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仙
【關鍵詞】小初銜接教材,民族地區(qū),語文素養(yǎng)
2019年,國家相關部門提出要全面加強民族地區(q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2020 年秋季學期起,民族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開始推廣使用三科統(tǒng)編教材。在民族中小學推廣使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有力推動了立德樹人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貫通起來,形成一體化人才培養(yǎng)格局”[1],有利于讓民族地區(qū)學生享受更加公平、更加有質量的教育,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做好教材銜接工作,幫助民族地區(qū)學生更好地使用統(tǒng)編教材,是現(xiàn)階段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教育教學亟須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語文出版社受教育部委托,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小初銜接)》(以下簡稱“小初銜接教材”)。小初銜接教材的核心理念是補學、補差?!安睢辈粌H僅是指語文知識點的缺漏,還包括語文學習能力的不足。小初銜接教材系統(tǒng)歸納了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比對各民族地區(qū)小學漢語教科書和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基礎上,幫助民族學生補齊字詞、古詩文、閱讀、習作等方面的短板。
那么,如何用好小初銜接教材,做好補學、補差工作,提高民族地區(qū)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便成為民族教育教學研究者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將結合教學實例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一、字詞教學要強化自主學習意識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民族地區(qū)小學漢語教科書的識字量均不超過2500字,與統(tǒng)編教材要求的3000字有較大差距。幫助學生增加識字量,提高自主識字能力,是小初銜接教材首要解決的問題。小初銜接教材選取統(tǒng)編教材要求學生認識而民族地區(qū)小學漢語教科書未作要求的生字為示例,將其分類整合為“生活識字”“部首識字”“趣味識字”三部分。
“生活識字”部分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并潛移默化地滲透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生命安全、熱愛祖國等方面的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認識生活中的漢字,提高自主識字能力。以“認識標牌”識字教學為例,呈現(xiàn)如下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教材插圖中這些標牌或標語上的字嗎?自己先讀讀看。
(學生自主識字)
師(指名答):你認識哪個詞語,讀一讀,再說說你是怎么認識這個詞語的。
生1:我認識“銀行”。媽媽帶我去過銀行,所以我認識。
生2:我家樓下有一家咖啡館,我總能看到那個牌子,所以我認識“咖啡館”這個詞。
生3:我爸爸是警察,我常去派出所找爸爸,所以我知道“派出所”這個詞。
生4:學校牌匾上就有“學?!边@個詞,我上學的時候總能看到。
生5:學校、醫(yī)院的走廊里都有“請勿喧嘩”的標語,所以我知道。
……
師:同學們都很會觀察,也很會學習。那除了這些,你們在生活中還認識了哪些漢字,舉例子說一說。
生6:我在公園里看到過“請勿踐踏草地,愛護花草”的標語,所以我認識了“踐踏”這個詞語。
生7:我看到很多藥店門口都貼著“請佩戴口罩”的標語,所以我認識了“佩戴”“口罩”這兩個詞。
生8:我在圖書館看到過“保持安靜”“請勿打鬧”
的標語,所以我認識了“保持”“打鬧”這兩個詞。
生9: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標牌上有“吉林省”
這個詞,所以我就認識了這個詞。
……
師:是的,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漢字,只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我們就能認識很多很多漢字,同時我們還要理解它們的意思。請大家今天回家的時候,看一看,找一找,還有哪些是就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漢字。明天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的發(fā)現(xiàn),認識更多的漢字。
情境識字是最能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并將字音、字形與字義緊密結合的識字途徑,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學習習慣。
“部首識字”和“趣味識字”部分系統(tǒng)總結了同偏旁歸類、同義歸類、獨體字合成歸類、形近字歸類等識字技巧,幫助學生積累多種識字方法。這部分內容的識字教學,關鍵是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和總結各類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
建議民族地區(qū)教師在使用小初銜接教材進行字詞教學活動時,以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指導學生觀察、積累多種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為主。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積極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識字方法,強化自主識字的意識。
二、古詩詞教學要強化誦讀積累
古詩詞是民族地區(qū)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點和重點。之所以是難點,不僅因為教材中古詩詞選篇的數(shù)量差距較大,還因為學生古詩詞學習的基礎薄弱。之所以是重點,是因為首先古詩詞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是民族地區(qū)學生在使用統(tǒng)編教材時要重點補學的內容;其次,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在古詩詞學習上有一個量和質的提升,因而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非常重要。
小初銜接教材選取統(tǒng)編教材中要求學生學習而民族地區(qū)小學漢語教科書未作要求的65 首古詩詞,其中絕大部分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背誦推薦篇目。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從三個方面進行指導。首先,指導學生充分認識到反復誦讀是學習古詩詞最重要的方法。其次,指導誦讀方法,要讀準字音,要讀通、讀順詩句,要注意語調、韻律和節(jié)奏。最后,指導閱讀理解方法。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能借助注釋和插圖等,理解詩詞大意,想象詩詞描繪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感情。以《送元二使安西》教學片段為例:
師:請同學們朗讀古詩,將不會讀、讀不準的字詞找出來,并明確字音。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解決字音問題)師:聽老師范讀,請同學們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學生聽范讀,在教材上做停頓標記)師:請同學們學習老師的斷句,朗讀古詩。
(學生反復誦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律)師:請同學們逐句朗讀古詩,結合注釋和插圖,理解詩句大意。
(學生逐句朗讀古詩,理解詩句大意,教師隨機指導)師:誰能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并用現(xiàn)代漢語逐句說一說。
(指名幾位同學朗讀并翻譯古詩)師: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指名學生答,教師整合學生的答案。結合古詩營造意境,體會作者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深情,有對朋友的不舍,還有對朋友未來的擔憂)師:請同學們嘗試背誦古詩。學習古詩詞最好的方法是反復誦讀,在誦讀中理解詩詞大意,在誦讀中體會詩詞的獨特韻味,在誦讀中想象詩詞描繪的畫面,實現(xiàn)與作者的情感共鳴。請同學們運用老師教的方法,背誦這首古詩。(教師提供方法指導)
多媒體展示背誦古詩的方法:
1. 借助插圖背誦
2. 逐句聯(lián)想畫面背誦
3. 分為景物描寫和情感描寫兩部分內容背誦
4. 整體感知,聯(lián)想畫面背誦等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嘗試背誦古詩)
古詩詞教學,建議以學生反復誦讀、理解背誦為主,以教師指導學習方法為輔。教師要用好小初銜接教材,幫助學生填補古詩詞學習的空缺,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古詩詞學習方法。
三、文言文教學要強化“四讀”
文言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也是民族地區(qū)學生使用統(tǒng)編教材需要解決的難點。因大多數(shù)民族地區(qū)小學漢語教科書未選編文言文,所以學生的文言文基礎非常薄弱。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初銜接教材,幫助學生學習積累文言文選篇、文言知識和學習的方法。
小初銜接教材選取了統(tǒng)編教材中7 篇文質兼美、趣味性強的文言文。選編的文言文具有代表性,內容淺顯易懂,編排由易到難,有助于民族地區(qū)學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培養(yǎng)語感。
建議教師從“四讀”入手,指導學生掌握文言文學習的方法。
第一,讀正確。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詞是現(xiàn)代人們不常用的,學生要學會借助注釋、查閱詞典等方法,將字音讀準、讀正確。
第二,讀明白。遇到難懂的詞語,要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查閱詞典等方法理解詞義。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再逐句理解詩句,最終理解文章大意,體會作品情感。
第三,讀通順。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學會斷句,把握誦讀節(jié)奏,把文章讀通、讀順。
第四,反復讀。在反復誦讀中品味文言文,嘗試用自己的話講一講,再嘗試背誦文言文。以《自相矛盾》教學設計片段為例,詳見表1。
四、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要落實好語文要素
閱讀是獲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方法指導與能力培養(yǎng)方面,民族地區(qū)小學漢語教科書和統(tǒng)編教材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在語文要素方面,民族學生欠缺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建構和語文能力。小初銜接教材選取統(tǒng)編教材中的17個語文要素,每個要素搭配1~2 篇課文,共計25 篇代表性文章。通過集中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體系,掌握常見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漸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語文閱讀素養(yǎng)。
建議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結合例文,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以“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語文要素的教學設計片段為例,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詳見下表。
師:今天,我們結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學習如何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請同學們?yōu)g覽學習目標,了解一下有哪些可以借鑒的方法。
(學生默讀學習目標)師:請同學們結合學習目標中所給的方法或者用你自己的方法,猜猜“泥濘”“年邁”的意思,并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猜測的。
關于“泥濘”的討論:生1:我是結合上下文中的詞語“細雨”“腳窩”
理解的,“泥濘”應該是雨后泥土濕滑的意思。
生2:我是看教科書插圖中的鞋子粘著厚厚的泥土,所以我想“泥濘”應該是泥土很黏的意思。
生3:我是將詞語拆解,再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的。
“泥”是泥土,再結合“那泥濘路上的腳窩,就是他留下的足跡”,猜應該是泥土濕滑,鞋陷進了泥里,所以“泥濘”應該是土地濕滑的意思。
師:這幾位同學的理解都很到位,表述也很清晰,他們分別采用了結合上下文、借助插圖、詞語拆解等方法,理解了“泥濘”的意思。
師:詞典對“泥濘”的釋義有兩個:一是因有爛泥而不好走;二是淤積的爛泥。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和剛才的理解,選擇恰當?shù)尼屃x。
生:第一個。
師:非常準確。
關于“年邁”的討論:生1:我是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年邁”的。文中說雷鋒叔叔“背著年邁的大娘”,生活中我們一般管年齡較大的婆婆叫“大娘”,而且還背著,所以我猜“年邁”應該是年齡較大的意思。
生2:我是用詞語拆解和結合內容的方法理解的,“年”應該是年齡的意思,課文里說是“年邁的大娘”,所以我想“年邁”應該就是指年齡大的人。
師:“年邁”的意思就是年老。這兩位同學采用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詞語拆解和結合文本內容的方法,理解了“年邁”的意思,非常準確。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還有哪些難懂的詞語。結合學過的方法,再想一想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能幫助我們理解難懂的詞語。
……
建議教師在講授知識點和能力點時,重點指導學生積累并運用方法和技能。在學生逐步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后,引導其由易到難地將這些語文要素綜合運用到閱讀學習中,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五、習作指導要具體有效
習作是表達思想、抒發(fā)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語言文字運用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點。民族地區(qū)學生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存在困難,不僅是因為受到語言習慣、詞匯量、閱讀量等的影響,還因為各民族地區(qū)小學漢語教科書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習作體系,學生進行習作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和基本能力比較欠缺,且沒有具體有效的習作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不僅要培養(yǎng)其在日常學習中積累詞匯、優(yōu)美語段的習慣,還要在閱讀學習中培養(yǎng)其語感,學會積累語文要素,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此外,還要重視習作知識點和能力點的補學、補差工作。
小初銜接教材選取統(tǒng)編教材中的6 個習作單元,以例文切入、讀寫結合的方式,從寫事、寫景、寫物、寫人、突出中心、表達感情等角度,指導學生學寫簡單的習作,以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結合學生日常語言應用的需要,小初銜接教材安排了書信、讀后感、倡議書的習作學習。以“把一件事情寫清楚”習作訓練的教學設計片段為例: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把一件事情寫清楚:
1. 明確時間、地點、人物
2. 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寫清楚
3. 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
師:今天的習作訓練是嘗試將我們身邊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寫清楚。我們應該怎樣來寫呢?寫時要注意什么呢?請同學們齊讀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
師:請同學們默讀《小木船》第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把“我”和陳明友誼破裂,后來又重歸于好這兩件事情寫清楚的,從中學習如何把事情寫清楚的方法。
(學生默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將關鍵信息畫出來)師:我們先來看一下,作者是怎樣將友誼破裂這件事情寫清楚的。請同學們結合學習提示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
(指名幾位學生分享學習成果,教師綜合學生發(fā)言的內容,在黑板上畫“我和陳明友誼破裂”的思維導圖)
師:請同學們參考這個思維導圖,自己在紙上畫“我和陳明重歸于好”的思維導圖,進一步學習如何將一件事情寫清楚。
(學生整理思路,畫“我和陳明重歸于好”的思維導圖,教師隨機指導,選出兩個較好的思維導圖在全班展示交流)師:我們通過對《小木船》中兩件事情的分析,學習了作者是怎樣將事情寫清楚的,找同學來分享一下你都學到了什么。
生1: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將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寫清楚。
生2:還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生3:還可以使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等。
……
師:同學們對關鍵信息抓得很準確,我們再來概括一下:首先,要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就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寫清楚;其次,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最后,可以采用多種描寫手法,使人物更鮮活,使表達更形象。
師:下面請大家學習這些方法,結合習作提示寫一寫你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梢詤⒖冀滩乃o的題目,也可以另選要寫的內容。
習作提示:
1. 選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來寫。
2. 寫之前,仔細想想這件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3. 寫作時,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按一定的順序把這件事情寫清楚。
4. 恰當采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手法。
5. 語言要通順,不要寫錯別字。
6. 寫完后,請同學說說事情是否寫清楚了,再參考同學的建議進行修改。
建議教師在習作教學時,緊密結合例文,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中運用習作方法,學習語言運用和表情達意,激發(fā)寫作興趣。習作提示應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使習作有標準可依,有方法可循,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民族地區(qū)學校在使用統(tǒng)編語文教材的過程中,須用好小初銜接教材,做好教材過渡工作。教師要根據(jù)學情,靈活運用小初銜接教材進行補差、補學,幫助學生系統(tǒng)學習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學習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同時,也為民族地區(qū)學生使用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打好基礎,做好小升初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