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娜
【關鍵詞】幼兒教學 ?思想教育 ?原因 ?教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5-0145-03
幼兒園孩子的思想、認識都是一張白紙,教師要在這張白紙上畫什么圖,與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有關,也與素質教育理念下幼兒教育的總體思想不可分割。思想是我們一個人成長、發(fā)展的航向標,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站多高。因此,作為幼兒教育者,要給幼兒的思想教育開個好頭,不但要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把幼兒思想教育和國家民族素質與道德素養(yǎng)教育結合起來,采用適合幼兒、幼兒愿意接受的教育手段進行施教,還要聯(lián)合家庭教育使幼兒思想品德教育不留空白,無縫銜接,實現(xiàn)幼兒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現(xiàn)下幼兒思想教育工作缺失的原因
(一)對幼兒思想教育缺少認識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從小給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培養(yǎng)他們潛意識里正確的價值觀,是塑造他們思想品質,讓他們個性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關鍵。這不但是每一位家長、教師所期待的,更關系到我們整個民族思想品質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對于幼兒個人以及國家的整體進步與發(fā)展都是有益的。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教師對于幼兒思想教育工作認識不全面,他們把幼兒園當成了托兒所,只管孩子的冷暖,管好孩子不哭不鬧,與小朋友的團結友愛等,他們以為這就是思想的教育,根本意識不到作為幼兒也需要專門的思想教育,也正因為是幼兒,才需要通過具體的思想教育,給他們奠定一個正確的成長、發(fā)展基調。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對于幼兒的教育除了簡單的字詞、認數(shù)字、計算、講故事、做游戲,很少對于他們進行專門的、有計劃的思想教育。幾年下來,孩子們一身的問題,如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沒有責任意識、自由散漫,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等。這一切,與幼兒園的思想教育工作不無關系,不但影響孩子的學習,對他們成長與發(fā)展也是不利的。
(二)對幼兒思想教育淺嘗輒止
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雖然認識到了幼兒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在教育中又沒有切實根據(jù)幼兒的思想發(fā)展、成長規(guī)律,采用幼兒能接受的方式去落實,幼兒由于理解能力有限,理解不了教師的教育觀點,使思想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沒有成效。
比如,教師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不開展專門的思想教育課或者組織專門的思想教育活動,直接在教學中、生活中、幼兒游戲的過程中,告訴幼兒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還有,當兩個幼兒之間為了一個小玩具、一件小事情產生不愉快時,教師只是讓幼兒謙讓、團結、不能吵架等,但是不給幼兒講解為何不能吵架,吵架的害處在哪里。這種淺嘗輒止、蜻蜓點水式的思想教育,不但達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還會淡化幼兒心中對于思想教育的認識,甚至有些幼兒壓根兒不知道還有這樣一門課,還需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意識里沒有、認識缺少,使幼兒思想教育工作難以收到理想的成效。
(三)家園教育嚴重脫節(jié)
信息時代,社會發(fā)展快,幼兒可娛樂、游戲的方式、渠道很多,尤其是在家庭中,幼兒隨時能拿著手機、打開電視或者電腦,無限制地玩手機、看動漫等,如果家庭教育不當或者缺失,久而久之容易讓幼兒沉迷于電子產品,給他們的健康成長,以及一些良好習慣與品質的養(yǎng)成造成影響,所以要家園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實現(xiàn)對幼兒思想教育的無縫銜接,不留空白。但是筆者在走訪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目前家園教育是嚴重脫節(jié)的,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家長認識偏差。好多家長以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是幼兒園的事,孩子在幼兒園接受了一天的教育,受了一天的辛苦,回到家后,家長就要好好彌補,加倍愛孩子,疼孩子。在這種心理下,家長教育孩子的意識完全喪失,對于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放任孩子,只是一味地寵、慣,把幼兒園辛苦一周給孩子養(yǎng)成的一些習慣,提升的思想認識全都否定了,清零了。所以,使幼兒的思想教育難以真正達到目的,總是停在起步階段。其二,教師與家長聯(lián)系不緊密。家庭教育的缺失,有時候不是家長不想教育,不想幫助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快速提升,而是由于術業(yè)有專攻,他們缺少教育專業(yè)的知識與技術,對孩子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不知道如何引導,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聽懂、能接受,進而成為塑造、提升他們思想的契機或力量。這就需要幼兒園的教師與家長常溝通,有針對性地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才能使家園教育聯(lián)系起來,提升幼兒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雖然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溝通已經不再局限于電話、短信等,隨時隨地都能用QQ、微信等其他社交軟件與家長進行溝通,給家長在教育中傳授一些方法,但是教師缺少與家長溝通的意識,認識不到與家長溝通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少與家長溝通,也就難以實現(xiàn)家園合力提升教育的目的。
二、幼兒園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措施
(一)結合傳統(tǒng)人文資源,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
我國有幾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有著極為豐富的人文資源,這些人文資源經過幾千年的歲月沉淀,成了我們民族文明歷史與優(yōu)秀文化傳承中的精華,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成為我們思想的靈魂,精神的支柱。在幼兒思想教育中,教師要認識到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把它運用在幼兒思想教育中,升華幼兒思想教育的意識,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1.借助傳統(tǒng)文化的主題故事進行教育
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有限,在思想教育中,教師如果給幼兒只講大講理,如“你不應該和同學們打架,要懂得團結哦”“上課不能說話,會影響別的小朋友,擾亂課堂紀律的”等進行思想教育時,不但不易被幼兒接受,他們也不明白為什么不能這樣做的原因,這樣的思想教育對于幼兒來說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但只要教師在思想教育中運用主題活動,融入傳統(tǒng)文化或人文故事,不但能讓幼兒的思想很自然地改變,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積極性、自信心、責任心,為他們的成長奠定基礎。比如成語故事,適合幼兒教育的成語故事,如狐假虎威、黔驢技窮、亡羊補牢、眾叛親離、眾志成城、專心致志、濫竽充數(shù)、完璧歸趙、掩耳盜鈴等。教師可以把這些成語故事,編成小情境劇,或者借助多媒體進行生動的演繹,讓幼兒在生動的故事演繹中,精彩的多媒體呈現(xiàn)中,增強理解,提升認識,記住一個成語的同時,還知道這個成語的來歷。既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也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傳承。
2.巧用游戲進行地域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在游戲中成長對于幼兒教育來說是一種最常用的手段。作為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我們既要結合節(jié)日、成語故事、神話故事等來進行教育,也可以借助地域傳統(tǒng)文化,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增強幼兒對于家鄉(xiāng)的認識。比如,有的地方陶瓷工藝盛行,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幼兒設計游戲,讓幼兒參與陶瓷的制作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一步步教給幼兒制作方法,給幼兒呈現(xiàn)各種各樣的精致陶器,讓幼兒模仿,并用彩泥制作等;有的地方有著名的牛肉拉面,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準備好原材料,讓幼兒在教師、食堂阿姨的幫助下,制作牛肉拉面,感受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美食文化;有的地方剪紙藝術非常出彩,教師也可以讓幼兒準備好小剪刀、彩紙,學習剪紙藝術等。這些游戲活動,生動活潑,幼兒愛參與,能讓幼兒在了解地域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提高幼兒動手能力,達到身心、思品全面教育的目的。
(二)結合日常活動,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
1.通過愛心的教育,使幼兒學會關愛他人
愛是人的本能,也是最美的語言,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溫暖。有一句話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幼兒教師,具備的素質首先是要有愛心,有愛孩子的能力,要愛教育事業(yè),才能在每天的工作中愛每個孩子。教師的這種愛可以時時處處體現(xiàn)出來,讓幼兒感受到愛的同時,也學會去愛他人。比如,教師蹲下身來與幼兒交流,給幼兒整理衣服、鞋子等。教師還可以在幼兒入園的時候,給幼兒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都能達到愛的教育,讓幼兒學會用同樣的方式愛他人。在愛的教育中,教師還要能在日常工作中,觀察幼兒的情緒,在幼兒情緒不佳,或者受了委屈時,要及時進行引導、安慰,化解幼兒的不愉快,不要讓幼兒心里有陰影,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同時,教師還要對幼兒做到信任、鼓勵,要增強幼兒對自我的肯定,提高幼兒成長中的體驗感,使他們開心學習,快樂成長。如果把每一個幼兒比作一個天使的話,那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可以說是“天使”的導師,要做到有愛、有情、有溫度,在平時的工作中,用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感染幼兒,影響幼兒,就能使幼兒在愛的教育下,學會愛自己,愛他人,從而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2.通過感恩教育,讓幼兒從小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個人思想道德品質中一種可貴的品質,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人的思想精神支柱,是思想行動中最溫暖的地方,能使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加和諧、自然、美好。作為幼兒教師,在幼兒的思想教育中可不能少了“感恩”這個重要的思想教育內容,要讓幼兒從小學會感恩,懂得對他人的幫助、支持、愛心說一聲謝謝,懂得用自己的能力幫助身邊的人,懂得向他人伸出一只溫暖的小手,等等。比如,在教師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一系列的感恩活動,讓幼兒回憶自己對某位老師最感謝的一件事,或者看到教師最溫暖人的一個瞬間。如,給某一個同學擦鼻涕、把某一個受了委屈的幼兒抱在懷里等等,鼓勵幼兒可以用自己的小畫筆畫下這些溫馨的場景,或者讓幼兒分組進行演繹自己心中那個難忘的情景等。教師可以利用三八婦女節(jié),組織幼兒開展“媽媽愛我,我愛媽媽”感恩活動,也可讓幼兒畫一畫自己的媽媽,說一說在他們心里認為媽媽最辛苦,最愛自己的某一件事;也可以讓幼兒給媽媽制作一張精美的賀卡,給媽媽唱一聲歌曲;等等。這些活動自然、親切,充滿生活趣味與溫度,能讓幼兒真情流露的同時,喚起他們的感恩意識,使幼兒受到感染,強化他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
(三)在語言教育教學中融入幼兒思想教育
1.關注幼兒日常言行,跟進思想教育
幼兒在沒有受到教育之前,他們的思想是一張白紙,他們在平日的一言一行、細微表現(xiàn)都是本性的流露。作為幼兒教師,對于幼兒的這種本性好的方面要加以引導、鼓勵,繼續(xù)讓幼兒保持,同時還要鼓勵他們強化這種天性。比如,有的幼兒嘴很甜,不管是和同學說話,還是和老師說話,前面都會加上應有的稱呼,再加上他們童聲甜美,讓人聽著如沐春風。對于這類幼兒,教師不但要及時用語言表揚他們,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肯定自己,也要引導他們善用、巧用,發(fā)揮言語的魅力,達到溝通的目的;有的幼兒你觀察他們時,發(fā)現(xiàn)他不愛說話,下課總是一個人默默在一邊玩耍,顯然是性格孤僻,不合群。面對這類幼兒,教師就要有意識與他們交流,引他們到別的小朋友之中去,并玩一些語言類的游戲,如報數(shù)字、講故事等,慢慢打開幼兒的心扉,讓他們融入集體,大膽交朋友,讓陽光、讓小朋友走進他們的心里,他們就能面向陽光,快樂成長。關注幼兒日常,從他們的言行中,了解他們,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跟進思想教育,就能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結合日常用語,滲透思想教育
日常用語是最能感染和影響幼兒思想行為的。在幼兒教育中,教師不但要與家長溝通,讓他們在接送孩子時記得說:“寶寶一定會很聽話,是不?”“寶寶,媽媽來接你了,向老師說再見!”教師見到幼兒,記得問好,如,“×××早上好!/下午好!”在幼兒園遇到幼兒,微笑,說你好,或者問“你在干嘛呀?”等。只要教師有意識地營造文明的語言環(huán)境,幼兒就會受到感染,使他們的語言也變得更加文明、可親。當然,為了讓幼兒有自己的文明語言庫,教師可以教給幼兒一些文明用語,如早上好、下午好、謝謝、麻煩您了、對不起、請不要放在心上、別客氣、沒關系、歡迎再來、再見等。幼兒有了自己的文明用語庫,他們就會在生活中養(yǎng)成文明用語的習慣,促進幼兒思想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
三、結語
總之,幼兒的思想教育往小說是關乎幼兒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往大說是關系整個民族的思想教育與未來發(fā)展,是幼兒教育教學的核心。作為幼兒教師,我們不但要為幼兒將來認識世界、學習知識打基礎,更要讓他們有一個明事理、辨真假美丑的思想與能力。所以幼兒教師要從幼兒言行入手,關注他們點滴,做好幼兒的思想啟蒙教育,為幼兒將來的成長、發(fā)展奠定基礎,為祖國的發(fā)展與強盛培養(yǎng)人才開個好頭,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陳瑜.幼兒園道德教育現(xiàn)存問題及針對性的解決措施[J].魅力中國,2017(42):228.
[2]李文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幼兒教育資源開發(fā)與應用[J].中華少年,2018(9).
[3]黨鍇.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新時期家校融合教育模式探究[J].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2019(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