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親
摘要:高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同步擴展閱讀的指導,隨著新課改的逐步落實,需要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還要對課文進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關鍵部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但實際上學生缺少閱讀實踐經(jīng)驗,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有效推進閱讀教學的部分影響因素。本文針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同步拓展閱讀指導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有效拓展閱讀指導措施,希望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同步拓展;閱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課堂同步拓展閱讀教學是指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改要求,就閱讀教學中某一課堂閱讀素材,圍繞自己判定的研究重點,通過搜集與重點有關的各種信息重構文本語境,在重構的文本語境中拓展與延伸,從而對該素材的某個特定視角形成新的認識,進而加深或者拓寬學生對課堂閱讀素材的理解的一種教學形式。
一、從背景進行擴展
在高中語文教學時,要想學生能夠更深入的對課文進行理解,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作者背景入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力和語文思維能力。因此,歷史背景的同步拓展閱讀指導也較為重要,教師可以依據(jù)每篇課文的作者背景和課文歷史背景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擴展性講授,對學生進行擴展閱讀指導,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更加全面的了解,還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積累文化知識,也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進行一篇課文的學習時,首先學生應當了解作者的經(jīng)歷和成長環(huán)境,可以在腦海中對作者進行一定的形象構思,從而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只有帶領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擴展性閱讀指導,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沁園春·長沙》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毛澤東的生平事跡和生活經(jīng)歷等內(nèi)容,幫助學生了解寫這篇課文的背景和心情,從而可以更好抓住文章的主旨,使學生可以更有效的掌握文章的知識點。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毛澤東的其它詩詞,如《沁園春·雪》,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背景進行拓展閱讀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去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從興趣進行拓展
在進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同步拓展閱讀指導時,教師可以從興趣進行拓展。因為,興趣是人們最好的授課老師,只有對事物產(chǎn)生興趣,才能真正的沉浸到學習的環(huán)境中。同樣的高中生也是,只有讓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的沉浸到語文的學習中。在高中的學習科目中,語文相比于其他科目而言難度較低,但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上課時,很多學生都出現(xiàn)了走神的狀況,注意力難以一直的集中,部分學生對語文也缺乏重視,導致教師授課效率較低。很多教師也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教學氛圍不活躍,也是學生缺乏對語文積極性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興趣進行拓展性教學,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隨著新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地位,而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著,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依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授課,從而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增強師生互動,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如圖片、視頻和PPT等方式進行展現(xiàn),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語文課本的情境中,也可以依據(jù)語文教材豐富的圖片,借用這些圖片進行情境再現(xiàn),充分運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并對學生采取激勵的教學方式對課堂氛圍進行調(diào)動,提高高中語文教師的授課效果。
例如,在教授《林黛玉進賈府》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充分用多媒體展開教學。首先可以在課堂上放映《紅樓夢》中的電視片段讓學生進行觀看,并在放映時為學生講解故事的背景。在學生看完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如當時的禮儀文化和作者的中心思想,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和理解。最后在課堂結尾,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讓學生去自行閱讀其它著作,可以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精彩句子摘記
指導學生對精彩語段進行批注,必要時進行摘記,積累句子,時間久了,就能觸類旁通,隨手拈來。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有一段“帶了鑰匙,信步投東,雪地里踏著翠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那雪正下得緊?!?語言凝練準確,字字珠璣,生動形象地烘托氛圍,奠定感情基調(diào),表明故事發(fā)生背景,很是傳神。
四、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
在進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同步拓展閱讀指導時,除了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之外,還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不能因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就不及時考察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要在留給學生閱讀任務的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態(tài)度,從而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
例如,在教授《林黛玉進賈府》這節(jié)課之后,教師會留給學生閱讀作業(yè),如《三國演義》,學生需要在閱讀之后進行總結,寫出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想法,之后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結合所寫闡述自己的想法,教師需要及時進行補充和指導,并對學生的想法進行評價,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達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同步擴展閱讀指導的目的。
五、總結
在進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同步拓展閱讀指導時,教師需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興趣,從而選取擴展閱讀的素材,可以使學生在能夠讀懂的同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選取高中階段學生認知范圍內(nèi)的閱讀內(nèi)容,不要選取較難理解的內(nèi)容。教師還應當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從背景和興趣對學生進行擴展閱讀指導,并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從而提高授課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娟.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同步拓展閱讀指導策略[J].讀寫算,202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