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英語教育得以不斷強化,高等職業(yè)院校也越來越重視大學英語教育在職業(yè)素養(yǎng)塑造中的重大作用。在教學過程促使學生主動體驗內容和收集信息,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以增進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發(fā)揮學生善于質疑、樂于探究的天性,更好的領略英文的趣味和思想,占據學習的主體性地位。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高職院校;大學英語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大學英語教育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動作用。高等職業(yè)院校也越來越重視大學英語教育在學生職業(yè)素質塑造和培養(yǎng)中的重大作用。
一、陶冶情操,提升素養(yǎng)
探究式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它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大學英語教學中探究式學習和高等職業(yè)教育中倡導的“項目制教學”、“學徒制教學”等教學理念是一脈相承的。探究式學習更關心學習過程,而不是關注結果。比起單向地傳授-學習知識,它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的能力。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關鍵在于學習知識的選擇,判斷,解釋,使用,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
大學英語教學是探究式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旨在從理論角度探討這個問題。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遞,更要重視學生學會學習和獲取新知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學生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可以點燃的“火把”。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依據文本生發(fā)開去,注意培養(yǎng)學生更高角度地思考問題,注意和社會實際聯(lián)系,習得解決問題的間接經驗,習得調適自己的能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感知效果
大學英語教學,其實就是要追求一種思維文化。要在問題情境當中學習,即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假設、推斷、檢驗)——反思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問題。雖然大家都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重要性,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輕視能力和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當務之急,要把英語課堂變成一個熱烈、專注、輕松、愉快的學習場所,只有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才能激起學生的情緒,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讓學生把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和掌握知識,陶冶情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要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調動學生視聽覺等盡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構知識。如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播放劇情片斷,使學生進入了故事情境,按照劇本的情節(jié),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排練表演,整個堂課氣氛層層推進,學生情趣交融,由“被動型”學習變?yōu)椤爸鲃有汀睂W習。在教學中,還要創(chuàng)設一種參與情景,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學生對教材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積極地探究,勇敢地超越 。再如經典影視作品賞析、情景模擬訓練有助于學生切身體會到大學大學英語學習的樂趣,小型辨論會、演講比賽有助于學生認識到學以致用的妙處。甚至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領略自然美景的意境,或置身相關的社會實踐亦不失為有效的教學形式。
三、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
傳統(tǒng)的高職大學英語“我教你學”模式下,實踐、發(fā)現(xiàn)、探索等活動被嚴重忽視,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大學大學英語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核心是自主性。自主性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自主意識指導著人的行為。只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么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參與研究實踐,在此基礎上,逐步發(fā)展出個人的探究意識體系。隨著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實踐活動也將更有創(chuàng)造性。因此,學生是否具有自主性,是衡量大學大學英語學科探究式學習效果的重要標志。這也是大學英語探究式學習設計的重點。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薄罢Z言即思想”、“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即印證了大學大學英語學科探究式學習的廣闊前景。如在課堂上可以與學生一起,翻閱一些資料,共同研究和討論,這就不再是一個一般性的問題,而是一個小的研究項目。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可以放手讓學生搜集信息,設計課題,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形成書面報告,而不是由教師包辦解決所有問題。
四、探究式學習課堂策略
教師的指導作用表現(xiàn)在把握研究活動的方向,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幫助學生學習總結經驗教訓。這貫穿學生的研究活動的始終。當學生在某個步驟遇到難題,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是很重要的,這將提高研究活動的質量,幫助學生成功完成任務。
大學英語的探究式學習要求將學生的探索活動作為基礎,但基本上這種探索活動是教師“導演”的。由于探究式學習覆蓋了廣泛的實際問題,需要大量的大學大學英語基礎知識,這不僅要求教師深刻理解大學大學英語知識,并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而且還要對當前的大學英語的前沿知識具有更深的理解,以便幫助學生設計合適的課程和活動。
由于高職教育大學英語的教學形式為班級授課制,傳授知識與獲取知識都在一個密閉空間內進行。而大學英語的探究式學習提供了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形式發(fā)生變化了,學生也必然會突破原有的教學的封閉狀態(tài),進入一個動態(tài)、開放、活躍、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許海連. 探究性學習實踐的幾種方法[J]大學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19,(03) .
[2] 代榮華. 探究式學習應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J]大學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19,(03) .
[3] 李森,于澤元. 對探究教學幾個理論問題的認識[J]教育研究, 2016,(02) .
[4] 張崇善. 探究式:課堂教學改革之理想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11) .
作者簡介:陳雪,就職于重慶傳媒職業(yè)學,高級翻譯,主要教學研究領域:英語翻譯、英語寫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