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鳳娥
摘要:中學階段是學生們身心成長和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因此此階段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僅是必要也是非常必需的,作為班主任我們更要注意優(yōu)化和完善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使學生們在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能夠獲得心理的健康和高質量發(fā)展。就此,本文主要從現(xiàn)階段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入手,對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策略展開相關研究與探析。
關鍵詞:中學階段;德育教育;開展情況;開展策略
引言
當前我們國家是轉型的重要階段,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與思想道德標準,各種各樣的想法觀念涌入,也出現(xiàn)了部分不好的社會思潮,給中學們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坝藶楸荆掠刃小?,教育是根本,德育教育是前提。所以,中學班主任要重視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
一、現(xiàn)如今中學德育教育的情況
1、抗壓能力差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xiàn)如今學生們的各種物質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家人的過分呵護,缺少生活經驗,使得其在面對一些打擊的時候,不能夠積極地面對問題,抗壓的能力十分差,心理素質不高,一旦在學習中受到了挫折就很難再重新開始。
2、擔當與責任意識缺失
現(xiàn)如今,中學生在家中往往十分受寵,受到家人全方位的照顧,在生活中較為被動,導致其在學習時,主動性也不高,缺少青少年本該具備的理想和志向,只想貪圖享樂,不能面對一點挫折。在面對學習的時候,積極性較差,責任與擔當意識不足,學習的態(tài)度有問題。
3、一味索取,不想奉獻
現(xiàn)如今的中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中所有人的重點都放在他身上,使得他們過分自我,認為所有人都應該以他們?yōu)橹行模谏钪兄粚W會了享受,不能吃苦,集體意識更是十分淡薄。因此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其只懂一味索取,不想奉獻。這樣的中學生往往會因為過度沉迷游戲,而影響了學習。
4、獨立性較差,依賴性強
由于家人們的過度溺愛,使得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重視他人的感受,只顧自己的開心。在這種長時間的關系中,其過分依賴家庭,獨立性較差。
5、不懂感恩
在新時代背景下長大的中學生,只希望可以有精神與物質方面的自由,不懂得體諒家長們的辛苦,過分追求享受,對長輩與班主任沒有感恩的心態(tài)。
二、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
1、對教育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
在新時代的驅使下,班主任與學校如果想進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整體質量,就要充分重視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通過現(xiàn)如今最科學、先進的理念去開展德育教育的工作,充分與中學生的思想需求相符。所以,在開展工作時,班主任要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具體發(fā)展需求相結合,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對每個學生平等看待,因材施教,為每個年級的學生在心理與思想上提供更好的教育。班主任如果想增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可以采用班會等方式,進一步拉進與學生的距離,了解每個學生的不同,在這樣的前提下去開展德育教育。比如了解學生們喜歡的明星,為其講解這位明星是如何成名的,在這個過程里,讓學生們與這位明星的良好品質靠攏,學習其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等品質。可以鼓勵學生們主動的建立班級刊物或者排練有關德育的話劇等,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注入人文關懷,這樣一來,學生們可以進一步體會何為人文觀念,且和自己的品德養(yǎng)成互相結合。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引導與鼓勵學生去充分發(fā)揮出其能力和才華。這種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加主動地對自身的德育進行培養(yǎng)。
2、立足道德定位,提升學生人際關系與責任感
筆者對道德的定位是如何與他人相處、與集體相處,并把人際關系分為七個層次。第一層次:我將無我,我為人民;第二層次:永遠做別人的“禮物”,不做別人的包袱;第三層次:照亮別人,不燃燒自己;第四層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給別人添麻煩;第五層次:工作量不足或達不到要求標準(“佛系”);第六層次:饞、懶、奸、滑;第七層次:坑、蒙、拐、騙,殺人放火、觸犯法律。以此分類,我們用各種類型的人際關系以及別人對某類人的評價來影響學生,讓學生建立規(guī)則意識、團隊意識,學會與人相處。
為增強學生對朋友、同學的責任感,筆者在學校開展了豐富的文體活動,比如初二年級組經常組織的籃球比賽、跳繩比賽等。不管是否參賽,學生們都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現(xiàn)場助威加油;為增強學生對家人的責任感,學校結合勞動教育,與家長形成育人共同體,將生活自理能力的發(fā)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開展“我是大廚”“我是勞動能手”等主題活動,教孩子生活;為增強學生對社會、國家的責任感,學校在“雷鋒月”以“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為主題,以班級為單位,設計并帶動學生參與班級活動,深入體會雷鋒精神,激勵學生主動做好人好事,提高社會公益意識,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和規(guī)則意識。
3、鑄就政治信仰,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筆者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知之深愛之切》《中國共產黨簡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簡史》《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以及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精選出適合中學生的內容設計成課程或活動;組織學生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尤其是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集體致辭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向黨致以青春的禮贊、抒發(fā)“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舉辦“平語進校園”“建黨100周年慶典活動”及“憶百年榮光,譜青春華章”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朗誦比賽等活動,對學生開展“四史”教育、思政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目標。
借助“心理—道德—思想—政治”這一螺旋上升的德育路徑,筆者將繼續(xù)引領學校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潤物無聲地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讓學生在健康成長、實現(xiàn)自我的同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4、家校合作,提升學生德育素養(yǎng)
家長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首任教師,只有家長與學校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夠促成教育的成功。在實際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們便要有意識地與家長進行交流與合作,深挖家庭教育資源和力量的同時,借助家校合作的力量來共同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來促成家校教育的統(tǒng)一,共同助力學生整體德育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與發(fā)展。作為班主任尤其是中學班主任,我們不僅要重視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更要增進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例如,我在帶班之初就會主動建立“家長聯(lián)系卡”,在上面記錄每一位學生家長的姓名、工作單位,以及各種聯(lián)系方式(微信、手機號碼、QQ等),以便能夠及時根據(jù)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與家長建立聯(lián)系、進行溝通。
結語
綜上所述,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德育教育也是一樣,班主任在做好引導和指導的同時,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給學生們成長的時間和空間,與學生家長一起合作、共同努力,幫助學生們順利度過青春成長期,幫助學生們順利度過人生中的第一個“適應期”,使其能夠抓住人生成長和提升的機會,在助力其身心健康及綜合成長的同時,獲得自身德育素養(yǎng)的提升,為學生將來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季如子.論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J].中國西部,2020(11):261-261.
[2]王玉霞.潤物無聲用愛心播種希望----探究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8):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