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 鄭世萍
【摘要】數(shù)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較為復雜,由于數(shù)學問題題型復雜且解題步驟較多,所以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常常會產(chǎn)生畏難心理。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學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問題關鍵點,以此來借助所學知識解決對應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審題能力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學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中年級學生;審題能力
在數(shù)學解題過程中,審題是解題的前提和關鍵,只有把握題目中的重點,才能在解題時在題目中找到關鍵點,才能夠真正地理解題意解決問題。所以,在當前的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學校更加注重學生們閱讀審題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夠在未來的學習中,為他們打好基礎。
1. 小學數(shù)學審題能力的重要性
數(shù)學知識點較為繁雜,因此學生在讀題過程中很難形成知識體系,準確抓住題目中涉及的信息,而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可以促使學生將不同階段的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進而確定題目中涉及到的數(shù)學知識,將相應的知識點更好的運用到解題中。具體來說,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可以幫助同學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從而將題目進行轉(zhuǎn)化。解題能力可以很好的體現(xiàn)出一個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點的熟悉程度,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能更好的協(xié)助他們加深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構建較為完整的知識框架,建立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思維模式,這樣才能為他們學習更高等級的知識做鋪墊。
2. 目前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師教學的方法傳統(tǒng)老舊
就目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解題時,仍舊采用較為陳舊的模式,比如大部分會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例題來進行解題,通知這種方式,學生并無法準確掌握題目中的具體含義,所以審題能力很難得到提高。落后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很少進行自主學習,進而使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會大大降低,尤其是在數(shù)學解題時會更多的采用教師所輸入的知識,在學習中喪失了對知識探索的能力和興趣。如果教師無法認識到這一問題,會導致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了嚴重的限制,這樣在面對其他相同類型的題目時便無法做到舉一反三,只會將思維固定在一個知識點中。
2.2 學生未形成系統(tǒng)的解題思路
要想提高審題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主動探索,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同學并未針對數(shù)學題目進行研究,從而無法養(yǎng)成系統(tǒng)的解題思路。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有限,因此在面對復雜和散亂的數(shù)學知識時,無法及時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所以難以將數(shù)學題目中的關鍵詞與數(shù)學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這樣會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困擾。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通過多角度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shù)學題這門學科有一個全面的理解,讓他們在學習數(shù)學題的過程當中體會到不一樣的樂趣
3. 小學中年級數(shù)學審題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方法
3.1 引導學生抓住問題核心,提高學生審題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應用題題目較長,如果學生無法抓住問題核心,便很容易被誤導,無法找到對應知識點。因此要想要想通過題目來確定知識點,便需要學生抓著問題核心,學會如何審題,避免漏掉關鍵性內(nèi)容。相關教師在提高學生審題能力時,可以對引導學生進行逐句分析,并對其中的關鍵詞進行圈畫,比如在學習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便需要對其中的重點進行分析,通過記憶中的知識體系快速抓住重點。此外,在平時練習中,老師要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并對他們進行提問,檢查學生是否按照題目要求解決題目,保證學生正確理解題意。
3.2 督促學生重視細節(jié),緊抓問題關鍵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大多會不重視審題,看題速度較快,從而導致許多重要信息缺少,做題時又缺乏信息,最終導致問題難以解答。因此,在教學活動時,老師更應該注重這一方面問題,加強訓練,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思維習慣。在獲取信息時,準確判斷哪一部分是重要信息,哪一部分是無用信息,哪一部分的信息隱藏,哪一部分信息需要自己推算,哪一部分是混淆信息,找出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利用發(fā)散性思維,從題目中找到有用信息,從而正確的解答問題。
3.3 制定專項訓練題,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
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審題能力,相關教師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題目展開專題訓練,以此來更好的幫助學生把握題目重點。首先,老師可以針對學生審題能力這一方面制定特定的練習題,通過這些測試學生審題能力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做題當中體會到什么叫做審題能力,怎樣用到審題。其次,需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解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自身解題過程中的不足,從而可以吸取一定的教訓,在下次解題過程中可以避免類似錯誤出現(xiàn)。比如,老師可以在教學結(jié)束后設計與課堂知識相關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自主訓練,加強學生審題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4. 結(jié)束語:
總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數(shù)學來說,審題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因此相關教師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重點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審題能力,幫助他們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任曼曼.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解決問題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J].數(shù)學大世界(中旬),2021(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