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在線教育助推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價值意蘊及作用機理

        2021-10-23 06:08:00劉永泉孟凡麗魏煒
        中國電化教育 2021年10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

        劉永泉 孟凡麗 魏煒

        摘要:推進教育城鎮(zhèn)化、提升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辦學質量或將農村學校向鄉(xiāng)鎮(zhèn)集中是學界當下提出的實現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三條主要路徑。受優(yōu)秀師資向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和中心城區(qū)流動的客觀情況制約,義務教育區(qū)域發(fā)展不均衡狀況很難單純依靠學校布局的調整而得到根本改善。依托對口幫扶或集團化辦學等機制,以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為目標的在線教育不僅可以強化課程的價值引領、提升辦學效益、保障教育公平;還可以提高薄弱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進程,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有效助力。

        關鍵詞:在線教育;義務教育;教育均衡發(fā)展;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自2001年教育部首次提出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目標以來,全國已有2809個縣級行政區(qū)在2020年底前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fā)展,占全國縣級行政區(qū)總數的96.7%。但從國家教育督導組2020年對之前已通過義務教育均衡驗收的2767個縣的復查情況來看,依然有部分縣存在師資隊伍結構性短缺、資金投入不足、教學設施不達標和大校額、大班額等問題[1]。此外,部分民族地區(qū)縣域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還面臨教育供給職能多樣化、辦學形式特殊、辦學成本較高和師資供給不暢等難點和痛點問題[2]。面對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實現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現實需求,學界提出三種設想:一是徹底實現義務教育城鎮(zhèn)化;二是繼續(xù)堅持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辦學;三是義務教育學校向鄉(xiāng)鎮(zhèn)集中[3]。以上三種設想從教育資源的空間布局上探討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可能路徑,但優(yōu)秀教師向發(fā)達城市和中心城區(qū)流動的客觀情況決定了單純依靠學校布局調整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城鄉(xiāng)義務教育非均衡發(fā)展的困局。形式多樣的在線教育模式不僅為實現老、少、邊、窮地區(qū)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目標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4][5],且近年來的實踐也證明在線教育是助推城鄉(xiāng)義務均衡發(fā)展的有效舉措[6]。

        一、在線教育助推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價值意蘊

        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內涵大致有三個層面:一是公民應同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二是公民應享有相對均等的教育機會和條件;三是教育效果和成功機會要相對均衡[7]。在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促進教育公平和提升辦學效益一直是我國政府和學界追求的主要目標,但作為一項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除了公平和效益,教育的首要問題和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即教育的價值引領應置于首要位置。在過去近百年時間里,在線教育先后形成了以視聽技術和大眾傳播技術為媒介的多媒體遠程教學,主要包括電視教學和多媒體遠程輔助教學兩種形式;以互聯網和超鏈接技術為標志的單向性點播式在線課程;以網絡教學平臺和教學管理系統(tǒng)為主要標志的交互式在線課程;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為主要標志的大規(guī)模、開放式在線課程等多種各具特色的模式[8]。在基礎教育領域,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不同程度的融合形成了以電視和多媒體課件為主要媒介的傳統(tǒng)多媒體教學模式,以互聯網為媒介進行協(xié)同交互的“專遞課堂”教學模式、“雙師課堂”教學模式、“名師課堂”教學模式、“名校網絡課堂”教學模式和在線直播課堂教學等樣態(tài)。不同的教學模式內化了不同的價值意蘊,在推進教育公平、提升辦學效益方面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

        (一)在線教育有利于強化價值引領

        教育的本質在于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思想品德和才能的提高[9]。習近平同志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座談時曾指出:“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也就是說,教師在提升學生生命價值的過程中起著最根本的作用。然而,在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中,薄弱學校的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講解和應試能力提升,對內化于教材中的價值性素材挖掘不夠,有些教師甚至對教材進行蓄意歪曲和肆意發(fā)揮,某些別有用心的教師有時還利用課堂宣泄負面情緒或散布反動言論,進而導致學生價值取向的扭曲;相反,經教育行政部門和專家團隊審核評定的“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等優(yōu)質教學資源中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把握、課程內涵的挖掘和價值的引領方面一般要優(yōu)于普通教師。以“專遞課堂”教學模式和“名校網絡課堂”教學模式為主的線上教學模式所提供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不僅可以規(guī)避線下教師的負面言行,還有利于教育戰(zhàn)線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反分裂斗爭中堅守主陣地、把握主動權,尤其是在踐行課程思政理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優(yōu)秀教師共享的在線教育資源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線教育有利于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的“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三個層面[10]。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已經實現了教育起點公平的目標,但城鄉(xiāng)義務教育非均衡發(fā)展的現狀反映出教育過程公平的目標尚未完全實現。從義務教育均衡驗收結果來看,影響均衡發(fā)展的因素主要有資金投入不足和師資隊伍結構性短缺兩個方面。資金短缺問題可以通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對口幫扶等方式來解決,但師資隊伍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歷史性工程,受人才培養(yǎng)周期、人才發(fā)展趨勢等多種規(guī)律的影響,有其不可逾越的階段性特征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剛性特點。在線教育能夠依托互聯網、衛(wèi)星信號、廣播電視網、移動通信網等信息通道,實現數字化優(yōu)質教學資源在薄弱學校的共享共用,確保老、少、邊、窮地區(qū)的學生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享有優(yōu)質教育資源,實現教育的過程公平。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意義上的遠程教育曾一度淡出公眾的視野。但2019年12月以來,驟然而至的新型冠狀病毒蔓延至全國各地,打破了社會的正常生活秩序。面對疫情防控和開學復課的雙重困局,各地教育部門幾乎一致選擇線上教學以應對突發(fā)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組織運用有線電視、網絡電視(IPTV)、“村村通”和“戶戶通”電視等在線教育平臺,努力解決疫情防控期間跨越時空的教育教學問題,切實保障了孩子們的受教育權利。新疆電化教育館統(tǒng)計數據顯示:僅2020年春季學期,為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目標,全區(qū)“線上課程”累計收看約1.24億人(戶)次,其中通過電視媒體收看課程的有9437.28萬戶次,占比76.11%;通過網絡平臺點播線上課程的2961.79萬人次,占比23.89%?!半娨暋?“網絡”在線教育的普遍應用表明,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電視教學依然是保障廣大偏遠農村地區(qū)兒童受教育權利不可或缺的手段。

        為了保證在線教育的靈活性和多樣化,教育部門在通過電視教學保障兒童受教育權利的同時也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時段運用釘釘、騰訊會議等平臺進行在線直播教學。在線直播課堂是指教師和學生通過互聯網和在線教學平臺,以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或隔空虛擬見面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形式。在線直播課堂突破了傳統(tǒng)線下教學中師生必須面對面共在的時空限制和傳統(tǒng)遠程教學的師生絕對分離狀態(tài),實現了師生在不同空間內的即時交流互動。2020年以來,結合開學復課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國絕大部分中小學開展了線上直播課堂,滿足了廣大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部分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價格合理、形式多樣的在線直播課程也解決了農村留守兒童課后輔導難的問題。

        (三)在線教育有利于提升辦學效益

        學校的辦學效益反映的是教學資源占用量、教育勞動消耗量與其培養(yǎng)學生的質量、數量之間的關系。辦學效益的內涵有兩個層面:一是教育資源投入與成果產出的對比關系;二是人才培養(yǎng)及其他教學成果的社會適應水平[11]。隨著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基本普及,義務教育的辦學效益主要體現在教學資源投入產出比及學生畢業(yè)升學率等方面。在人口和教育城鎮(zhèn)化過程中,許多環(huán)境優(yōu)良的農村標準化學校出現人去樓空的現象,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而學生家長對鄉(xiāng)村教師職業(yè)能力和教學效果缺乏信心是造成學生流失的主要原因[12]。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協(xié)同共享不僅可以讓教師與學生獲得雙向互動的體驗和反饋,還可以讓鄉(xiāng)村學生的學習實現多樣性發(fā)展。一方面,協(xié)同在線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能夠滿足學有余力者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另一方面,當發(fā)生公共衛(wèi)生事件無法正常教學、學生生病無法到校上課、或者學生需要反復回憶教師講授實況時,在線教學可以輔助完成線下教學無法實現的任務。此外,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優(yōu)質的線上教學資源中優(yōu)秀師資的標準發(fā)音、現場授課和答疑解惑對少數民族學生提高國語水平、掌握學科知識至關重要,而奠定了國語基礎的學生,學習數、理、化等學科的語言障礙將不復存在。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云南、貴州、廣西等地教育部門和部分鄉(xiāng)村學校共同發(fā)起的“雙師課堂”教學模式[13],江蘇省揚州市蔣王小學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源縣吐爾根鄉(xiāng)牧業(yè)中學的“同步課堂”模式是國內義務教育領域在線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范例。這種依托網絡將名校優(yōu)質課堂同步定向傳輸到邊遠貧困地區(qū)薄弱學校的“專遞課堂”教學方式,既解決了邊遠地區(qū)薄弱學校上不齊課、上不好課的現實困境;也使名校豐富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更多更廣地擴散,讓更多的學生受益;還能實現農村薄弱學校與擁有相對豐富教育資源的城市中心學校同上一堂課,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實踐證明,以“同步課堂”和“雙師課堂”等方式運行的“專遞課堂”可以有效提升薄弱學校的教育質量,幫助貧困地區(qū)薄弱學校的青少年通過受教育的方式實現脫貧,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最終達到以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目標。

        二、在線教育助推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作用機理

        教學活動是包括教師、學生、教學資源和教學媒介在內的開放系統(tǒng),機理是指系統(tǒng)結構中各要素相互影響和作用的規(guī)則和原理[14]。在線教育助推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作用機理是指在教學實踐中,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及學生在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中圍繞教學任務,在共同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的體驗與價值生成的方式方法。

        (一)在線教育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無論教育形式如何變革,教師始終是課程實施的主要因素。因為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決策者、研究者和促進者,他們也是素材性資源的攜帶者和情景性資源的創(chuàng)生者,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學反思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然而,人才成長規(guī)律決定了優(yōu)秀教師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且優(yōu)質學校對優(yōu)秀師生的天然吸引力和薄弱學校內生發(fā)展動力不足造成的教育“馬太效應”不斷地制造義務教育非均衡發(fā)展的鴻溝?;凇皩_f課堂”的“雙師課堂”教學模式和“名師課堂”的網絡研修實踐證明,在線教育不僅可以通過優(yōu)秀教師資源的共享和教學效益的最大化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發(fā)展,還可以促進線下輔助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雙師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兩位或兩位以上教師通過線上或線下協(xié)同交互開展教學的教學實踐模式。在不同領域,雙師教學有著不同的內涵和組織形式,義務教育領域的雙師教學是指線上“專遞課堂”“名校網絡課堂”中的“主講教師”和線下課堂中的“輔助教師”以協(xié)同交互方式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教學模式[15]。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可通過網絡將名校名師的教學實況以直播或者錄播的形式傳送給薄弱學校,薄弱學校教師再按照實際需要對教學視頻進行剪輯加工,并根據本地學生需求進行輔導答疑。借助“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雙邊互動,邊遠地區(qū)薄弱學校的教師能夠零距離接觸外界先進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適切的操作方法。

        基于“名師課堂”的網絡研修共同體是促進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另一條可行路徑。這種在線教育模式為促進鄉(xiāng)村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搭建了平臺,廣大教師可以通過網上培訓、視頻課堂、互動觀摩,隨時按需主動學習等方式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名校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與薄弱學校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在線研討等方式提升薄弱學校教師的教研質量。與傳統(tǒng)的短期繼續(xù)教育、國培項目、學歷提升等培訓方式相比,基于“名師課堂”的網絡研修模式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影響是長期的,泛在的,潛移默化的。這種形式的在線教育是教師培訓中最行之有效的途徑,最切合實際的方式。

        (二)在線教育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信息化時代,信息素養(yǎng)是中小學生應對未來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生活、學習、工作要求所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16]。陳可儷等人的實驗表明:信息化教學有助于“學生從過去的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利用資源學習,從記憶式學習轉向建構式學習,從依賴老師學習轉向自主合作式學習,從單純的校內學習轉向超越學校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研究性學習的能力”[17]。在線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接觸到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高科技,在線教學服務學生學習的能力不斷增強、范圍不斷拓展,進而還可以促進學生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等多元智能的發(fā)展[18]。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最好的例證。

        翻轉課堂是指在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提前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并向學生提供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學生根據教師要求自主進行學習并完成教師指定的測試或作業(yè),教師在課堂中主要根據學生學習效果組織討論交流活動、進行答疑解惑的一種教學模式[19]。在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設計往往只關注班集體中絕大部分學生的平均水平,很難照顧到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學困生需要反復學習領會教師的講解才能掌握知識點;學優(yōu)生想要得到更多的進步,需要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支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改變學生學習和教師講授的順序結構,引導學生學會了自主協(xié)作學習,實現了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向,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能力。

        (三)在線教育推進學校教改進程

        在線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依托資源管理平臺全面采集學生日常練習數據、測試數據、課堂學習數據等過程性數據資料,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量化分析,以便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實現科學管理;教學管理者還能夠根據過程數據實現科學決策,讓教學真正做到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chuàng)新。在線教育讓學校的管理從封閉走向開放,形成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全覆蓋的育人網絡,營造全方位、全時空、全過程育人環(huán)境。

        在線教育過程中,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可以更真實的記錄和反映教學場景。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學習時長、學習次數、測試成績等數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客觀評價,并基于過程性評價做到精準教學;教學管理人員和督導人員可以通過師生互動情況、學生活動情況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最終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以評促改,從而推動學校教學評價改革。

        認知靈活理論學派根據知識結構將學習分為初級學習和高級學習兩種類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隨機通達教學模式[20]。學校的教學改革需要借助于教師的研究性學習來實現,而對于處在教學改革進程中的教師來說,這種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高級學習,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法企及的。在實際教學情境中,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習者具有大量的非良構性知識?!懊麕熣n堂”“雙師課堂”等在線教育模式可實現線上教師和線下教師的跨時空溝通,具有教育開放性、內容優(yōu)越性、時間靈活性、手段先進性等特點,可以滿足薄弱學校教師多樣化和個性化學習需求。

        三、在線教育助推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必要舉措

        為滿足農村和邊遠地區(qū)適齡兒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和財政部早在2012年就在全國29個?。ㄊ?、自治區(qū))的66967個教學點啟動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項目實施過程中先后涌現出海南陵水“1+2”同步課堂模式、內蒙古“同頻互動課堂”模式、湖北“恩施三式”在線互動同步課堂模式、安徽在線課堂等典型應用案例。作為試點省份,安徽在線課堂2013—2018年間共建成主講課堂1836個、接收課堂4900個,開課70余萬節(jié),涉及音樂、美術、英語、信息技術等8個學科,受益學生33萬余人,相當于補充了近萬名鄉(xiāng)村教師,較好地解決了鄉(xiāng)村學校和教學點開不齊課和開不好課等突出問題[21]。

        為進一步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最終實現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目標,教育部等部委2019年以來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等與在線教育相關的指導意見。以上文件分別從教師隊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在線教育硬件基礎和服務標準建設,在線教育應用模式及其實踐推廣,在線教育管理平臺、課程資源、運營體制機制建設等方面提出了階段性目標和具體意見,為在線教育助推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一)鞏固傳統(tǒng)電視教學基礎地位

        為保障邊遠貧困地區(qū)中小學生平等享有在線學習的權利,各級政府應協(xié)調電信基礎運營商共同構建基于數字衛(wèi)星、有線電視、無線網絡和互聯網鏈路等信號傳輸方式深度融合、相互補充的傳輸通道,實現數字化信號覆蓋所有學校和家庭的基本目標。確保教師和家長用有線電視、互聯網電視、“村村通”和“戶戶通”電視、一體機、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均可進行直播或點播的教學資源傳輸通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組織一線教學名師開好線上課程,錄制涵蓋中小學、幼兒園所有學段、學科的教學視頻,開發(fā)相應的題庫資源和教輔素材,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視頻資源,在各級教育電視臺播發(fā)并向所有用戶免費提供;師資隊伍薄弱的學校應充分利用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及省級教育電視臺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開齊開好國家課程,引導教師利用“雙師課堂”等適切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等方式復習鞏固,確保邊遠貧困地區(qū)的中小學生也能享有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二)完善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

        為提升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發(fā)揮在線教育助推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獨有優(yōu)勢,經濟和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相對落后地區(qū)的市(地、州)級政府應借力對口支援政策、成立教育聯盟或實施集團化辦學等方式完善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共用機制。如對口援疆(藏)省市優(yōu)質學校與受援地薄弱學校之間可通過“專遞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方式進行一對一幫扶,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共用;縣域內中心城區(qū)優(yōu)質學校與鄉(xiāng)村學??赏ㄟ^教育聯盟、集團化辦學、名校托管等方式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中小學校長及教師應主動研究和分析自身的發(fā)展需求,做好需求分析和工作規(guī)劃;教育管理部門可將薄弱學校利用在線教育資源情況,名校名師工作室利用在線教育方式幫扶薄弱學校情況納入督導考核體系以推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

        (三)創(chuàng)新在線教育實踐應用模式

        中小學教師應主動強化“教育+互聯網”思維,在不斷提升線下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探索并創(chuàng)新在線教育實踐應用模式。條件較好的優(yōu)質學校平時可探索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鄉(xiāng)村和農牧區(qū)薄弱學校在鞏固提高線下教學質量的同時,應積極探索基于“專遞課堂”“同步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的“雙師課堂”教學模式,使在線教育與線下教學相互促進、融合發(fā)展,從而形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新常態(tài),確保實現平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戰(zhàn)(疫)時線上教學主導的可分可合的平戰(zhàn)結合模式。

        四、結語

        義務教育是支撐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基礎工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工程,是滿足人民大眾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需求的民生工程。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短板在鄉(xiāng)村,而鄉(xiāng)村學校不僅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還肩負著守衛(wèi)鄉(xiāng)土文明、支撐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重要論斷,各級政府應根據鄉(xiāng)村學校在信息傳輸、資源共享、協(xié)同互動等方面存在的瓶頸問題[22],依托5G技術大容量、低延時、高速率的優(yōu)勢[23],借助全息投影、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區(qū)塊鏈、智慧教室等新技術,加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不斷夯實鄉(xiāng)村義務教育的信息化基礎,為鄉(xiāng)村學校在線教育創(chuàng)造新的圖景,激發(fā)或重啟鄉(xiāng)村教育活力、努力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余慧娟,施久銘等.2020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分析[J].人民教育,2021,(2):7-25.

        [2] 吳宏超.基本均衡背景下民族地區(qū)義務教育發(fā)展研究——基于東、中、西部9?。▍^(qū))26個民族縣的調查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59(5):166-174.

        [3] 易卓.鄉(xiāng)校模式: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第三條道路[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0,(2):43-48.

        [4] 陳運超.論在線教學對學校教育的再造[J].重慶高教研究,2020,8(4):120-128.

        [5] 張善鑫,溫雪嬌.民族自治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治理路徑研究[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0,12(3):97-102.

        [6] 管佳.信息技術助力下的區(qū)域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以章貢區(qū)的探索與實踐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20,(7):125-130.

        [7] 于建福.教育均衡發(fā)展:一種有待普遍確立的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2002,(2):10-13.

        [8] 李森,高靜.在線教學的發(fā)展歷程、內涵特征及質量監(jiān)測[J].課程·教材·教法,2020,40(11):50-58.

        [9] 顧明遠.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34(11):1-2.

        [10] 胡欽太,劉麗清等.教育公平視域中在線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電化教育,2020,(8):14-21.

        [11] 閻慶東.關于義務教育辦學效益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2,(2):57-59.

        [12] 陸韻.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擇校熱”背后教育不公平的生成與治理[J].中國教育學刊,2020(12):35-41.

        [13] 賀瓊.廣西農村學?!半p師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7.

        [14] 劉香菊,劉在洲.大學科研育人的價值意蘊與作用機理[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8):73-81.

        [15] 乜勇,高紅英等.“雙師教學”共同體模式構建:要素與結構關系分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12):65-70+78.

        [16] 蔣龍艷,吳砥等.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水平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0,(9):112-118.

        [17] 陳可儷,危淑玲等.“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實驗研究[J].教育導刊,2006,(8):29-30.

        [18] 趙呈領.信息素養(yǎng):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fā)展的動因[J].電化教育研究,2005,(12):12-14+41.

        [19] 馮小林.中小學實施翻轉課堂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

        [20] 楊家興.在線教學的理論基礎與制度選擇[J].中國遠程教育,2006, (7):14-19+78.

        [21] 中國教育新聞網.教育公平乘上信息化快車[EB/OL].http://www.jyb.cn/ rmtzcg/xwy/wzxw/201912/t20191204_279146.html,2019-12-04.

        [22] 毛軍權.在線教學的未來發(fā)展:動向、反思與行動[J].中國電化教育,2020,(8):27-32.

        [23] 童莉莉,周偉等.5G技術促進教育公平的理論模型與實現路徑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0,(12):131-135.

        作者簡介:

        劉永泉:副研究員,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與科學教育。

        孟凡麗: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課程教學論、教師教育。

        The Value Impl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Online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iu Yongquan1, Meng Fanli2, Wei Wei3

        (1.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Xinjiang; 2. Research Base of Strengthening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Xinjiang; 3.Xinjiang Audio-visual Education Center, Urumqi 830049, Xinjiang)

        Abstract: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of education, insisting on running small schools in rural areas or concentrating rural schools in towns and villages are the three main approaches proposed by academic circles to real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ever, restricted by 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flow of excellent teachers to developed cities and central urban areas, it is difficult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school layout. The online education with the goal of sharing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can not only solidify the value standard of the cours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guarantee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 It can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proces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nline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boost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words: online education;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2021年3月20日

        責任編輯:邢西深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
        完全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8:04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chuàng)客教育影響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11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7:08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3:49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54
        構建和改進現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4:29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亚洲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美女高潮无遮挡免费视频|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 | 亚洲| 成年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多人| 久久精品av一区二区免费| 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麻豆| 电影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亚瑟国产精品久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九色| 蜜桃传媒免费在线播放|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黄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av| 国产专区国产av| 官网A级毛片| 日本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av伊人av无码av|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 爆乳日韩尤物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在线第一页|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拍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人妖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精品| 麻豆国产成人AV网|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