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玲麗
摘要: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在于對學生基礎數理知識的培育方面,通過簡單的數理計算能夠解決簡單的實際應用題,通過數學學習發(fā)現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數學實際應用題目大部分選取自真實生活案例,故而重視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搭建高效數學課堂的必要之舉。本文將探析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小學數學要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用發(fā)展的、開放的、互動的生活化教學觀對待教與學。積極運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與數學知識相融合,創(chuàng)設多層次、高效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確保情境服務教學的基本價值[1],全面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營造快樂學習的班級氛圍,讓小學生真正喜歡學習數學。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應用教學意義
一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數學術語概念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開講述,將抽象化的數學數理知識具象化,讓學生在看到一個數學知識后能夠聯想到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其次,生活化教學的教學目的在于通過聯結生活和教材,讓學生看到接受素質教育對于促進個人成長進步的積極意義,看到學習數學不是一項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帶動學生學會主動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奧秘。
二是有助于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傳統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作為課堂主要角色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互動與溝通,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理解流于表面,并不能將每個章節(jié)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不利于學生在數學學科的長期發(fā)展。小學生尚未具備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做好引導教學的教育者,綜合運用生活化教學來轉換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傳統小學數學課堂中現存的弊端,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的長遠發(fā)展做出有效性創(chuàng)新。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路徑
一是創(chuàng)設游戲化教學情境,積極調動學生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挖掘學生潛在的學習可能性。小學生天性對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玩游戲,教師要抓住小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與學生玩趣味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營造沉浸式課堂體驗環(huán)境,讓小學生更快融入課堂學習中,在小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候傳授重點教學知識,推動小學生的深刻理解,便于開展進一步的深入拓展教學。例如在蘇教版《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10以內數量的圣女果、杏子等小水果,將全班學生兩兩組隊,分發(fā)水果進行“加減猜一猜”小游戲,比如教師給A同學和B同學總共分發(fā)了7顆圣女果,A同學隨機拿取相應數量的圣女果并向下握拳,B同學根據剩余的圣女果數量猜出A同學拿了幾顆圣女果。通過玩小游戲讓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想要贏得比賽就會積極思考數學問題,猜測對方手中有幾顆水果。最終最快猜出正確答案的同學獲勝,教師給予小紅花或者愛心獎勵,再組織學生說出自己是如何猜出對方手中的水果數量,將思考的過程進行表達,也就是將教學知識間接性轉移到學生群體,讓學生說出是如何解決10以內減法的問題,學生主動思考得出的答案就要比教師直接教授得出的答案更令學生印象深刻,學生有效理解計算規(guī)則,經過后期訓練,學生的做題效率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是將教材知識與生活案例有效融合,在生活案例引導中融入教材知識教學,通過生活實際來進行體現,讓小學數學教學逐漸向生活化方向發(fā)展[2],有助于提高小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通過生活實際獲取更多的學習技巧,推動學生的進步成長。例如在蘇教版《觀察物體》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觀察學校各個建筑物,從前面、側面、上面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將觀察到的平面圖畫在紙上,再回到教室觀察自己的文具盒、講臺上的黑板擦等,畫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對幾何應用版塊的教學就要從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出發(fā)觀察。教師再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學生觀察的立體物體和平面展示圖以直觀、動態(tài)的形式展開,讓學生更加清晰地看到立體物體轉化為平面圖形的過程,搭建幾何空間思維架構。教師還可以布置一個教學任務,讓學生回家后觀察自己居住的房間有幾個面,都是什么形狀,墻面上有沒有貼漂亮的圖形裝飾等,再和爸爸媽媽測量自己房間一面墻的長度和寬度分別是多少,將觀察到的結果畫出來并填色,向同學介紹自己的房子,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幾何物體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通過實踐觀察與測量,進一步加強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深入生活化教學的積極影響。
結語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在悄然發(fā)生轉變,面對客觀性極強的數理知識,生活化課堂的搭建能夠讓學生看到數學學科的生活化氣息,拉近學生與數學學科之間的距離,充分調動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指導作用于實際生活,最重要的是在提高小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上,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科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張鋆.回歸生活? 互動開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名師在線,2021(25):77-78.
[2]王棟.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完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6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