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艷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曾經有位教育學家也說過,“如果說語文是所有學科中的基礎,那么數學則是基礎中的基礎”,足見學號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在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師教學方式的要求上都有所提高。因此,教師要學會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形式,設置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課堂來讓小學數學課堂變得豐實,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將從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所存在的問題、整合教學方式的重要性以及讓小學數學課堂更豐實的具體教學策略來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整合教學;路徑
小學數學相對其他學科來說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上是很大的考驗,尤其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在理解和掌握知識能力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因而在學習時遇到的困難自然就會多。小學生能否把數學這門課程學好,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能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數學的學習能力。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接受知識方面的能力自然就會高,掌握知識自然也會很牢固,反之,小學數學課堂就會變得枯燥乏味,學生就會對數學知識掌握得不扎實,這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中都會有著很大的影響,甚至有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數學知識太過抽象因而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產生厭學心理。
一、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許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都有存在這個問題。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幾乎是以灌輸性的形式教學,教師并沒有重視發(fā)揮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只是一味地進行講授課堂內容,沒有意識到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好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甚至有部分教師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認為只需要把教材的內容講授完成就可以,并不在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
(二)教學形式太過單一
即使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教師在設置教學方式上太過單一,沒有完全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課堂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使課堂的教學效率變低,學生聽課的效率自然也不高。
(三)教學內容不突出
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把握好課堂內容的重點,比如課堂引入過程的內容太多或者是教師在授課時所舉的例子過多,所以便導致在有限的時間內沒有能夠講授到課堂的重點內容,因而使得課堂的效率變低,學生也學習不到重點的內容,使得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不扎實。
二、整合教學方式的重要性
教師的教學方式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否將數學這門課程學好,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若教師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去設置教學方式,就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也能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以及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三、充實小學數學課堂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設置小組合作式教學
所謂的小組合作式教學,就是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然后進行教學。這樣的小組合作式教學形式,能有利于增強學生互相合作學習的能力。對現在的小學生來說,有一部分學生害怕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他們不敢向老師請教或者是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影響了他們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學,能夠讓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以及在組間與同學們對數學問題互相討論交流,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例如在學習冀教版小學數學年級上冊第六節(jié)《分類》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分發(fā)幾種不同的學習文具,然后讓學生進行組內討論交流并將這幾個學習文具分別分成幾類,哪幾樣物品是屬于鉛筆類,哪幾樣物品屬于涂擦類的用具等等。學生會在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討論,然后合作地將物品分類,學生在互相討論分類的過程中,也是在提高對數學知識掌握程度的過程,同時也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記憶得更加牢固,并且這樣的教學形式也能讓學生感到課堂學習氛圍很輕松以及充滿樂趣。
(二)利用生活元素輔助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能力方面相對比較薄弱,而對小學數學這門比較難理解的學科來說,他們在理解和掌握知識方面更加困難。教師要學會利用工具來輔助教學,讓知識簡單化,使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及掌握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生活中的元素來進行輔助教學,利用生活中的元素進行教學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到知識點,同時也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冀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認識圖形》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各種形狀的生活物品,比如杯子、盒子、球等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物品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直觀地學習到圓形就是像球一樣的形狀,正方體就是盒子的形狀,圓柱的形狀就像杯子的一樣。這樣的形象教學能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內容理解得更加透徹以及掌握得更加牢固,并且還能引發(fā)學生對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思考。
(三)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動性比較強,因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設置教學方式。比如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式教學,通過課堂情景式的教學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加入課堂的學習中,從而能讓課堂具有高效性,并且學生也能對所要學習的課堂內容記憶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學習冀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五節(jié)《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一課中,教師可以選取幾名學生,然后讓A學生充當小賣部的老板,讓剩下的學生扮演顧客。然后A同學對老師所準備的物品進行定價,剩下的幾名學生分別來進行購買。A同學定一瓶礦泉水的價格是2元,然后B學生購買2瓶礦泉水,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學生B同學需要支付多少錢,在接下來剩余的同學購買物品時,教師也用同樣的形式對同學們進行提問,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能通過情景教學的形式來鍛煉自己的思維以及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能力。
(四)建立獎勵機制
小學生階段的學生都比較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因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進行教學方式的設置。教師在上課時便可以向學生說明,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認真聽課以及作業(yè)得優(yōu)秀的學生都會給予一個五角星的獎勵,學生每回答一次問題或者是作業(yè)每得一個優(yōu),教師便可以在本子上記下一個五角星,然后每個星期進行一次總結,對得到五角星次數最多的前三名同學進行獎勵。這樣通過建立獎勵機制的形式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從而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四、結語
小學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因而教師要學會去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整合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入課堂的學習中,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進而也會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數學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亞麗.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研究[D]. 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9.
[2]張余泓. 多媒體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3]吳冰冰. 數學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施策略及評估研究[D]. 廈門:集美大學,2019.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