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楠
【摘? ? 要】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的影響,人們比較注重教育的選拔和甄別功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園教育的評價方向?;诖?,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導向,深入研討幼兒園教育評價改革現狀,進一步闡釋發(fā)展性教育評價理念。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幼兒園教育;教育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2-0100-02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the Reform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Evaluation
(Chengnan Kindergarten, Qid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JI Xiaonan
【Abstract】Affected by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educational thought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and screening functions of education, which also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evaluation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deeply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in kindergartens,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Keywords】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Kindergarten educati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從古代的科舉制度到科學化的教育評價,都無一不體現教育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如此,在鑒別性教育評價理念并未深入教師和學生心中的情況下,學生和教師的“教”和“學”都只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課程內容的設置以及課程目標的設定都以應試教育為基礎,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帶來限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限的教育資源與無限的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加德納提出的,他的主要觀點是每個人都具有多元化智能,包括身體協(xié)調與肢體動作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存在智能、數學邏輯智能、音樂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空間智能、內省智能和語言智能,而且每種智能都是個體獨特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體現,對于其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與此同時,多元智能理論的“多元”是一個開放性概念,除了上述提到的智能類型以外,還有更多智能有待進一步開發(fā)和探索。另外,對于幼兒教育而言,多元智能理論更加強調多元化的、綜合性的幼兒教育觀。換言之,幼兒教育應該要具備平等、積極的學生觀,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充分利用這些獨特優(yōu)勢進行因材施教,同時利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對幼兒進行科學評價,構建以評促發(fā)展的科學評價觀。
二、多元智能理論對發(fā)展性評價的作用
多元智能理論是加德納關于教學評價的觀點,主要是指個體發(fā)展包含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語言智能等多元化智能的共同作用,其對發(fā)展性評價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是評價功能,發(fā)展性評價理念的本質內涵在于實現教師和課程的共同發(fā)展,因此會特別強調教育的展示、激勵、調節(jié)和導向功能。首先,加德納及其同事通過建立“光譜教室”引導兒童在多元互動中充分展示其智慧,發(fā)展性教育評價也充分利用這一理念,在評價活動開展過程中特別重視被評價者所展示的努力和成就,并且鼓勵被評價者將評價過程視為自我表現的“舞臺”,以此實現被評價者通過評價結果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優(yōu)勢、劣勢以及發(fā)展?jié)撃?其次,讓被評價者在整個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已然是一種自我激勵,對于增強被評價者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而言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評價者要把握好時機,進行適時適當的反饋,通過發(fā)展性評價促使這種激勵發(fā)揮更大效用。與此同時,發(fā)展性評價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豐富性以及評價的日常化,如此既能確保整個評價過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還有利于被評價者實現成長的體驗。再次,評價結果作為評價活動的核心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結果可以真實反映被評價者的真實情況,并能將其以合適的方式使被評價者接受,真正實現評價結果的效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比較注重評價過程的自然性以及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強調教學與評價應該保持在同一空間。發(fā)展性評價理念深受這一思想的影響,在實際評價過程中會以教學情境為導向,設立相應指標進行真實評價,確保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實現評價結果對學生和教師的調節(jié)作用,充分發(fā)揮教育評價的調節(jié)功能。與此同時,發(fā)展性評價強調被評價者的能動性,需要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如此既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最后,發(fā)展性評價本身是形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的有機融合,是教育改革的結果,其評價觀是以新的教育理念為基礎的。這些新的教育理念并非停留于評價的某一環(huán)節(jié),而是會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滲透于教學改革的方方面面,進而實現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共同發(fā)展。
另一方面是評價目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個體的智商具有高低之分,但從本質上來講,這種差異是屬于結構性的:每個個體都有其優(yōu)勢智力和獨特智力,只有充分挖掘每個兒童的獨特性和發(fā)展?jié)摿?,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就能促進兒童在原有基礎之上實現質的發(fā)展。因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深刻認識到沒有“差生”和“優(yōu)生”之分,只有不適合兒童風格和特點的教育。教育目的主要不在于通過兒童的智力水平甄別和選拔“高智商兒童”,而是在于充分挖掘兒童的發(fā)展特點和智力優(yōu)勢,進而進行針對性教育,逐步引導幼兒實現綜合、全面發(fā)展。
三、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幼兒園教育評價
(一)評價充分展現發(fā)展功能
盡管相關規(guī)定已經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兒童在原有基礎之上的發(fā)展,此時發(fā)展性評價與適合兒童的教育問題已經被提出,但從當前的幼兒園教學實踐情況來看,鑒別性評價影響仍然較大,仍然處于從理論到實踐的中間狀態(tài)。對于傳統(tǒng)幼兒教育而言,大部分幼兒園只在學期中和學期末組織測查活動,其主要目的是向家長報告教育成果,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發(fā)展水平,同時為制訂下期課程計劃提供參考,盡管這本身是一項具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但是由于評價測驗的差異性以及課程設置等影響很容易導致幼兒園教育評價脫離“發(fā)展”方向。比如部分幼兒園教師會將評價結果作為幼兒的全部,而課程計劃幾乎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教育評價不僅不能促進幼兒發(fā)展,還成了教育的終點。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幼兒園評價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大幅度發(fā)展,尤其是深受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的影響,發(fā)展性評價應運而生,幼兒園教育評價在關注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也會更加關注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在這一階段,幼兒園教育評價真正成為幼兒、課程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梁,為三者的共同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啟示和指導。
(二)發(fā)展性教育評價的基本特點研究
當前的幼兒園教育充分吸收多元智能理論,堅持發(fā)展性教育評價的重要作用,為實現綜合評價幼兒的學習情況提供制度基礎。具體來講,以發(fā)展性教育評價為導向的多元智能評價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首先,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教師應該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幼兒園教育評價過程中,也要對被評價者的需要予以高度關注,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被評價者,確保被評價者在整個評價活動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最大限度激發(fā)幼兒的發(fā)展?jié)撃?。其次,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個體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多元性和結構性,同時要注重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評價手段的多元性,全方位、多層次地研究被評價者的優(yōu)勢和特點,如此才能確保整個評價過程的綜合性,實現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再次,當前幼兒園教育為了確保被評價者積極參與評價過程,會將評價活動設置在真實情境當中,讓幼兒以最真實的狀態(tài)應對評價,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學習潛能。最后,發(fā)展性教育評價的核心在于“發(fā)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實現幼兒和教師的共同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論的本質內涵規(guī)定了個體存在多元化智能,為個體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也為幼兒園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重要基礎。發(fā)展性教育評價與多元智能理論的有效融合可以實現評價的動態(tài)性,確保評價結果有跡可循,有據可依,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幼兒園教育評價模式
參考文獻:
[1]崔龍超,于開蓮.幼兒園教師對教育評價改革的關注[J].學前教育研究,2015(10).
[2]李叢叢.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幼兒園領域教學活動的評價[J].啟迪與智慧(中),2020(09).
[3]翁楚倩.過程本位: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的路徑探析[J].基礎教育參考,2020(08).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