芹菜葉鮮肉水餃整棵芹菜去黃葉和老根后洗凈,加鹽,切成碎末,擠去菜汁,與肉餡拌勻,包成芹菜葉鮮肉水餃。
蝦皮豆干5塊豆腐干切成丁,50克蝦皮用黃酒浸泡片刻;碗中放入豆腐干丁、蝦皮,加入少量醬油拌勻,放1個八角、1片桂皮,大火蒸15分鐘,即成。
生菜包肉糜25克,松子50克,1根竹筍切小丁,2塊豆腐干切丁;炒鍋燒熱,倒油,先放筍丁煸炒3分鐘,再放豆干丁、肉糜煸透,加適量醬油、1勺甜面醬,翻炒均勻,放入松子,翻勻起鍋,備用;生菜葉洗凈裝碗,吃時,包入炒好的肉糜豆干,鮮脆爽嫩。這道菜在粵菜館叫“鴿松”,唯一區(qū)別是鴿松不用豬肉糜,而用鴿子肉。
雪菜筍丁海螺肉超市購買的速凍海螺肉,用沸水汆熟,切丁;炒鍋燒熱,倒油,先煸筍丁,再放入雪菜末、海螺肉丁,翻炒2分鐘,起鍋即成。
居家隔離期間下廚烹制創(chuàng)意美味,既能活躍家庭氣氛,又能給家人帶來驚喜。笑對非常時期生活,美食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