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財
摘 要:在當前社會快速發(fā)展下,我國已經步入新時期,在新時期中更加注重教育事業(yè)的進步,教師開始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道德品質,其中在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策略,在讓學生掌握學科重點的同時,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處理問題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而這也要求教師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出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構建生本課堂,改變學生傳統(tǒng)學習思想,主動地融入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物理學科的魅力,促進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本文將以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優(yōu)勢,再提出促進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視角;高中物理生本課堂;構建策略
在各學科教學工作中教師都應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了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其中在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加全面展現自己。高中物理本身就較為抽象、復雜,需要學生有著一定的基礎和良好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突破學習重點,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由于教師未注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及體現其主體地位,以至于未能達到理想教學效果。所以,在后續(xù)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始終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為學生構建生本課堂。
一、針對明確教學目標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探究
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為了實現創(chuàng)新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為學生構建生本課堂,則要求教師具備現代化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確保學生始終向著正確方向發(fā)展,提高學習效率,跟上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掌握關鍵知識點。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運動的描述”這一內容時,教師則應改變傳統(tǒng)授課形式,實現先對本節(jié)課學習重點系統(tǒng)研究,了解教學的側重點有哪些,通過分析我們能掌握到“運動的描述”的教學重點是質點、坐標系、參考系等內容,實現理解時間和位移,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內容落實實踐,動手操作,完成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這一實驗,讓學生主動探究、動手操作來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式。在完成設置上述目標后,教師則要給予學生一定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全面展現自己,進行深入學習。而且在這一教學目標下,學生并不會著急去學習速度和加速度,反而是掌握坐標系、時間、位移等較為基礎的內容后,再進一步學習速度和加速度,該種學習形式會降低難度系數,讓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而教師則應發(fā)揮出自身引導優(yōu)勢,加強對學生的輔助,同時教師也要實現以教材為基礎,積極明確教學目標,再讓學生開展系統(tǒng)的學習,體現出主體地位,提升核心素養(yǎng)[1]。
二、針對分組合作探究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探究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物理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要求教師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落實合理分組,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究,產生思維上的碰撞,而且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前提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但是因為部分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知識儲備較少,在自主學習時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而通過合理化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探究思考,會實現以優(yōu)帶差,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教師在分組時要堅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確保各小組中的綜合學習水平相差不大,每一個小組中都包括學習能力突出、學習中等、學習較差的學生。而教師則要加強指導,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曲線運動”這一內容時,應先依據教學重點來為學生引出話題,像“同學們,你們在上體育課時參加過扔鉛球運動嗎?有同學知道扔鉛球后,鉛球在空氣中所做的運動是什么樣的嗎?”通過提出這一問題來讓學生共同思考、探究,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鉛球做的是曲線運動”,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升華問題“同學們知道什么樣的運動是曲線運動嗎?”“鉛球在運動中會產生變化嗎?”通過提出各種問題后,讓學生在小組中研究討論,并共同分享自身看法,最終尋找到正確的答案。教師要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表現,發(fā)現學生存在疑問時,加強指導,但是避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要引導學生向著正確方向思考,通過這種教學形式讓一些原本不敢發(fā)言、缺乏學習自信的學生鍛煉自我,激發(fā)探究熱情,提升物理核心素養(yǎng),構建生本課堂[2]。
三、針對落實指導總結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探究
物理學科注重理論和實踐教學相互融合,因為部分物理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在學習時容易存在問題,而教師則應善于總結指導,幫助學生把分散的知識點相互聯系,從而構建完善的知識框架,讓學生有針對性學習,將分散的知識框架全面吸收,提升物理設計能力。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電流、電場、磁場、電磁感應等關鍵內容后,則應落實開展復習工作,因為上述學習內容所存在的共性都是和電有關,所以各知識點在學生的腦海中是分散的,不能將關鍵點相互聯系,所以在處理物理問題時,有可能存在差錯,影響學習效率。而教師則應面對這一問題,騰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引導學生總結上述知識點存在的聯系和差別,要求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融入學生群體中,讓學生掌握總結知識的手段,積極梳理物理知識的先后關系,其中教師指導學生總結、歸納的過程,也會體現出學生學習的意志力,讓其具備良好核心素養(yǎng),構建生本課堂[3]。
四、針對激發(fā)學生激情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探究
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及時轉變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理念,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雖然物理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學習過程要比物理成績更加重要,教師要在日常授課中鼓勵學生勇敢表現自己,多發(fā)言,多和其他同學交流,實現主動思考,從而更加順利地掌握關鍵知識。而且教師還要為學生組織開展實驗教學工作,因為物理教學工作單憑依靠理論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融合,所以應避免存在錯誤的教學思想,認為做實驗是浪費時間,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因為動手操作遠比教師演示的教學效果顯著。并且在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中還會面對成功和失敗,各種小意外都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側重點,吸取經驗,補上學習“漏洞”。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這一內容時,如果教師單憑在課堂中利用課件或者口頭復述的形式授課,那么很難讓學生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和內涵,這就要求教師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實現加強體驗來深入了解小車速度和時間所存在的關系,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良好主體意識[4]。
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物理學科有正確認知,發(fā)現物理學科的魅力,因為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不僅體現在提升物理能力和思維能力上,還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主動思考和學習,而教師則應依據每節(jié)課教學側重點,提前為學生提出具有趣味性和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在處理問題中加強探究,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內容時,則應先讓學生研究怎樣才能夠順利地完成和驗證自己的實踐操作,并讓學生驗證想法,和其他同學共同操作。而在課上,教師應避免直接進入教學狀態(tài)中,而是要讓學生翻閱教材,研究討論,尋找答案,了解關鍵思路和想法后,再從教材中獲取正確答案,觀看答案是否和自身的想法具有一致性,那么隨之也會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5]。
五、針對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探究
教師應創(chuàng)設良好物理教學情境來促進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授課工作有序開展,構建生本課程,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和責任??茖W態(tài)度和責任是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內容,物理教學工作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深遠聯系,同時也促進著社會的發(fā)展,改善人的生活質量。在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合理滲透現代化技術,讓學生形成良好創(chuàng)新意識,并對學習始終具有好奇心[6]。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動量定理”這一內容時,融入“當消防人員在實施安全救援工作時,地面會墊著較厚的安全網”,而教師則應提前為學生準備磚頭、海綿和兩個雞蛋等教學工具,實現把兩個雞蛋從同一高度拋下,從而落在鋪好的接觸面上,通過這一實驗的開展來感受動量變化量一定時,作用時間長短和作用力的大小。再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探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這一內容時,教師應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制作“電磁炮”,并把“炮彈”發(fā)射出去,吸引學生注意力。在這時要進一步引入“安培力”的內容,而在授課最后環(huán)節(jié)要和剛開始的教學工作相互呼應,實現解釋電磁炮原理以及在軍事中電磁炮的實際使用,通過這種手段來讓學生始終處于良好學習狀態(tài),為構建生本課堂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教師應優(yōu)化完善課后作業(yè)形式。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是至關重要的,是物理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了學生按時、定量地完成任務,教師應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重點在原本選擇題、計算題、實驗題等書面作業(yè)下,再增加學生動手操作作業(yè),像水火箭、風力發(fā)電機等制作作業(yè)[7]。
結束語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注重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重要性。構建生本課堂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存在的差異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所以,在后續(xù)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堅持以物理教材為基礎,拓展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開闊學生視野,提升發(fā)散思維能力,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改變學習態(tài)度。因此,教師應積極明確物理教學目標、落實分組合作探究、積極指導總結、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以此來構建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為促進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妍.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18.
[2]韓延岳.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優(yōu)化策略[J].湖南中學物理,2019,34(01):57-58.
[3]王亞男.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34.
[4]王學超.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5]聶馥玲.“物理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物理學教育中何以實現[J].科學與社會,2017(3).
[6]金加團,楊雪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中學物理,2018(19).
[7]許桂清,朱燕明,張曉紅.基于物理核心素養(yǎng)視角的高中物理課堂評價策略探討[J].中學物理,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