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秋霞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發(fā)展,決定了對小學語文教學要求的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學科,而情感教育也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部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整體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和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運用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小學教學以全新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促進了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小學階段,語文學科不僅是提升學生識字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的重要學科,也是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把情感教育、人文精神一同融入教學當中,并將其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從而讓學生更加主動、樂觀去理解情感。本文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相應策略,意在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寶貴的經(jīng)驗。
一、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普遍存在教學邏輯問題,且授課方式比較傳統(tǒng)。語文這門學科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小學課本中有許多文章的主題思想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做重點解讀。但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重視情感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采用傳統(tǒng)、單一的講課方式,容易讓他們對本身具有魅力的語文課堂失去學習興趣,并且這種方式?jīng)]有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會大大降低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同時削弱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在小學語文課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優(yōu)化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情感需求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教師在講授《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會選擇心懷對偉人的無比懷念之情,眼含熱淚,以低沉的聲音誦讀全文,并伴有輕緩的悲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對周總理產(chǎn)生深刻的感情,以達到教學目的。這種形式旨在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因為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所有題材的課文,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有感而發(fā),蘊含豐富的情感 。
比如在學習《烏鴉喝水》時,教師就可以先安排學生做實驗,觀察溢水需要什么條件,進而得出:烏鴉要想成功喝到水,就必須具備一定條件。通過這一內(nèi)容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明白課本內(nèi)容是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對課文中表達的情境,能夠真實感知,也能接收作者想要傳達的真情實感。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任何情感的傳遞,都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對成績差或是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時,不應該視這些孩子為“異類”,更不應該“特殊對待”,否則對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大量的實例證明,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給予他們尊重,這些孩子會報以同等的尊重。
(二)豐富教學內(nèi)容,滿足學生探究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常常因為知識水平不高或是掌握知識量不足出現(xiàn)對課堂內(nèi)容難以理解的問題。這是由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不清晰,對于描述的情感無法想象,這時候他們就只能選擇簡單記憶,被動接受。所以教師要想打破僵局就必須對教材內(nèi)容進一步挖掘、剖析,在不改變教學內(nèi)容的前提下融入趣味性元素,提高學習興趣。比如可以用學生最熟悉的知識進行引入,再具體一點就是引導學生找準切入點,讓他們在良好的氛圍中對復雜難懂的知識點進行分析;教師在使用教材時,可以尋求科學的方法與趣味性的創(chuàng)新點,吸引學生,讓他們能夠保持閱讀興趣;此外,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對某個知識點進行剖析,而是要注意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在做課前準備時就要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及能力有科學的判斷,從教材出發(fā),適當植入學生的興趣點,制定符合學生特征的教學方案。
(三)提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發(fā)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煂W生的影響,尤其是小學生,是非常巨大的。很多時候教師的一些行為和習慣,可能是不經(jīng)意展現(xiàn)出來的,但是會對學生造成深遠且持久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端正一言一行,不斷提升素養(yǎng),如嚴謹?shù)恼n堂教學思路、工整的板書以及高尚的師德等等,通過向?qū)W生展示這些細節(jié),讓學生接受情感教育。小學語文課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也就是說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影響學生,給學生帶來美的感受。
例如,教師在領讀課文時,只有帶有感情地去朗讀,才能將同等的感情傳達給學生;或是在批改作業(yè)時,教師合理運用評語,讓學生能夠通過評語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關切,長此以往就會在學生內(nèi)心深處形成美的感受,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注重朗讀訓練,促進情感領悟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材選入的文章大多蘊含豐富的情感,而朗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重要方式之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內(nèi)容,讓學生在感受文章展現(xiàn)情感的同時,進行朗讀訓練,從而促進學生的情感領悟。
例如在學習《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時,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朗讀。首先教師可以進行朗讀示范,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教師在朗讀過程中使用的語氣與情感;教師示范之后可引導學生自主朗讀,然后對學生的朗讀情況提出建議;最后引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讓學生能掌握更好的朗讀方式。通過對文章的情感朗讀,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地感受文章所要傳遞的情感以及作者對中國少年的熱愛與期望??偠灾W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深入挖掘教材內(nèi)容,進行朗讀訓練,從而讓學生領悟情感,實現(xiàn)成長與發(fā)展。
(五)培養(yǎng)合作意識,實現(xiàn)共同進步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多是聽、說、讀、寫,而隨著新課改的穩(wěn)步推進,這種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小學生需求。教師更應該跳出限制圈,認識到整個語文教學并不是封閉的環(huán)境,而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思想空間,同時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與學生進行大量的交流、溝通。通過相互的交流尋求心靈的契合點,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成就,共同探究更好的學習方法。
三、結(jié)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其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開展情感教育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還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開展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明確教學的重點,重視情感教育,充分展現(xiàn)出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這樣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
綜合素養(yǎng),還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將情感教育的價值充分展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彭星.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 [J]. 課程教育研究,2018(29):51.
[2]費日升.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施價值 [J]. 新課程,2021(30):38.E664E504-03CA-4E5E-B1BB-4C8A6205F0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