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伶俐
[摘 要]統(tǒng)編語文教材對于閱讀策略的單獨設置為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奠定了基礎。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針對閱讀策略教學淺嘗輒止的教學現(xiàn)象,教師可從明確閱讀教學目標、細化閱讀策略教學以及深度策略建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的深度指導,以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關鍵詞]閱讀策略;深度學習;明確目標;細化閱讀;深度建構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30-0015-02
統(tǒng)編語文教材的一大亮點是從三年級開始進行了閱讀策略單元的專門設置,這些閱讀策略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方向與路徑,有助于學生語文閱讀質量的提升。但是,在這些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淺嘗輒止,學生感受不夠深刻的現(xiàn)象,沒能達成應有的教學效果。怎樣才能實現(xiàn)閱讀策略的深度學習呢?
一、科學解讀閱讀策略,合理進行目標確定
1.把準策略內涵,精準定位閱讀策略教學目標
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讀閱讀策略,把握其內涵,在對閱讀策略深入解讀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切的閱讀目標,為閱讀策略的深度習得奠定基礎。
以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提問”閱讀策略單元為例,這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在引領學生閱讀的時候要進行具體的目標設定,即不僅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還要關注學生提出問題的角度。基于這樣的理解,教師對第二單元的教學可做以下安排:《一粒豆莢里的五粒豆》側重于提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發(fā)現(xiàn)提問角度可以是不同的;《蝙蝠和雷達》側重于整理問題清單,試著從不同角度提問,并與大家討論交流,說說自己有什么收獲與啟發(fā);《呼風喚雨的世紀》側重于整理問題清單,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蝴蝶的家》側重于提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類,對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進行篩選解決。這樣進行教學目標確定,有助于提問閱讀策略在課堂中的深度落實。
2.基于策略內容,構建閱讀策略教學認知模式
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學習者把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與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聯(lián)系與建構,是實現(xiàn)深度閱讀的重要條件。教師要善于依據(jù)策略內容,幫助學生把這些經(jīng)驗、策略等聯(lián)系在一起,對其進行統(tǒng)整與規(guī)劃,因材施教,有效落實。
以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有目的閱讀”單元為例,這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已經(jīng)有了不少運用閱讀策略閱讀的學習經(jīng)驗,教學本單元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依托語文要素與本單元“交流平臺”的內容使學生明確:在有目的閱讀的時候,不需要對文本內容進行逐字逐詞逐句地讀,而是要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目的,找準閱讀材料,有目的地閱讀,這樣可以有效提升閱讀速度。
二、策略梯度落實,促進閱讀策略教學穩(wěn)步發(fā)展
1.閱讀策略目標分解,分層落實
學生閱讀策略的習得是需要經(jīng)過一個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深化的過程的。教師依據(jù)閱讀策略特點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促進閱讀策略在課堂中的真正落實。
以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預測”閱讀策略單元為例,教材中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是一邊讀一邊想,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學這個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依據(jù)學情制定出層級性與發(fā)展性的階段目標,并分層落實目標。首先,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借助旁批和課后練習一邊讀一邊預測,明白預測要有依據(jù)的基本要求。然后,在《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運用前面學過的方法進行閱讀,并根據(jù)題目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逐步提升學生的預測能力。在《不會叫的狗》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在前兩課預測閱讀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閱讀,并對多種預測結局發(fā)表自己的學習感受。這樣教學,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提升,真正落實了預測閱讀策略,實現(xiàn)了深度學習。
2.閱讀策略由習到用,穩(wěn)步提升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真正經(jīng)歷感知、理解、發(fā)現(xiàn)、遷移、運用等過程,以深化閱讀策略在課堂中的落實,提升教學質量。
以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為例,這單元屬于“批注”閱讀策略單元,這單元的語文要素中明確指出“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在本單元“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板塊中也告訴了學生批注閱讀的形式與方法?;谶@些學習要求,在《牛和鵝》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課文旁邊的質疑式批注、感悟式批注中對批注的形式與內容進行了解,為下一步的批注閱讀打好基礎。有了這些批注經(jīng)驗作為基礎,在《一只窩囊的大老虎》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多角度批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風格批注;在《陀螺》一課中,讓學生就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進行批注。這樣教學,由扶到放,分層遞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批注閱讀品質。
三、盤活優(yōu)化策略,促進閱讀策略意義深度建構
1.搭建支架,注重整合,深度落實
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在真正的閱讀過程中才能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技巧,提升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作為教師,要能夠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閱讀支架,以盤活課堂,深化學生對閱讀策略的認識,提升閱讀策略教學質量。
以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提高閱讀速度”閱讀策略單元為例,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閱讀策略的時候,要注重對學生已有閱讀經(jīng)驗的了解與開發(fā),并根據(jù)學生所讀課文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閱讀支架,如讓學生比賽讀、帶著問題讀以及讀中提取信息等,以盤活閱讀課堂,讓閱讀速度與閱讀目的結合在一起,從而真正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閱讀要求。
2.多元評價,直擊策略,彰顯個性
在閱讀策略教學過程中,及時有效的評價是學生閱讀策略習得與進步的階梯,教師要根據(jù)學生閱讀策略的達成情況,采取多元評價的方式,讓評價為學生閱讀策略的習得助力。
以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提高閱讀速度”的閱讀策略單元為例,在本單元課文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按照學習提示中關于提高閱讀速度的策略進行閱讀,在讀完課文之后,讓學生記錄一下自己閱讀所需要的時間,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評價。對于一些閱讀速度快的學生,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進行快速閱讀的;對于一些閱讀速度提升較慢的學生,教師在進行針對性評價的時候要能夠找準原因,為學生提出針對性建議。除了教師評價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價,以使學生在多元開放的教學評價中真正實現(xiàn)快速閱讀和深度閱讀。
綜上所述,閱讀策略作為統(tǒng)編教材的教學重難點,是學生閱讀關鍵能力形成的前提與基礎。在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從認真研讀策略、精準方法指導、多元評價等方面來落實閱讀策略教學,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策略習得真正走向深入,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