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淑錦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體育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包括體育運動能力、健康行為,以及體育品德等。其中,體育品德這一核心素養(yǎng)具有較強的德育元素,其能夠促使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美好品質。高中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和思想道德教育一起抓,將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以此有效促進其在未來更加健康地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yǎng);高中體育課堂;德育對策
在高中體育授課中,體育教師應在提高每個學生身體素質的前提下對其展開德育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學觀念的長期影響,大多數學校更重視高中學生的個人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其展開體育和德育教學指導。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本篇文章針對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體育課堂實施德育教育的策略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和探析。
一、高中體育實施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很多高中雖然在體育教學中紛紛進行了改革,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學觀念的長期影響,很多學校在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學這一方面依舊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如下:
(一)對體育教學改革的理念認識不足
高中是學生學習較為繁忙的階段,在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會將教學的重心放在主科教學上,而學生也會為了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績埋頭苦學,導致體育這一學科就很容易在教師和學生的眼中變得可有可無。雖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學校逐漸對體育學科開始重視起來,但是很多教師對新課程提出的教學理念認識依舊存在不足之處,未能更加深刻地挖掘出體育學科中蘊含的豐富的德育元素,導致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并不理想[1]。
(二)體育教學的方法應用不夠恰當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雖然很多教師緊跟新課程改革的腳步對自身的體育授課方式進行改革,但是其在方法的應用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每個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不同,其心理層面、性格層面,以及對體育學科的喜愛程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另外,教師雖然有創(chuàng)新授課手段,但是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更好地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一個明晰的目標,也未能得到針對性的指導,其整體的學習結果也不能達到預期[2]。
(三)高中學生對體育學科不感興趣
對很多高中學生來說,體育中的幾個項目都十分耗費體力,比如常見的田徑、足球、籃球等項目,其在這些項目的運動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勞累在心理層面上產生懈怠的心理。高中學生之所以對體育不感興趣,除了體力層面上的原因之外,也與教師的教學指導方式,和其自身對體育學科的認識不夠全面等多種因素有關,學生并未充分認識到體育學科給自身帶來的積極作用,這也導致體育教學難以更加順利實施[3]。
二、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體育教育在高中階段十分重要,其對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也是促進其德育品質和核心素養(yǎng)提高的重要途徑。當今時代的高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并且基本上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其沒有吃過苦也沒有受過累,在日常生活中也缺乏一定的鍛煉,導致多數高中學生存在不能克服困難、毅力和耐力不足,以及意志薄弱、怕苦怕累等缺點。體育教學則能很好地幫助其改變這些缺點,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形成遵守紀律、服從組織命令、熱愛集體的良好意識。在體育競賽的過程中,可以形成互幫互助、堅持不懈、互相鼓勵,以及正能量的良好品質。在了解關于體育運動賽事,以及各個體育項目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其自身的愛國意識,更好地激勵和指引其更加刻苦努力地去學習知識。同時,還能促進其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幫助其形成更加持久的、遠大的學習目標[4]。對此,高中體育教師應充分對學生展開有效的體育指導教學,促使其成為一個更加優(yōu)秀、健康、陽光、積極的人。
三、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體育課堂實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結合體育教材內容為學生實施德育教育
體育教材中的內容不僅包括體育知識,還涵蓋了一些豐富的體育精神,為了能夠促使學生意識到學習體育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從教材中的知識出發(fā)展開教學,帶領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體育的發(fā)展、體會其中的體育精神、了解學習體育的意義等相關內容。以最為常見的足球為例,在講解有關于足球知識時,就可以適當為大家穿插德育知識。比如:在足球比賽中需要遵守哪些規(guī)則?應該如何與隊友更好地配合?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足球項目,以及裁判法,理解體育競技的魅力,能夠意識到規(guī)則的作用,意識到體育的比賽要公平和公正。使其通過這一相關知識逐漸自覺形成接受公共規(guī)范約束的意識,促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的舉止習慣[5]。或者,教師也可以適當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學,為大家播放一些足球世界杯的比賽畫面,讓大家通過觀看直觀感受足球賽場上的變化。比如:有的足球賽場會出現(xiàn)惡意攻擊導致運動員受傷的情況,有的會出現(xiàn)裁判不公平的情況,還有的會出現(xiàn)即使比分落后但是依然堅持到最后的情況。通過帶領學生觀看足球賽事,學生不僅能夠在展開足球運動的過程中會自覺規(guī)避以上不合理的行為,還能逐漸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質,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競賽觀念。
(二)在體育項目進行的過程中實施德育教育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會展開很多次的運動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效的授課方法,促使其在運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品質。比如:以田徑教學為例,田徑中的短跑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爆發(fā)力,長跑能鍛煉其耐久力。其中,像長跑這一枯燥、費力、運動量大的項目在培養(yǎng)學生頑強意志和品質這一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在授課之前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能夠對每個人的基本情況展開深入了解,并對其進行嚴格要求,以此保證其在體育實踐中能夠有意識地對自身的意志品質進行磨煉。也有很多學生不愿意展開強化身體耐久力的訓練,其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總是能找到多種不參加鍛煉的理由,甚至對長跑訓練有抵觸的心理[6]。針對這一情況,為了能更好地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教師則可以適當組織一些有趣的長跑游戲。比如:在學生長跑的賽道上,設置一些挑戰(zhàn)關卡,像跨欄、石頭障礙、跳繩等,增加長跑的趣味性,或者也可以組織大家展開長跑接力比賽,第一名學生跑到第二名學生的位置時與第二名學生進行擊掌,開啟第二名學生的接力跑步,一直到最后一名學生。通過設置一些有趣的環(huán)節(jié),不僅能適當打消學生對長跑訓練的抵觸心理,還能促使其在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鍛煉成就感,逐漸激發(fā)其挑戰(zhàn)自我的意識,能夠在鍛煉的過程中形成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質,增強其耐力和意志力。這也為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其能形成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良好心理素質。
(三)引入體育明星作為榜樣,學習榜樣身上的優(yōu)秀精神
當今世界有很多優(yōu)秀的運動員選手,這些運動員也都曾在奧運會等大賽上大展風采,獲得了很多贊譽。教師在對學生展開體育教學時就可以結合一些體育明星展開德育教育。比如:教學田徑時,則可以結合運動員蘇炳添來激勵學生,為大家播放蘇炳添在賽道上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并結合蘇炳添的勵志故事來穿插德育知識,體現(xiàn)蘇炳添身上的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讓學生進行學習。同時,使其能夠意識到,蘇炳添打破的紀錄之所以讓全中國人這樣沸騰,是因為至今為止,全球能跑進10秒以內的運動員只有134人,而跑進9秒83以內的只有12個人,并且在蘇炳添之前的11位運動員,全是具有運動天賦的黑人,這也說明,蘇炳添書寫了田徑史上的神話[7]。通過講解運動員蘇炳添的故事,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激發(fā)其集體榮譽感,產生為國爭光,為家人爭光,為自己爭光的積極意識?;蛘?,教師也可以結合歷屆奧運會來對大家展開德育教育,結合中國奧運會的百年辛酸史來為其講解,使大家明白中國從一開始的無人理睬到如今的萬眾矚目,全是憑借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了解1932年劉長春代表中國參加第十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受到嘲諷和侮辱,再到今天中國已經能自己舉辦奧運會并屢次獲得金牌的這一過程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讓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站穩(wěn)腳跟,逐漸變成一個受世界矚目的大國。通過結合歷史對學生展開有效激勵,不但能促使其明白體育也是強國的重要手段,還能激發(fā)其熱愛祖國,為祖國自豪的情感。
(四)積極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
在體育授課中,教師除了要強化學生的體育能力,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其能夠在參與合作的過程中,體會到互幫互助的益處,體會團結的力量,同時激發(fā)其產生集體榮辱意識,促使其在合作的過程中提高努力奮進的品質。以籃球、排球等體育項目為例,這些項目都屬于集體運動,需要隊友們互相進行配合。實踐證明,集體與個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一支排球隊伍或者籃球隊伍的水準高低,和每個人都有關系。同時,一支隊伍贏了比賽還是輸了比賽,都能影響到隊伍內的每個人[8]。這也說明,集體的利益大于個人利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教師可以在平時授課中積極展開競技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深刻感受到集體的作用,能夠意識到隊友合作配合的重要性,引導大家能積極向著同一個目標出發(fā)去努力,讓自己的團隊越變越好。另外,在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重要性,能自主維護集體榮譽之外,教師還要讓大家明白互幫互助、互相扶持和團結一致的重要性。讓其能客觀正確地對待同伴產生的失誤,對待隊伍中一些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能具有足夠的包容心和耐心,哪怕其在比賽配合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發(fā)揮失常,也不要一味地苛責,而是適當給予其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使其能以更加沉穩(wěn)的心態(tài)去面對競技。并且,在面對競爭對手出現(xiàn)犯規(guī)的情況時,也不要產生報復的心理,不要以犯規(guī)來對待犯規(guī),而是能夠尋求裁判進行解決,保證賽事的公平和公正。形成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積極意識[9]。
(五)實施針對性指導教學,為學生做到良好的榜樣示范
教師自身的授課方式,以及其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來說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并且,學生也能從體育教師自身的形象中體會到教師的氣質,體會到其對體育教學事業(yè)的熱情和信心。所以,作為高中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學時,既要能保持教師端莊嚴格的風度,還要能充分體現(xiàn)出自身在運動上的活力,體現(xiàn)職業(yè)的健康和有朝氣的特點,以此來感染學生也積極參與到運動鍛煉當中,逐漸形成陽光健康的人格。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想法和意見,能夠適當給予其自主學習和訓練的時間、空間,注重為其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并且與其展開積極溝通和交流,能更加掌握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現(xiàn)狀,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展開分層教學指導。比如:針對耐久力不強的學生,在教學中著重強化其耐久力,提高其意志力,幫助其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比如:針對自我意識太強的學生,則引導其積極展開小組合作式的體育訓練,提高其為他人著想和分擔,努力提升自己的意識。教師通過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針對性地指導和教學,不但能有效實現(xiàn)全員德育教育,還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提升,促進其身心綜合素質得到更好的發(fā)展[10]。
結束語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在高中體育授課中,要能夠充分重視德育教育,能夠緊跟新課程的授課理念對學生展開指導教學,通過結合多種有效的授課方式對其進行指導,促使體育教學在德育教育中充分發(fā)揮出其自身的影響和積極價值,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借助體育教學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和熱愛人民、團結奮進及遵紀守法的良好意識,能促使其形成互幫互助、互相尊重的良好道德品質,能有效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未來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段小年.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1(Z1):102-103.
[2]陳海峰.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育人功能的探析[J].讀寫算,2021(36):27-28.
[3]臧廣成.“兩育并舉”,協(xié)調培養(yǎng):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清風,2021(24):3.
[4]付強.試論中學體育課程有效實施德育管理的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22):19-20.
[5]趙雪琴,王新民.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chuàng)新分析[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1(18):62-63.
[6]孫世觀.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措施研究[J].考試周刊,2021(74):94-96.
[7]郭淑珍.分析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滲透的途徑[J].高考,2021(23):161-162.
[8]彭致達.體教融合背景下德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4):123-124.
[9]姚長朋.在高中體育中滲透德育[J].清風,2021(14):25.
[10]張格鋒.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巧妙融合德育教育[C].2021年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1:1452-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