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珍
摘要:初中生物是一個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在教學與考試的過程中,有大量的生物圖片需要學習者識別。所以,生物老師有必要在平時教育過程中,注意訓練學生的識圖能力。識圖能力是初中生在學習生物技術時需要掌握的基礎能力。學生識圖水平的高低,能夠直觀體現(xiàn)他們對生物知識的了解水平。老師通過培養(yǎng)他們的識圖技能,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本文就怎樣在初中生物課程中合理訓練學習者的識圖能力給出一些意見。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材插圖;有效應用
引言:教科書是生物課程標準的最具體反映,是老師教與學生學的最主要基礎。插圖也是生物課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在生物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調查表明在現(xiàn)實的生物課堂中,很多老師對課本中的插圖關注程度不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極少指導學生運用課本插圖進行觀察學習,因為他們往往過分強調對課本中定義、結論等文字知識的介紹和強調。在初中生物課程中,插圖也是生物課程的主要部分,在一幅插畫中儲存和濃縮著許多的生命科學知識信息,通過加強插畫在生物課程中的運用,學習者可以更加形象、直接的說明和解釋許多生物概念和理論知識。
一、生物教學中教材插圖的現(xiàn)狀
1、初中生物教學中使用插圖教學的優(yōu)勢
通過調查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都包含了形態(tài)各異的插圖,而且各自獨具特點,但是大部分教師對這些插圖可能沒有深入的了解、歸類。通過本研究的分析、歸類,明確生物插圖的類型及特點,可以幫助初中教師深刻地認識插圖在教材中的作用,從而在教學中能夠自如地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運用,便于進行插圖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目前初中學武教學的現(xiàn)狀
從新課標改革開始,全國初中生物教科書的品質有了明顯的提升,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教科書中的插圖色彩逐漸從黑白變成彩色,且插圖的數(shù)量和品質均大幅度提高。而事實也證明,教科書的插圖具有普通文字所無法取代的功能,在課堂中靈活運用插圖,就能夠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事半功倍,訓練和增強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了新課程、新教材改革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但目前,國內外對教科書插圖教學的研究還沒有非?;钴S,主要是關于高中生物課程插圖教材教學的研究,而關于初中生物課程的插圖教學研究則少之甚少,還有很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只是聚焦于插圖的教學功能上,并沒有深層次的應用策略研討。
3、強調插圖在生物教材中的地位
生物等學科由于在初中學階段都屬于非高級普通中等學校的錄取考試科目,因此不得不承認出現(xiàn)了專業(yè)地位被忽視的現(xiàn)狀,進而大大降低了老師的課堂熱情,以及中小學生的讀書熱情,從而長期以來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特別是在以成績判斷學生升學情況的傳統(tǒng)教育情況下,部分老師也由于校方、父母、學員的不認可而對待課堂教學有敷衍著事的心態(tài)。所以部分老師在課堂中著重向學員灌輸文章性知識點,而對課本中的漂亮插畫“視而未見”,從而根本就不能起到插圖性應有的奇妙教育效果。這種局面,初中生物老師所要作是必須尋找問題根源,并采取相應措拖培養(yǎng)學習者的生物興趣。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們仔細地觀察插畫,以訓練學習者的讀圖、識圖等能力,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生物教學中識圖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1、靈活運用教材插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
初中生物課本中的插圖內容隱含了許多知識點,因此老師必須根據(jù)課本中的圖文內容,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插圖,從而注意到插圖中所蘊藏的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分析插圖內容和文本內涵。比如:在《消化和吸收》一課,插圖內容為學生一家三口進餐時的對話,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分析圖片中所說的話是否真實,而后指導學生通過查閱文本內容,剖析問題中所蘊藏的生物常識,以此讓學生更加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有關常識。所以,初中生物老師要積極地利用課本中的插圖,并指導學生根據(jù)插圖和文字內容進行分類,以訓練學生分析生物知識點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了優(yōu)化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
2、靈活運用教材插圖,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近年來,初中生物考試中也有大量的圖片,充分說明插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老師們需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內容組織教學,并通過引導學生認知插圖內容,讓學習者掌握內容,從而增強對學習者的理解。教師強化學生理解插圖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引導學生準確繪制插圖。在繪制插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圖中的重點知識、隱含知識等,同時,在學生繪制插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畫出不同位置的準確結構和功能,從本質上掌握教學內容。例如:學習細胞分裂的相關知識時,教師為強化學生對新細胞產生過程的理解,可以要求學生繪制教材中的插圖,從而掌握細胞的分裂過程。
3、合理運用動態(tài)插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課本上的插圖都是靜態(tài)的,這不利于學生理解有些復雜的生物現(xiàn)象。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多媒體設備,將靜態(tài)的圖片動態(tài)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從而增強生物課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七年級下冊的生物知識,主要是介紹人體的器官以及各部分器官是如何工作的。有的知識很抽象,如空氣在肺部是如何進行交換的,對此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相關視頻,或者自己制作動態(tài)效果圖,引入課堂輔助教學。又如:在學習《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一節(jié)時,學生僅僅通過課本上的圖片,并不能真切地看到身體內各物質的運輸過程,課本上的插圖也只展示了冰山一角,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將人體內整個物質運輸?shù)倪^程通過模擬動畫展示給學生,使課本內容更加清晰直觀。這樣動態(tài)的識圖,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在生物課上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在大腦中整理自己學到的知識,在做題的時候實現(xiàn)舉一反三,準確而迅速地解題。
結束語:總之,教育實踐已經證明,精彩的插圖往往涉及眾多的知識難點,便于學習者觀圖釋疑,將知識點簡潔化、生動化;這不但降低了學生學業(yè)臺階,同時解決了抽象的海洋生物理論知識和概念,也提高了學生對生物復雜概念和理論的認識,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的生物科研素養(yǎng)有著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曹盈盈; 張銀萍.運用教材插圖,提高生物教學效率[J].中國教師.2020-12-31
[2]孫禮梅.構建基于課程資源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例談課程資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2020-01-03
[3]張文娟.淺談初中生物識圖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