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
摘要:“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課后復習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而預習在教師們教學的過程中也不能落下,有效地預習,可以加快教學進程,把教學內容進行前置。畢竟數學這門學科,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課上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這時學生就需要通過預習提前打開大腦思維,這樣就能夠讓學生課上提高注意力,課堂上教師們就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對各別知識點針對講解,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就如何高效、科學地開展預習讓小學數字教學產生論述。
關鍵詞:高效教學;預習;理解;引導;效率
課堂就是教師們與學生交流的舞臺,是打開學生對學習興趣的途徑,在小學課堂上,教師們常常會為怕學生無法快速吸收知識而煩惱,這時就需要教師們科學地給學生們展開預習教學,讓學生提前了解一下這堂課數學基本內容,改變學生們被動聽課、被動思考的局面,使預習的目的不單單是為教師服務,而是為了更重要的一個因素-促進學生們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在預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進而主動的思考、或者通過課堂上教師的講解探尋問題的真相,從而使師生的課堂教學更加地和諧、高效。
一、合理的安排預習任務
1.1科學的安排預習任務也是教師們值得關注的議題,數學這門學科需要學生們學會思考和應用,對學生換位思考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這時教師們對預習的內容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過度難懂或者難以理解的預習只會讓學生們對感到抵觸,數學學科感到厭煩;然而過簡單的預習安排也只是讓學生們了解表層而已,達不到明顯的教學效果。例如: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課本第二單元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時需要教師們安排1~2道簡單的、不需要用到特別復雜的解題思路的“萬以內的加法與減法”的小題目,讓學生們既提前了解了一下新的知識的解題思路,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2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合理的預習的時間也是至關重要,國家健康衛(wèi)生局曾發(fā)表過:小學生適宜的睡眠時間為9個小時。而且學生最佳的記憶時間為早上起床后的15分鐘和睡前的半小時內,教師們可結合這些優(yōu)勢,引導并監(jiān)督他們按時完成預習任務,教導學生們在適宜的時間內預習,加強他們的大腦記憶,也更加有利于以后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和理解。
二、引導學生高效的預習
2.1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想要在預習過程中獲得較高的效率,只有學生們自己琢磨、探究是不行的。在學生們自主預習的時候,教師們對其進行指引和關注,畢竟他們也只是個“求學者”,需要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讓學生們在預習時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數學綜合能力。
2.2而教師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
①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解,通過簡單粗暴的重復,加深學生的印象
②逐個分析例題,對例題的典型知識點強調并加強學生對此的記憶,深入理解教學和概念的運用
③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題,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出個題目舉一反三加深知識點的印象,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度
學生們通過科學、有效的預習方法,提高自己的對知識接受能力、掌握能力,讓學生的預習不再是表面的閱讀、表面的敷衍任務,而是深入到知識內容,從知識的理解到運用,不斷提高學習效率。由于掌握了一些教材里內容,學生在課堂里才能積極的參與到討論與思考中,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收集預習記錄的資料
有的時候有一些學生對學習不重視,例如:“雞兔同籠”等類似的數學問題,他們可能覺得不就是數一數,覺得簡單就不預習了,因為他們認為課堂上仔細聽就好了覺得沒有必要課前預習。深究其中原因,也是因為學生們對預習的不重視、不正確的學習觀念造成的,這時需要教師帶領學生發(fā)現預習學習其中的奧妙,教師們會根據學生們平時預習情況以及課堂上的反映情況了解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進步與退步,了解到他們在知識點的某個方面存在的疑惑,方便課堂上針對性的講解,更能在平時中發(fā)現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一點一點地成長。
結束語
總之,預習作業(y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著特別的重要性,小學數學課程預習質量的好壞對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效率有著一定的干預和影響。所以教師們更應當精編預習作業(yè),通過課前的有效預習,讓學生對即將學到的數學新知識點有個大概的了解,加強學生對數學整體知識體的構建; 在預習中,學生們也可找出自己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同其他學生或者教師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思路,解決自己的疑點,這樣才能實現師生之間教學的“雙贏”效果。
參考文獻:
[1]饒小方.預習,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J].小學生:教學實踐,2020,000(002):P.66-66.
[2]王從越.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初探[J].新課程導學,2014(32).
[3]張愛霞.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有效性的實踐[J].甘肅教育,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