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隨著而且如今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在教育上的觀眾目光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在知識的傳授上,更看到更深層的內(nèi)容——對學生全面化的鍛造與能力提升。而這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要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從而在能力提升過程中有更加清醒正確的認識,進行更加正確的社會實踐。本文旨在通過對小學班級管理進行一定的模式化探索,從而探索出高效化的班級管理機制,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也進一步是班級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提升教育質量。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管理;德育教育;教育模式探究
前言:
作為小學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德育上的問題,所以教師便要主動出擊,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在踐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也要與時代發(fā)展相結合,注重學生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提升,進一步使學生發(fā)展出更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要通過良好的家校合作,使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輔助作用,同時也通過與學校的高校合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更加清醒的認知,進行有效的輔助教育,為學生的成長營造更加良好的環(huán)境。
一、強化班級班會建設,提升德育教育效率
作為小學班主任,首先要清楚的一個內(nèi)容便是班級管理的主陣地在于班會之上,班主任要利用有限的班會時間進行更加系統(tǒng)化、更加效率化的德育建設,才能真正利用好班會的作用,發(fā)揮好主陣地的優(yōu)勢,從整體上提升德育教育效率。而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在課堂之上,所以在學生學習效率最高的課堂之上開展班會,貫徹更多的德育教育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能夠使學生接受更多的思想道德知識,提升道德水平。
(一)進行班會常規(guī)化建設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過程中,班主任為了不占課任時間,在班會的時間上往往是壓縮又壓縮,為學生騰出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學習。但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是并不科學的,學生所需要的是綜合能力的提升,不僅僅包含學習方面的知識,所以班主任教師要重視班會的建設,更要進行常規(guī)化的班會建設,使開班會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教師也不能將班會的開展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講述上,更可以更多開展互動環(huán)節(jié)、檢測環(huán)節(jié)等,使學生真正參與在班會的活動之中,更具活動豐富性,也能真正在班會的參與中有所收獲,懂得在班級中應當如何言行,學到更多先進的思想道德理論。
(二)開發(fā)班會有效德育內(nèi)容
僅僅依靠上文所述建設常規(guī)劃的班會并不足夠,而班會上進行什么內(nèi)容的教學更需要班主任教師多加關注,如果僅僅在課堂上進行簡單機械的理論重復,并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這些理論的興趣,所以教師要以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內(nèi)容將德育教育呈現(xiàn)出來,比如近年來在網(wǎng)絡上比較盛行的動漫警察形象,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中的一個個小短片,來讓學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應當以如何的言行才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和個人形象,在班級學習和娛樂過程中,應當以什么為程度要求才能既滿足自己,又不打擾他人。關于這些內(nèi)容的學習,能夠更加建設有效的班會教育,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二、開設學生自我管理,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當學生在班會上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之后,重要的便是在實踐之中進行檢驗。所以班主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實踐,開設個性化的學生自我管理環(huán)節(jié),筆者這里所說的自我管理并不是放羊式的自我管理,而是具有引導方向的自我管理,使學生能夠真正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應用,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加以實踐,同時也能將自己放在管理者的位置,達到將心比心的效果,通過換位思考的實踐,提升學生自身在管理過程中的自律性。
(一)引導學生體驗管理者身份
在管理的實踐過程中,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成為小小管理者,不能班主任教師不能對學生不信任而放不開手腳,更應該讓學生多實踐,多犯錯,這樣才能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錯誤,并且進行及時的改正,如果學生僅僅有理論而不能進行實踐,便永遠不能擁有管理才能,腦海中的理論知識也永遠只能停留在理論層次。而如果能夠讓學生成為小管理者,通過實踐的形式進行班級管理,學生便可以通過各種管理方式維護班級秩序,進一步在管理的過程中打造良好的責任心和管理能力。對于教師而言,在班級中開設小管理者也能夠使自身的精力得到一定的緩解,通過更廣泛的形式獲得學生管理的反饋,從而調(diào)整德育的教育內(nèi)容。
(二)通過輪值管理打造積極管理模式
將上述所言的小小管理者都是在實踐之中,給每一個學生機會進行班級管理,串聯(lián)起來便是一個小小的輪值管理活動,在一個班級之中,健康的狀態(tài)是每一個學生都能進行自我約束,在約束出現(xiàn)失誤的時候也能有相應的同學進行糾正。而輪值管理想要達到的便是這種良好的模式,每一個學生在擔任管理者時都能有所感受,他們并不希望別的同學在自己以輪值的時候出現(xiàn)打鬧等情況,所以在其他同學輪職的時候也能盡量約束自身,在其他同學出現(xiàn)打鬧時,也能進行相應的勸解,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進行有效家校合作,打造積極管理氛圍
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形式模式并沒有達成一個固定的模式,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使學生養(yǎng)成更加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引導的過程中,所發(fā)揮作用的不僅僅是教師,還有家庭教育。所以教師和家長之間也要達到高效的合作,搭建更有效的溝通橋梁,使學生無論在家庭中還是在學校中都能處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中,也能通過更一致化的管理,形成更良好的行為模式。
(一)搭建良好家校溝通橋梁
在駕校合作的過程中,家長首先要更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進行相應的輔助教育,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家長走入學校,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課間表現(xiàn)。即使在家長比較忙碌,沒有辦法親身來到學校觀察學生的情況之下,教師也要在學生表現(xiàn)的比較良好或者表現(xiàn)添加的時候進行相應的記錄,同時在家長群中進行公布,在情況嚴重時可以與其家長進行相應的私下溝通,通過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雙重理解,進行更有效的解決模式探究,在高校的溝通與合作過程中提升整體的管理效率。
(二)引導家長開展家庭德育游戲
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有一些內(nèi)容是通過班級管理所體現(xiàn)不出來的,而這些又關系著學生的終身成長,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游戲設計。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交通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并不能親身帶領學生前往馬路進行實踐,但可以引導家長在接送學生上下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路標,并懂得一定的交通規(guī)律,比如紅燈停綠燈行等一些簡要的生活常識,并引導學生進行切身的實踐,從而提升生活經(jīng)驗,也提升自我的管理能力。
結束語:總而言之,小學德育的重要之處不僅在于班級管理之上,更在于學生的終身成長發(fā)展,所以小學班主任教師要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通過與家長達到更加優(yōu)質有效的合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也要通過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綜合發(fā)展,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靖靜. 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班級德育管理中的運用路徑[J]. 讀與寫,2021,18(4):247.
[2] 林曉紅. 春風化雨潤無聲 ——賞識教育理念下小學班級德育活動的策劃思考[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20(1):7-8.
[3] 阿旺次珍. 對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 讀與寫,2022(13):234-235,238.
[4] 王旭. 對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的思考[J]. 課堂內(nèi)外(小學教研),2022(1):123-124.
[5] 李小蘭. 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班級德育工作途徑的探究與實踐[J]. 文淵(小學版),2019(3):474.
[6] 劉紅晨. 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班級德育工作途徑的探究與實踐[J]. 神州,2019(2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