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正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應突出體現數學的基礎性和發(fā)展性?!笨谒隳芰κ菍W生學習數學的基礎,是基礎的數學計算能力之一,是小學掌握中高年級筆算、估算、簡便運算重要抓手,對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有積極影響,因此教師要注重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將從口算能力的概念和培養(yǎng)小學生口算能力的目標及重要性進行研究,圍繞現階段培養(yǎng)小學生口算能力時存在的問題,提出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數學口算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口算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計算能力高低能影響整個學習階段數學學習效果,而且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內容,對現實生活中的計算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數學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基礎知識掌握能力較差,而計算教學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著學生觀察、記憶、注意、思維等能力的發(fā)展,滲透學生的學習習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采用適當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
一、口算能力
(一)概念
口算也叫心算,是當今時代比較流行的一種計算方法,口算能力就是不借用外力,通過思維或語言完成計算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通常用于速算,對學生智力的發(fā)育有積極作用。
(二)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目標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掌握各種運算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
對于一年級學生的口算目標為:能夠熟練口算出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出百以內的加減法。
對于二年級學生的口算目標為:能夠熟練口算出百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出表內乘除法。
簡單的口算是確保學生口算的準確性,熟練口算是在確保準確性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口算目標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遞進式地提出要求,讓學生有能力、有效率地達成目標。
(三)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是智力啟蒙的階段,這個時期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不僅可以滿足新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發(fā)展的要求,還能促進學生智力的提高。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深受國家重視,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反應力以及實踐能力,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對學生的未來學習有較大幫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思維培養(yǎng)
低年級學生思維運動的速度和運動的方向,直接影響小學生口算能力的速度和準確性,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看,教師過于注重教學的結果,忽略了計算的過程、計算的步驟,不會特意讓學生分享口算過程中的思考方式,而只有掌握數的計算規(guī)律和法則,積累大量的數感,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完成高效的數學口算。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口算時習慣性的數手指或背誦乘法口訣,這種口算方式能夠確保計算的準確性,卻無法提高口算的速度,同時學生的口算能力也無法提高,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靈活地思考,讓學生認真了解題目的要求,然后根據同類型題目的解題規(guī)律總結出有效的口算技巧。
(二)訓練方式有誤
小學低年級是指一二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學生的年齡通常為6到8歲,其年齡特點為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喜歡玩?!,F階段大多數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提出5+6=?,讓學生一起說出這個答案或通過點名的方式讓某個學生回答。一方面,學生對這種直接提問的方式難以接受,從心里就會產生抗拒感,另一方面這種訓練方式過于單一,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口算熱情,不利于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三)缺少激勵
控制能力低下是低齡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課堂學習中,需要教師不停地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囑咐學生認真聽課,學生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在日常的口算教學中,不難發(fā)現學生不喜歡學習口算,認為這很困難,而教師不厭其煩地諄諄教導則會讓學生感覺厭煩,從而開始疏遠教師[2],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而且長此以往,學生由于不能提高口算能力,會產生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問題,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極其不利,會影響到學生健康性格的養(yǎng)成,如果教師可以在此時鼓勵學生,疏解學生的消極意識,就會引導學生向正面的方向發(fā)展,但是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眾多,教師無法及時發(fā)現所有學生的問題,通常會忽略這種情況,導致影響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小學生渴望得到成年人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被更多友善的目光所關注,因此教師應使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學生,將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出來,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三、解決策略
(一)有意識的養(yǎng)成數學思維
算理是形成數學思維的前提,但算理過于抽象,小學生無法理解也無法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數形結合的思想,將數學知識形象化,使學生易于理解。數學家華羅庚提出“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數形結合思想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把數與形結合起來解決問題,能將數學問題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直觀。
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數”的概念。數學概念和原理的學習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抽象、難以理解的,他們的抽象思維程度受到自身身心發(fā)展的局限。根據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他們常常需要借助直觀來幫助理解,可以讓抽象枯燥的“數”變得形象,數與形是密不可分的,它們能相互轉化。圖形中蘊含數的規(guī)律,數學原理和事實也能通過圖形來解釋。
養(yǎng)成數形結合思想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中的場景進行教學,切入學生感興趣的點,讓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有效學習數學概念,分析數學問題,從而形成數學思維,讓學生在解決數學題時能夠通過口算快速得出結果[3]。
案例1:以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本一年級下冊的“20以內退位減法”為例,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12個蘋果,把這12個蘋果分給今天課堂表現最棒的8名同學,那么還剩多少個蘋果,教師可以邀請一個小朋友看圖圈一圈,算一算剩下的蘋果。教師提問后學生會主動動腦思考問題,通過口算得出答案,然后踴躍地上臺圈蘋果,在他們思考的時候,同時也會想到平時在家里吃蘋果的情形,這種方式遠比單純的提問12-8=?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案例2:以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為例,教材從一只小狗的直觀圖片,到抽象的數字1,然后再回到1根小棒。這種數形結合的學習,直接建立起圖形——數字——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從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讓學生在腦中建立了學習數字的模型。
(二)應用游戲的方式訓練口算
學習本身是一個枯燥的過程,而計算教學更是比其他數學教學缺乏趣味性,小學生缺少興趣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因此更需要教師采用有效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愛玩的天性,設置一些趣味游戲,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
案例1:在學習表內乘法時,教師可以編一些兒歌或順口溜讓學生學習,學生經常唱兒歌就會記住乘法口訣,當教師提問有關問題時,學生就能快速給出答案[4]。學完乘法口訣后,可以用對口令的方式,用乘法口訣作為課堂組織教學的方式之一,如:教師需要學生停止某樣學習活動時,可以與學生約定,教師說口訣的上半段,學生回答下半段后然后安靜聽課。
案例2:在學習關于3的乘法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氣球,組織學生做游戲,當教師拿出一個氣球,3個學生抱在一起,當教師拿出2個氣球時,6個學生抱在一起,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之間產生互動,又可以讓學生快速計算,從而提高其口算能力,教師在涉及教學方法時,要著重考慮學生愛玩的特點,從這一角度設計教學方案,能夠尊重學生的天性,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不局限于在課室內、校內,還可以拓展訓練口算能力的空間和時間。例如:教師每天還可以布置學生回家與家長進行口算接龍游戲,不一定要固定一個時間完成,每個家庭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訓練孩子的口算能力,如利用接送孩子上學途中、吃早餐或晚餐前后等等這些碎片化時間,這樣不但可以有效開展口算訓練,而且還可以促進親子關系。
案例3:在孩子學完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單元,家長可與孩子比賽接龍,家長先出題:15-8,學生答:7,接著學生出題:7+9,家長答16,接著家長繼續(xù)出題:16-8,學生答8……以此類推;或者用撲克牌抽取任意兩張進行加或者減的游戲等。學生與家長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不知不覺地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三)使用多元評價激勵學生
評價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必要手段,但在評價也要恰到好處,不然可能就會起反作用,教師在評價學生口算能力時應注意從多個方面評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評價,要多采用鼓勵的話語激勵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通常會因害怕回答錯誤而情緒緊張,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柔和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計算活動。
案例1: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時,教師讓學生按順序回答問題,一些學生口算能力強,回答的速度較快,一些學生的口算能力較差,思考的時間較多,有時會因緊張而回答錯誤,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不要著急,讓其他學生以鼓掌的方式激勵伙伴,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冷靜思考,不要因為緊張而亂了分寸,口算訓練的量有了,質就會有相應的提高。
因此學生做的口算題目多了,口算能力自然就會相應的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缺乏數學思維培養(yǎng)、訓練方式有誤、缺少激勵等問題,教師應該在計算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采用多種方式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并使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激勵學生,從而有效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口算能力。
參考文獻
[1]錢亮.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2):220-221.
[2]張潤蓮.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0):71.
[3]屈紅.小學低年級數學口算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7):48.
[4]陳莉.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對學生口算興趣的培養(yǎng)[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