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
摘 要: 高中歷史教師通常對思維導圖比較熟悉,但是,怎樣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并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成了當前高中歷史教師教學的必然問題。從縱向的角度看,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課堂教學,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從多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重要功能和作用;而從橫向角度看,通常包含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歷史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開展教學,而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實施高效學習。因此,運用思維導圖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中歷史;思維導圖;高效課堂;構建;研究
一、前言
高中歷史教育教學更傾向于構建高效課堂的風向標,通常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在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上,思維導圖作為發(fā)散性的一種思維工具,在教學中脫穎而出。該教學法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力、記憶力得到有效提高,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從而實現高效構建歷史課堂。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僅能提升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廣度與深度的延伸,還能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中思維導圖的運用
(一)教學設計中思維導圖的運用
1.教學內容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通常指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屬于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必須做好的工作。教師想要上好一節(jié)課,通常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根據“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對教材實施有效分解。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對教學內容實施分析,不僅能以中心的方式凸顯主旨,還有助于學生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中心。同時,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凸顯教學內容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一目了然,以此準確掌控整個教材內容之間存在的聯系及規(guī)律。學生不僅能夠縱觀整體知識點,還能夠對細節(jié)進行延展,從而實現透徹分析教學內容,并充分掌握各個知識點,促使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
2.教學目標的分析。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學設計的重點,還是整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通常能有效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目標分析,能夠在核心目標明確、突出的前提下,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與完善,以促使目標更具可操作性及針對性。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多維目標的建立,通常不是將知識的講解作為主要目標,而是將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作為重點,并以此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從而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
(二)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
1.歷史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主要是通過問題情境作為導向,以問題創(chuàng)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以促使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并構建相應的知識。當前,大部分高中生都有“歷史離我很遠”的想法,基于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重縮短學生與歷史知識之間的距離。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滿足學生特點、學科特點的具體、形象的生活化歷史場景,并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對相關歷史知識進行感悟,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與積極性,而思維導圖屬于可視化的一種圖像思維,把思維導圖應用到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能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還能實現融情于景,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2.回顧舊知,銜接認知。溫故知新屬于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頭腦中已具備的知識對思維導圖的起點進行繪制,指導學生通過聯想和記憶,促使學生實現發(fā)散性思考,并完成舊知識與新知識的過渡,促使學生在自我認知上實現完美銜接,讓學生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而實現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探究式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
1.小組合作的探究學習。小組合作的探究學習通常是將學生的交流互動作為行為基礎的一種學習方法,通常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而不是教師將答案告訴學生。從相關意義的顯示上看,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常是以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有關學習資源實施利用,從而實現相關問題的解決。同時,經過合作探究,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還能讓學生實現團隊、實踐各項能力的提高。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學主要的目的就是不用教,也就是將學生自身的學習本領交還給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實施自主探究,學生可以順著思維導圖的路徑,進行自主、快樂、開放的探究式學習,并對孤獨、單一、封閉、機械的學習方式進行改變,以促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而讓學生實現新穎且實用的個性化學習,并對思維導圖的專題線索進行整體把握,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并實現歷史知識的內化,讓學生把教材的歷史知識轉變?yōu)樽陨韮Υ娴闹R。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作為主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將其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僅有助于教師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升,還能使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學生實現高效學習,從而滿足新時期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高中歷史教師應該以學生的歷史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為教學的起點,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思維,不僅能夠讓學生圍繞歷史事件的中心進行交流和探討,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完善歷史知識體系,掌握歷史知識的內涵與外延,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雷玉娟.淺析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新課程研究,2020(10):63.
[2]程國榮.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94.
[3]李若愚.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學習中的作用、原則及策略[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18):14.
[4]郭瑞茹.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探究[J].文教資料,2019(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