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茹華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不僅僅是提高學生分數(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yǎng)學習自覺性、積累語文學習經(jīng)驗、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寫作也是小學階段教學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要結(jié)合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提出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為此,寫作教學要擺脫困境,促使學生豐富閱歷、開闊視野、提高養(yǎng)。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引發(fā)共鳴;開展多樣化的寫作活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同,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寫作技能,以期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
一、引導學生收集寫作資源,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只有熱愛生活并且善于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豐富的素材,并產(chǎn)生強烈的寫作愿望。學生無論在上學放學路上,還是在學校、商店及公共汽車上,都可能遇到一些新奇或是難忘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就是寫作的良好素材。因此,學生建立觀察卡,將寫作素材簡明扼要地記錄下來是十分必要的。觀察卡的內(nèi)容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想五個方面。放學路上,孩子們停下奔跑的腳步,仔細觀察每天熟悉的場景,寫出一篇篇小詩般的習作。課間,面對校園樹上掉落的毛毛蟲,老師和孩子們一起仔細觀察,《捉毛毛蟲》的習作讓孩子們有說不完的話。
還可以引申讓學生制作詞語卡,這是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好方法。詞語卡正面寫詞語,反面解釋這個詞,并用該詞造句,同時按照描寫人物外貌、自然景色等不同詞匯類型,分成不同形式的詞卡。十張一疊,在上學或放學路上從左口袋拿出,背完后放入右口袋,十天一循環(huán),詞匯卡成為貼身的小詞典。掌握牢固后,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一個月后進行成語接龍大賽,先是小組賽,再是班級賽,最后是級部賽,評選出“成語大王”。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高漲,人人都成了“成語小達人”。
還可以制作素材本,也就是讓學生積累素材的剪貼本。學生訂閱了《少年報》、《快樂作文》、《當代小學生》等報刊。為了充分發(fā)揮報刊作用,我指導學生要讀有所獲,講究讀報方法,充分利用“我的一天“積累本,每天積累好詞好句,并將素材本工作概括為四個字:剪、背、寫、讀。把對寫作和學習課文有幫助的片段剪下來,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分為四類,分門別類地整理到剪貼本上;經(jīng)常翻閱剪下的資料,熟讀背誦,這樣在平時寫作時能夠運用自如;在讀與背的前提下,練習寫讀后感,仿寫范文佳作。經(jīng)常練筆,能夠有效提高作文水平;通過粗讀和精讀達到厘清基本內(nèi)容和感悟于心的效果。學生要想寫作時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就必須多閱讀文章,注意積累寫作材料。閱讀時的筆記本也是必不可少,是積累妙詞佳句的直接方法。在每周課外閱讀指導課上,讓學生體會課外閱讀的好處,介紹古今中外名人讀書的故事,進行好書推薦,指導學生掌握設(shè)計思維導圖、寫讀書筆記等科學的讀書方法,向?qū)W生提出課外閱讀要求,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閱讀中掌控寫作手法、體會作者思想情感。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給自己的讀書筆記本配畫。班級內(nèi)定期召開課外閱讀經(jīng)驗交流會,將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本進行展覽,在全班掀起一股讀書熱。
二、增加課內(nèi)外情感體驗,豐富寫作題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缺乏生活經(jīng)驗積累和情感體驗的小學生來說,僅僅通過課上的講授和課下的觀察來提升寫作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小學生們雖然對生活的認知較為淺顯,但是他們充滿著好奇心,而作為教師就要充分利用他們這可貴的好奇心去進一步增加他們的情感體驗。在教學生活化理念的引導下,教師應該增加學生們的生活體驗感,開闊他們的見識,并使他們的情感得到豐富,從而進一步豐富寫作的表達方式和題材的選擇。讓學生的腦海里有越來越多源于自身實踐的想法和知識,為寫作提供更豐富多樣的題材。
例如,在布置有關(guān)美食介紹的敘事作文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最愛的美食帶到課堂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這種美食進行觀察、品嘗,再提出寫作要求,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體驗,并有感而發(fā)。這樣的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促進了寫作能力的飛躍。只有這樣的自主體驗才能使學生的情感順利地轉(zhuǎn)化為文字,使學生在寫作中感到“下筆如有神”。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結(jié)合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加深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善于觀察,使其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三、指導學生個性化寫作,優(yōu)化教學模式
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寫作教學過程,教師都要秉持學生占主體地位的原則。而充分發(fā)揮教學生活化的理念,更要強調(diào)學生主體化的地位。寫作教學中制定出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而保證學生參與寫作學習活動的主動性,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寫作的質(zhì)量,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例如,開展句子接龍和想象作文的訓練,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既能訓練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能促使學生學會選材、構(gòu)思與立意的方法,可謂一舉多得。
方法可以多樣性,可以給學生提供事情前因,讓其進行合理想象,并推測事情結(jié)果;或者講述一個故事,介紹一個人物,讓其預見后來的發(fā)展變化。還可以結(jié)合課本中的古詩,讓學生通過想象,描繪全詩的優(yōu)美意境;又或者通過物件聯(lián)想,教師準備一個“百寶箱”,里面裝糖果、卡片、玩具、文具等物件,學生摸出一件物品后,說出與這個物品有關(guān)的事情,并將其寫成一篇想象作文。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當前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育理念,靈活應用教學生活化的策略,為學生構(gòu)建全新的寫作教學模式。教師要抓好作文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收集作文材料,指導學生進行想象作文的訓練,讓學生的寫作有思想、有內(nèi)容,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蘭晶.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20(05).
[2]王月紅.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