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艷麗
摘? 要:隨著英語在國際貿易和國際交際中作用的逐漸凸顯,英語教學逐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特別是高職層次生源結構逐年變化、疫情當下對教學形式的不斷挑戰(zhàn),混合式教學模式已逐漸成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主流。本文以產出導向法為基礎,通過對高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闡述了POA理論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可行性。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混合式教學;高職英語
一、前言
在我國目前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英語學科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是高職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實用工具。而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組織教學活動關鍵點,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設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如何設計生動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掌握語言基礎和交際技能,已成為高職英語教育教學的重點研究方向。在此情況背景下,文秋芳教授以毛澤東的思想精髓為哲學依托,從中國傳統(tǒng)教育著作闡述的教與學辯證關系中汲取營養(yǎng),融合西方經典課程論和二語習得的一系列成果,經過潛心研究與反復實踐,最終構建了POA理論體系。
二、POA理論(產出導向法)
1.POA理論的含義:POA理論即指“產出導向法”,此理論的原型是輸出驅動假設。它的基本理念是,語言的輸出既是目標,又是一種學習的手段,用輸出來驅動學習,既能夠促進外語學習產出能力的提高,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外語學習吸收和輸入的效率。由文秋芳教授所提出的一種新的外語教學理念。
2.POA理論構成:POA理論由“教學理念”“教學假設”和“教學流程”三部分構成。教學理念中包含“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和“全人教育說”三個學說;教學假設包含輸出驅動假設、輸入促成假設、選擇性學習假設、以評促學假設四個部分。教學流程包含驅動、促成和評價三個階段。
三、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現(xiàn)狀
1.高職英語教學背景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新時代崗位人才需求。改革開放近40年以來,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迅速,并向各行各業(yè)輸送數以上億的高技術技能人才。但隨著全球化經濟發(fā)展和對外貿易的不斷深化,很多行業(yè)對英語語言的要求逐漸提高,英語并不再是紙上談兵,隨之向實用性轉變。當前,國內高職公共教學絕代多數仍采用傳統(tǒng)式教學方法和模式,學生學習成果不明顯,導致畢業(yè)生工作后無法滿足崗位中對英語應用能力的需要。
2.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
近年來,疫情影響下教學活動需變得更加機動和靈活,在教育部發(fā)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后,各大高校都在線上教學平臺、資源建設、混合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隨著疫情逐漸趨于常態(tài)化,線上和線下教學已經不斷在教學中交替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逐步適應變化節(jié)奏,能將線上線下資源有機整合,靈活運用,真正做到不受時間、空間和平臺限制,完成教學任務。
高職英語教學在此情況下,起初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線上教學平臺的選擇,資源建設載體、直播課教學模式研究、線下課程銜接等問題在各教學團隊的努力下逐個擊破,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大力發(fā)展了混合式教學模式
四、基于POA理論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
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來源趨向多樣化,特別是單獨招生數量逐漸增大,導致學生英語水平差距較大,基礎參差不齊。為了幫更好地為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服務,更需要改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方法與模式,目前有許多教學團隊針對產出導向理論對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具體情況綜述如下:
1.基于產出理論的高職混合式教學模式優(yōu)勢所在。首先,線上教學過程中極大的給學生思考和學習的空間,大大提高了課前預習學習效率,為線下教學做好鋪墊并做好了充分的知識基礎。學生從線上學習完成重點難點后,帶著問題進入線下課堂,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和分析問題,最終擊破教學難點,達到教學效果最大化?;旌鲜浇虒W對課堂教學做到了充分延展,教師可以通過發(fā)布作業(yè)任務,線上師生互評、學生互評等方法,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時間限制,給學生互相學習促進共同進步的空間。
2.基于產出導向理論的高職混合式教學模式現(xiàn)狀。首先,產出導向發(fā)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單一保守的不足,特別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中聽、說等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更加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與產出,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更有助于學生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如,教師利用教學平臺,布置口語表達主題任務,學生通過錄制上傳視頻,學生不僅能做到全員參與,教師還能做到全員評價。課上,教師通過學生產出任務以及輸入材料進行共同學習和討論,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詞匯量和口語表達能力。其次,利用產出導向理論指導高職公共教學?;诋a出導向理論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就是在聽、說、讀、寫、譯的基礎上,對學生思想政治、文化內涵、交際能力等多維度進行產出,從而豐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內容。如,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設定語言環(huán)境和背景,以任務單下發(fā)并分組完成,給學生交流和討論機會、給學生發(fā)散思維自由空間,任務展示后,教師加以指導評價,使得學習產出成果更加多樣化、多元化。再次,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應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合理利用產出導向法,結合高職學生和英語學科特點,優(yōu)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題地位,優(yōu)化教學質量,更好地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服務。
五、結語
產出導向理論可以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助力,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教學結合,大大的提升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產出導向理論下的混合式教學是當下高職公共英語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來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J]. 張慶紅,張秀梅.?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01)
[2]基于成果導向的混合式教學在基礎英語中的應用[J]. 方慧英,朱建平.??海外英語.?2021(02)
課題類別:黑龍江省職業(yè)教育學會”十四五“科研規(guī)劃一般課題
課題名稱:基于POA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課題編號:HZJG2021065
負責人:張金媛515B6369-D5B1-4A9C-B538-895307B3FD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