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插圖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進而促進他們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小學生使用的教材文本,基本每一個板塊都有插圖,這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與認知狀況。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插圖,甚至可以再創(chuàng)設相應的插圖,以進一步地挖掘其中的顯性的信息和隱性的內涵,為學生理解文本所用。學生用插圖就是為了化解閱讀文本的難點、升華主題情感、促進思維生長,在促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借助插圖;學科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3-0091-04
無論是語文學科還是英語學科,小學生的閱讀以繪本為主,尤其是低年級階段?;谶@樣的閱讀習慣,小學生對直觀形象的插圖更感興趣,也更為敏感。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將教材的插圖充分地利用起來,就能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他們更好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借助插圖教師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將圖中呈現的內容說出來;借助插圖教師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讓他們表達出文本的主題與人物的情感;借助插圖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能有條理地表達出事情的前因與后果。可見借助插圖能滿足學生對繪本的喜愛,又能提升他們多方面的能力,敦促他們的素養(yǎng)生成。
一、利用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借助插圖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英語作為學生的第二門語言,他們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因為好奇,充滿興趣。但隨著生詞增多,句式變長,語法變多,他們會漸漸地減低學習的興趣。面對這樣的現狀,教師可找尋學生喜歡事物作為強化物,以強化他們的英語學習。大多學生喜歡課本的插圖,因為他們從中能看到生動的畫面,精彩的情節(jié),有趣的故事,夸張的人物表情。筆者曾將學生的書收上來,以調查他們如何處置課本插圖的。大多學生都在原有的插圖上進行了一系列的二次創(chuàng)作,他們或在小朋友的脖子上畫上紅領巾,或在小溪里畫上魚,或在樹上畫上鳥,或在喜歡的人物的臉上畫上眼睛。明顯的,他們對插圖感興趣,總想利用插圖表達點什么,教師就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特性將課本的插圖利用起來,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6AUnit1Thekingsnewclothes為例,教師對著課本上的插圖問學生圖中有幾個人,學生數了一下,一開始說有八個人,后來說有許多人,因為大街上人很多,插圖上沒全顯露出來。教師接著問這些人當中最喜歡的人物是誰,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回答。有的說,最喜歡皇帝,因為那個愚蠢的樣子很可笑;有的說,喜歡那個小男孩,那個聰明的樣子很可愛;有的說,喜歡街上的那些人,畫面的色彩很生動。教師的這些提問旨在激發(fā)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圖片的欲望,進而讓他們主動地走進文本。表面上教師的提問是隨意的,事實上教師的題目能讓學生逐步地過渡到文本的內核中。因為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回答,他們會想誰的答案更合理,進而就產生了閱讀的愿望,探究的興趣。可見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是要讓他們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要讓他們將英語的學習當成快樂,插圖的出現能讓他們重新回到繪本閱讀的時代,進而帶著童趣閱讀。
二、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插圖中顯性的信息只是幾個人物以及一些相關聯的動作,但是隱性的信息卻很多,這些需要學生去挖掘。學生挖掘信息的過程就是他們思維火花迸發(fā)的過程??梢娊柚鍒D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插圖給思維很多生長的空間,插圖究竟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什么樣的故事,不是清晰地呈現出來的,需要學生去分析、推理、想象、甄別、批判。
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6BUnit1Thelionandthemouse為例,教師呈現教材圖片,先是讓學生說一說圖片中有哪些事物,學生能說出來,一只獅子、一只老鼠、一片森林。接著教師讓學生描述一下他們圖片中的老鼠,學生用的形容詞是lovely、small、smart;同樣的他們這樣描述獅子,big、strong、clever。再接著教師在黑板上呈現這樣一句話,Themouseisthelions.橫線部分由學生自己發(fā)揮,這其實就是借助插圖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有學生填上的詞是friend,立馬就有人反對,獅子跟老鼠可能是朋友么?獅子那么強大,老鼠那么渺小;不過也有學生認為在這個故事中這樣的關系也可能存在。還有學生說橫線上可以填寫的詞為neighbour,這個詞本來沒學過,學生是從課外閱讀中獲得的,他認為都在森林里,一起生活中,就是朝夕相處的鄰居。這個答案也遭到別的學生的反對,他們認為獅子應該沒有朋友,沒有鄰居,每個動物都怕他。因此有學生就提出這樣的觀點,橫線上只能填寫food,就是老鼠是獅子的一碟小菜而已??梢娊柚鍒D,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思維火花汩汩而來。面對插圖學生的思維會呈現活躍的狀態(tài),因為他們能從插圖中觀察到更多的信息,分析到更多隱含的東西。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插圖培養(yǎng)他們的多元思維能力,讓他們借助插圖推理可能發(fā)生的情節(jié),讓他們借助插圖分析其中的隱性信息。在借助插圖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時,要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插圖,要首先能激發(fā)思考的欲望。
三、利用插圖,提升學生的情感意識
部分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基礎能力,關注他們的單詞記憶情況,課文背誦情況,往往忽略情感教育。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可借助插圖提升他們的情感認識。小學生的情感往往是外露的,借助插圖更容易觀察到他們的情感變化,進而更好地開展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在情感上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進而與他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6BUnit4Roadsafety為例,教師首先呈現課本圖片,上面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過馬路的場景,在圖片的旁邊,教師還加上一句英語,Observesthetrafficlaw,themountainpasslifejourney!好奇的學生通過查字典,知道這句話的含義為,遵守交通法規(guī),關愛生命旅程。接著教師對插圖進行適當的修改,教師將插圖上的綠燈改成了紅燈,但是過馬路的場景沒有改變。教師改了之后,學生間出現的是陣陣笑聲,他們甚至在說,班上某某就是這樣過馬路的,學生間相互揭發(fā),好多學生都曾有闖紅燈的經歷。教師讓他們用英語說一說當時的經歷,奇怪的是,大多學生卻將其當成一次很平常的經歷,沒有絲毫的悔改,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大多學生認為路上沒多少人的時候,闖紅燈是可以理解的。教師再次改變插圖,學生看到闖紅燈的行人被車撞到的場景,學生沒有了竊竊私語,他們說出這樣的句子,Weshouldnotcrossthestreetwhenthelightisred.借助插圖讓學生在情感上接受Roadsafety的相關規(guī)定,這是對教材主題的升華,也是對學生開展的一次情感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正處在價值觀念、思想觀念等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要以學生為主,要關注他們的情感發(fā)展,要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借助插圖教師很容易就能與學生在情感上互動起來,因為插圖更容易接近他們的心理年齡,更容易引發(fā)他們的情感參與。
四、利用插圖,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遵循聽說先行的原則,要讓學生能說流利的英語,要改變過去的那種只會寫不會說的狀態(tài)。要讓學生說英語,就要給他們說的內容,給他們說的空間,教材插圖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的有效資源。教師可借助插圖,讓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口語表達。學生可以將插圖的內容編寫成對話;可將插圖的內容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可通過自己的想象,重新編創(chuàng)一個故事來。
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6BUnit5Aparty為例,教師給學生呈現一幅圖片,上面是一群人舉行聚會的場景,教師讓他們對這幅圖片隨意地表達。學生先是說出一些簡單的句子,比如,Bobbysclasshadaparty.Billyplayedthepiano.BobbyandSamputonaplay.Bobbywasthekingandhedidntwearanyclothes.接著他們對這些句子進行加工,有學生將他變成一段聚會介紹講出來;有學生自選搭檔,將這些故事改成一段對話,進而展示出來。對話是這樣表述的:
A:Didyouhavepartyyesterday?B:Yes,Idid.
A:Whodidyouplaywith?B:Myparentsandmysister.
A:Justyourwholefamily?B:Yes.Mydogwasalsoattheparty.Itsangasong,too.
A:Asong?B:Hebarked“one、one、one”indifferentvoices.
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喜歡說話,這是他們的天性,他們看到新奇的東西就喜歡表達。在課堂上教師要借助這樣的特點將他們的嘴巴解放出來,讓他們的口語能力得到鍛煉。借助插圖能讓學生更容易發(fā)現一些新奇的東西,一些在教材文本上沒有體現的東西,這給學生的表達注入了活力,也讓他們對表達形成了期待。教師可讓他們逐步地提升口語能力,先讓他們說一說看到的事物,這讓他們借助想象將這些事物以句子的方式表達出來。教師再對他們表達的句子適當的提問,以讓他們形成一定的邏輯關系,以讓句子逐步地形成小的短文??傊鍒D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更多表達的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得到更好地發(fā)展。
五、利用插圖,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利用插圖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通過插圖可以提升學生理解文本句式的能力,當學生看不懂文本的句式時,他們通過插圖就能輕松理解相關的含義。其次通過插圖能提升學生的推測能力,基于閱讀的推測能力可以分為對推測單詞的含義,推測要發(fā)生的情節(jié),推測文本的主題等。推測能力是重要的閱讀能力,能讓他們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再次通過閱讀可以提升學生梳理文本的能力,一般來說,學生在閱讀文本之后,是不能直接地將文本以自己的方式再次梳理的,因為學生對作者的思路與意圖還不很了解。但通過插圖學生就能一目了然地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故事的來龍去脈。
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6BUnit3Ahealthydiet為例,教師就可以先呈現文本中的部分內容,如,Mikelikeseatingsweets,cakesandicecreams.Hedoesnot...省略號后面的部分,教師故意省去,以讓學生對著圖片去猜想。畫面中第二幅圖是這樣的,圖的右邊出現的是一只手,手上端著的是一杯水;圖的左邊呈現的是Mike的手勢,能確定的信息是Mike不需要這杯水。學生對著插圖,仔細地觀察,進而呈現出這樣的句子,Hedoesnotlikedrinkingwater.教師再問能不能將這句進行適當的改寫,以改成類似的句子,學生想到這樣的句子,Heonlydrinksalittlewatereveryday.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借助插圖培養(yǎng)學生預測閱讀內容的能力,預測閱讀內容是學生重要的閱讀能力,是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與文本對話,能讓他們很快進入閱讀的狀態(tài)。預測的過程本身來說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一個想象的過程。同時預測之后的比較與分析又是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的過程。顯然的,教師借助圖片,讓學生去理解文本的表達,去嘗試著揣摩作者的思路,也就是說,借助圖片培養(yǎng)學生深度閱讀的能力。
六、利用插圖,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小學生重要的英語能力,也是初學者發(fā)展的瓶頸。教師可借助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對著插圖教師可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運用所學的認知,將相關的內容表達出來。借助插圖寫作,不需要學生原原本本地將與插圖相關的文本默寫出來,只需要學生以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就可以了,與文本教材不相同也無傷大雅。既然是基于插圖的寫作,教師可放寬對學生的要求,他們怎么寫都可以,寫多少也可以,只要能表達出一定的內容來,體現出一定的主題來,就是進步,就是創(chuàng)新。
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4BUnit3Myday為例,直接呈現教材的圖片,讓學生進行寫作,教師發(fā)現是有一定困難的,部分學生還不能熟練地運用一些短語表達出自己一天的學校生活。教師先是呈現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片,再就著圖片讓學生回答。比如教師呈現日歷的圖片,然后問Whatdayisittoday?教師呈現他們的課程表,然后問Whatlessonsdoyouhavetoday?Howmanylessonsdoyouhaveaweek?Whatsubjectsdoyouhaveatschool?Whatsubjectsdoyoulike?Why?有了這樣的鋪墊,教師呈現教材圖片,上面有早晨的太陽,有兩個顯示不同時間的鐘表,有“我”吃早飯的場景,也有“我”背著書包上學的樣子。教師讓學生對著圖片嘗試著表達,就Igetupatseven.學生有將“atseven”放在句子中間的,也有放在開頭的。但教師都不要去阻止他們,要鼓勵他們體驗,只有在體驗中他們才會不斷地進步。學生借助插圖開始他們的多元寫作,有學生將兩幅插圖合起來寫成這樣的文字,Whenthesunwakesup,Igetup.Ihavesomemilk、bread、eggsforbreakfastat7:00.Igotoschoolwithafullstomach.學生寫成的這段文字就沒有完全按照教師給定的框架,而是加入了自己的內容,也加了自己的感受。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在寫作上教師要以鼓勵為主,要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要讓他們增強寫作的信心。教師借助插圖其實就是給學生在寫作上創(chuàng)設形象支架,以讓形象思維助力寫作素養(yǎng)。
七、結語
插圖是小學英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插圖,就是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插圖與文本的有效互構能增強教材的可讀性,也增強學生對教材的親切感;插圖與能力的有效對接既發(fā)揮插圖的效用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利用插圖的能力,也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造插圖的能力。借力插圖學生能精彩展現自己,插圖也因被充分利用而成為教材中靚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周利君,孫亮.小學英語思維訓練策略研究熱點與教研建議:基于《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5~2019年論文分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0(5).
[2]張玲.基于思維品質之“三式九維”話插圖[J].教學與管理,2021(17).
作者簡介:顧靜(1981~),女,漢族,江蘇揚州人,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