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芬
摘要:語篇在現(xiàn)行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單元教學的核心內容。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對于優(yōu)化語篇教學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英語中年段語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篇學習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中年段語篇教學;學習能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圖表,一種整體思維工具,可應用到所有認知功能領域,尤其是記憶、創(chuàng)造、學習和各種形式的思考。也因此,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將結合現(xiàn)行廣州版小學英語中年段語篇具體教學案例,探究在小學英語中年段語篇教學中如何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語篇教學。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作用
思維導圖在語篇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整體理解語篇,優(yōu)化學生語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一)幫助學生整體感知和理解語篇,提高學生對語篇的理解能力
要做到整體感知和理解語篇,教師在中年段英語語篇教學中可以通過巧設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層層深入教學,引發(fā)學生思考,并借助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梳理語篇脈絡、理清思路。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
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流動線條、豐富多彩的顏色與圖像等的可視化工具,視覺上令人心動,也能很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中年段語篇教學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可以優(yōu)化小學英語中年段語篇教學。那么,如何在語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實踐。
(一)掌握繪制思維導圖的步驟
繪制思維導圖時要遵循一定的步驟。下面以現(xiàn)行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10 I am very fast語篇教學為例,探究如何繪制思維導圖。
1.整體把握語篇,確定中心主題
中心主題,即中心圖,它是整幅思維導圖的焦點。在紙中央繪制中心主題,便于思維向四面八方自由發(fā)散。中心主題必須具有概括性,有助于聯(lián)想記憶,力求生動形象,可以用詞或者圖畫表示,與主題貼切而又美觀。在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10 I am very fast語篇中,該單元圍繞“運動”展開教學活動,主要談論最喜愛的運動和原因。所以,把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定為 “My favourite sport”。為增加趣味性,中心主題除了文字,還結合了象征運動的圖片。
2.發(fā)散思維,繪制大綱主干與各分支
確定中心主題后,對語篇的主旨大意和內容進行整體的感知,按照先后的順序,逐步形成大綱主干,也就是二級分支,僅次于中心主題。確定二級分支時,需要圍繞語篇內容,仔細構思,了解語篇的人物關系等。在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10 I am very fast這篇課文中,主要是Miss White 在詢問她的學生Janet,Ben和Jiamin最喜歡的運動,幾位學生處于并列關系。因此,在繪制思維導圖二級分支時可以這樣處理:熱身之后,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提問:“Who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favourite sport?”從而讓學生回答:“Janet,Ben和Jiamin。”然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貼上各人物的頭像。在貼的過程中,注意連接三個人物的線條要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區(qū)分,之后的也是如此。
二級分支確定后,教師接著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任務。例如,讓不同的學生充當Janet,Ben和Jiamin,并提問:“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引導學生回答:“My favourite sport is ...”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首先針對Janet最喜歡的運動進行學習。例如,當Janet回答“I am tall and I have long arms,so I like playing volleyball.”時,從Janet的回答中可以確定思維導圖的三級分支是“volleyball”“tall”和“l(fā)ong arms”,同時把“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My favourite sport is ...” 和“I am/have/like ...”這些重點句型或者需要用到的句型也板書到思維導圖那里,句型一般可以放在思維導圖的上面或者下面,直觀呈現(xiàn),方便學生識記與運用。
在這里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顧名思義,圖像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且圖像容易吸引中年段的學生。因此,在制作思維導圖時,除了運用文字,還可以加入圖像。另外,還要注意連接三級分支的線條要比二級分支的線條細,而且是逐級越來越細。在完成Janet這部分的思維導圖后,以相同的方法去詢問另外兩個人物。例如,運用本節(jié)課的另一重點句型來詢問Jiamin:“What do you like doing?”并讓學生回答:“I like ...”繼續(xù)完成該部分的思維導圖。
3.繼續(xù)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與完善,尊重思維的多樣性
對于已經完善的思維導圖,我們要進行藝術加工,使其更完善。另外,要注意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在正確的前提下,我們要尊重思維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同一語篇,我們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導圖。
(二)培養(yǎng)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語篇學習的策略
根據中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征,教師若想培養(yǎng)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語篇學習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一階段,讓學生認識什么是思維導圖。教師在平時上課時,首先自己在黑板或者課件上呈現(xiàn)思維導圖,可以是已經提前繪制好的,也可以是課堂教學中一步一步繪制的,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呈現(xiàn)逐漸熟悉思維導圖,認識思維導圖。這種滲透不是簡單幾節(jié)課就可以了,而是要有一個較長的階段,學生才會逐步了解思維導圖。
第二階段,模仿制作思維導圖。通過第一階段的滲透,學生已經對思維導圖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大量模仿,這樣才能漸漸讓學生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模式。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按照這個架構去模仿制作;也可以自己把思維導圖完成一部分,另一部分則以挖空的形式讓學生去補充信息。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每條線條、符號、圖像、關鍵詞或者每個分支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也避免了一開始就要求學生獨立自主完成思維導圖難度過高的情況。
第三階段,自主繪制,從熟練運用過渡到創(chuàng)新。在前兩個階段,教師在課堂上不斷地滲透和學生模仿、參與繪制部分思維導圖的基礎上,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的能力。在學生熟悉并學會運用思維導圖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導圖,例如可以有不同的形狀等,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
(三)繪制思維導圖的注意事項
1.做到準確有趣并能持之以恒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語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繪制的導圖信息是否準確,是否具備趣味性。此外,要想畫好思維導圖,還需要多練習,不能半途而廢,要持之以恒。
2.繪制思維導圖的目的明確,切忌本末倒置
筆者發(fā)現(xiàn),在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中年段語篇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片面注重思維導圖的繪制的情況。思維導圖只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語篇。雖然繪制導圖也是一種能力,但這個是為我們理解語篇服務的。因此,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要側重運用思維導圖去優(yōu)化語篇學習,而不能為了繪圖而繪圖。
經過實踐與探究,我們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可以充分調動人類左右腦進行思考與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思維工具。盡管中年段語篇教學往往篇幅比較短,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應鼓勵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語篇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
[2]劉艷.你一學就會的思維導圖[M].北京:文化發(fā)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
[3]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