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說、讀、寫是英語語言學習者必須掌握的四種技能,在這四種技能之中,“寫”作為輸出技能,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也是四種技能中最難掌握的。如何把握寫作主題,構思文章結構,使文章具有邏輯性、條理性,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自信心等,這是初中英語教育者需要思考并解決的問題。本文嘗試從思維導圖的角度探討如何提高初中生思維能力和英語寫作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思維品質
作者簡介:虞婷(1997-),女,遼寧葫蘆島人,渤海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一、初中英語寫作現狀
在現今的初中英語課堂上,許多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即通過講授單詞、語法、詞匯等教授英語寫作。注重作文句子語法的準確性,詞匯的正確性;注重對英語優(yōu)秀范文的講解,鼓勵學生模仿范文,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或注重講授作文得分要點和學生作文存在的錯誤點,忽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也造成了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無法進一步提高,只停留在模仿階段,毫無創(chuàng)新可言。英語的思維框架沒有建構起來,學生面對新的寫作題型,還是手足無措,作文結構混亂、脈絡不清晰、邏輯性和條理性差、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沒有建立起來。
二、影響英語寫作的因素
(一)詞匯積累量
英語作為書面表達的方式,學生要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單詞和詞匯積累。詞匯的匱乏是學生寫作的絆腳石。初中生所掌握的詞匯量不多,能夠準確使用單詞和詞匯有限,難以流暢、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一篇精彩的英語作文,需要豐富多樣的詞匯量作為基石。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詞匯是重要也是較難的一關,學習者不僅要認識詞匯還要學會如何準確地在恰當的情境中應用詞匯;近義詞、同形異義詞對學習者來說更是難。
(二)英語寫作技巧
英語寫作技巧關乎文章的謀篇布局,是學生清晰、嚴密、連貫表達思想的另一重要影響因素。即使初中生具備較為豐富的詞匯量,如果缺乏寫作技巧,會出現文章邏輯不清、結構松散、連貫性不強等問題。寫作技巧關乎英語文章的質量,如果將詞匯比作英語文章的血肉,那么英語寫作技巧就相當于英語文章骨骼。由此可見,良好的寫作技巧是完成一篇良好英語作文的重要一環(huán)。
(三)英語思維
任何把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習者,都會存在第一語言的思維方式影響第二外語學習的現象。英語“樹狀”結構和中文“竹狀”的差異,影響著中國學生思維的轉換,這在英文寫作上尤為突出??朔刚Z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十分必要。
三、思維導圖概述
(一)思維導圖概念
思維導圖是一種內容系統(tǒng),通過多種手段同主題相聯系,如文本、圖形、線條和色彩。它一般從某一個關鍵詞或者某一個主題出發(fā),利用聯想和想象,將各級主題隸屬關系和層級關系用圖文的方式表現出來。思維導圖可以將單調的信息轉化為豐富多彩的、組織嚴密的模式,使人的思維不再局限于文字,它能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形象而具體地表現出來。
(二)思維導圖的特征
Tony? Buzan提出思維導圖具有四個基本特征:首先,思維導圖有一個主題詞。其次,思維導圖會從主題詞延伸出其他主要分支,再由主分支衍生出其他隸屬分支。第三,思維導圖的分支通常是一個主題詞或關鍵詞,這些主題詞或關鍵詞會根據不同的層次和內容用相關顏色的線連接起來。第四,一些同主題不太相關的觀點和思想也可以作為分支的一部分,隸屬于上層分支。即思維導圖是一個主題明確,中心突出,主次分明,便于信息的整理和解釋,便于把握各部分的相互關系。
(三)思維導圖應用于寫作教學的理論基礎
1.圖式理論。圖式的概念是由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的,他認為圖式是連接概念與被感知對象的紐帶,并指出概念只有與學習者已有的信息相關才有意義。皮亞杰提出,圖式是一個有組織的認知結構單元,因此它可以將知識分類到一個特定主題的框架中,它是圍繞一個主題存儲相關知識的過程。現代圖式理論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末,并應用于研究心理過程,如閱讀理解和寫作構建。現代圖式理論認為,學習者的知識和經驗儲存在大腦中并相互聯系,形成一個維度的認知結構。當學習者遇到相關的外部信息時,他們會刺激已有的圖式來分析和處理外部信息。思維導圖是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圖式語言,并利用其視覺特征進行讀寫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思維中的圖式內容被清晰地呈現出來。簡言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工具,可以結合圖式來呈現思維活動。
2.發(fā)散性思維。J.P.Guilford對發(fā)散性思維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發(fā)散性思維是一種產生與一個問題有關的想法和聯想的思維過程。思維導圖利用左腦和右腦都參與學習,激發(fā)大腦潛能、調動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充分發(fā)揮學習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斷深化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繼而使學習者將思維通過清晰明了的圖表展現出來。思維導圖因為色彩的豐富性、層次的清晰性、思維的縝密性以及結構的完整性,吸引學習者的求知欲,同時還能幫助他們進行知識框架的建構,學生者學習的自信心也逐漸增強。
3.多元智力理論。多元智力理論之父 Howard? Gardner 認為多元智力理論的核心即智力是大腦的一種潛能,通過訓練和培養(yǎng)能夠被激活;教育和環(huán)境是影響智力開發(fā)和發(fā)展的程度和水平的主要因素。Tony Buzan在《思維導圖使用手冊》這本書中強調了思維導圖與多元智力的關聯性。他認為多元智力理論同大腦工作方式相似,思維導圖可以作為多元智力的一種表現。思維導圖可以整合多元智力包含的各個要素,使智力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和訓練,從而使大腦學習簡潔化。
4.建構主義理論。思維導圖寫作教學的應用中受到建構主義理念的影響。建構主義認為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學生的學習過程也不應該是單向輸入;教師也不僅僅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還應該是學生的引導者和協助者;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互動的、合作的,學生的知識應該通過有意義的建構獲得。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通過依靠學生集體發(fā)散思維的方式或由教師協助完成寫作思路的建構,這樣有利于學生打開寫作思路,英語寫作難度也隨之下降。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應用的意義
初中生在英語寫作時,作文框架的建構以及發(fā)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存在極大不足,也因此導致作文內容重復、沒有新意,更甚者無話可說。思維導圖可以從一個中心點出發(fā),在學生的思維中形成多維有序的網狀聯想圖,形成大致的作文寫作框架,梳理好簡潔、清晰的作文脈絡,進而構建作文圖式,最后根據圖式搜集寫作資料并完成英語文章寫作。思維導圖具有強大的思維功能,對于幫助學生在英文寫作中理清思路、明確文章立意、構思文章結構等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
五、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設計的理念
(一)背景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的教育理念隨之發(fā)生了較大改變,把“育人”放在中心地位,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了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認識,尊重人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價值實現。
新課改強調“以人為本”和“立德樹人”,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順應時代潮流,盡快轉變教育教學思想與方式。尋找替代傳統(tǒng)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是一種新興的思維工具,它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助于幫助教師從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向探索型、開放型、合作型等新式課堂教學方式轉變。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的應用理念
1.利用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思維的發(fā)散,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解決英語作文中存在的學生害怕寫、不會寫、內容匱乏等問題。發(fā)散性思維對建立學生寫作自信心來說至關重要。學生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可以以一個話題為中心不斷發(fā)散,聯想更多的想法。簡約的圖表形式增加了趣味性,讓學生不會覺得寫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上,也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利用顏色、符號和圖像,建立一個完整的寫作框架,幫助學生樹立思維支架意識。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變得形象化、立體化,較之傳統(tǒng)的作文框架講解,更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
3.利用思維導圖,開展發(fā)現式、協作式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思維導圖的制作,可以通過pair work或group work 的形式,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學生對某一話題進行討論,以思維導圖呈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用過多干預,只留給學生們營造思維碰撞的氛圍。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能激發(fā)學生各自的思維火花,思維同思維的碰撞,必然會產生豐富的觀點,學生之間思維的互通有無,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精神。
六、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作文的應用
(一)思維導圖在詞匯學習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是以主題詞的形式,向外以放射式形式展示知識之間聯系的,是一種發(fā)散性思維。一個中心詞,可以引出同主題詞相關的詞匯,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減輕學生傳統(tǒng)死記硬背單詞的負擔,加強了詞匯之間的關聯性,幫助學生借用聯想的方式去擴充詞匯量。另一方面,也能幫學生建立起一個知識框架,將所學的詞匯聯系起來,也可以對比詞匯之間的關系,加深對詞匯的理解,方便學生在日后特定情景中使用。
(二)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技巧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可以以圖、線條、顏色的方式展示主題詞之間的結構和邏輯關系。學生寫作無從下手,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作文要求理解不透徹,頭腦中沒有相應的思維結構去分析作文,沒有相關聯的句型詞匯去填補結構中的內容,在文章內容的順序性安排等邏輯性方面欠缺相應的思考。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可以省時有效地解決上述初中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首先,思維導圖以樹狀結構,從寫作主題出發(fā),將同寫作主題的相關的點,以分支的形式一一列舉,然后再從分支點繼續(xù)延伸,層層遞進,不斷深挖文章主題。其次,學生根據所畫的圖,確定文章的邏輯結構,合理安排文章內容寫作順序,解決了學生邏輯混亂的問題。再次,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的主題詞,分支和次分支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有話可說,不會偏題跑題。
(三)思維導圖在英語思維上的應用
與中文表達方式的不同,英語注重的是事件之間的關聯性,句子與句子之前需要有相應的關鍵詞和過渡語連接。思維導圖完全符合英語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在初中英語寫作中應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思維品質。
七、結語
初中階段是學生培養(yǎng)思維品質的重要階段,思維導圖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簡便有效的方式。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形成一個知識體系,搭建相應的知識框架,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和聯想思維,為良好的寫作打下扎實基礎。此外,學生可以觸類旁通,把思維導圖融入其他學科的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麗珠.借思維導圖之翼,助飛英語寫作——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校園英語,2021(23):107-108.
[2]程小麗.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19(18):116-119.
[3]李成香.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與探究[J].英語教師,2017(14):111-114.
[4]柳麗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9(12):74-75.
[5]裴光剛.思維導圖和外語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7(2):38-40.
[6]錢宜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應用的實證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
[7]托尼·博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
[8]王希華.現代學習理論評析[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9]王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9.
[10]周利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16(20):148-153
[12]Buzan T B.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USA Inc, 1993.
[13]Guilford J P. The Structure-of-Intellect Model. In B B. Wolman,Handbook of Intelligence[M]. New York: Wiley,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