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晶
摘要:數學課程作為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對學生的進步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數學教學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具體應用能力。但在數學教學中,由于知識內容較其他課程更為抽象,學生在學習和運用數學思維方法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困難。在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導下,數學教學中加入生活元素,可以合理解決當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由此,本文的重點是對小學數學融入生活元素的方式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生活即教育理念;小學數學;教學指導
小學數學思維方法與生活息息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教育的形式非常重要。將生活教學理念應用于數學課堂,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與生活相關的數學教學很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生活化教學也可以鼓勵學生學習數學、不斷地思考鏈接。
一、構建生活場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整個小學教育過程中,小學的數學內容相對枯燥,學生學習難度很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塑造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具體問題解決能力,構建基于生活素材圖片融合的教學場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合理營造學生的專注力。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勤于思考,讓學生潛在地跟隨老師的學習進度進行學習。
例如,在“概率”的教學中,教師在設計中使用摸球等游戲,讓學生感受事物發(fā)生的概率,了解一些事物的發(fā)生,可以用“確定”和“很有可能”,“不太可能”之類的詞的應用。教學中,老師提供了小和尚“一休”的照片,并與學生分享了關于國王和“一休”的短篇故事。按照“一休摸到‘生’就可以生還,摸到‘死’就會被處罰”正確引導學生嘗試用“很可能”進行結果猜想,然后教師出示一個短篇故事講“國王偏要一休受懲罰,所以全部換成了‘處罰’”,讓學生試著用“一定”和“不一定”開始猜想,然后老師結合短篇故事進行總結。一休的故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跟隨老師的節(jié)奏,體驗數學課與生活的聯系,獲得概率的基本概念。
二、結合生活教學,塑造思維邏輯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側重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考試成績。它是根據教學方法對題型進行分析解讀,讓學生明白全程講解的方法并不能完全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問題的自主創(chuàng)新相對較低,能夠與生活教學相結合的形式更是少之又少。大家都知道,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和一些數學能力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它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拓寬了學生知識學習的視野,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因為與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貼近具體,學生可以形成很多共鳴點,邏輯思維也會得到鍛煉。
結合生活教學的主要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的全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研究,獲得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專業(yè)知識,并進行多樣化的呈現。每一個數學知識點的學習都是學生的精神財富,一些難點的知識點也是學生學習的挑戰(zhàn)。融入生活教學的方式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從而拓展學生解決困難的具體方法。在學習一些簡明的數學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構建與生活相關的數學課堂,利用課堂教學場景化商品交易的方式,例如“陪媽媽去買菜”等情境,促進學生對數學實際問題的理解,塑造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思維邏輯的傳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對數學思維和方法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盡量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營造不一樣的生活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采用合作學習,提升課堂效率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結構單一,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相對膚淺,通常以教師的敘述和教材為基礎,輔助理解數學的知識結構。作為發(fā)展趨勢中的個體,學生在學習中也習慣了這種學習方式,這不利于學生在長期學習中的發(fā)展趨勢。合作教學作為一種合理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具有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梢愿鶕W生互動、合作學習等形式合理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實踐活動能力。 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常見的教學短板,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使班級整體學生的水平有所提高。
比如《小數的除法》的“人民幣兌換”教學中,老師先帶領學生回憶小數的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聯系日常生活,介紹研究課題,然后老師分享了中國銀行的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正確引導學生比較錢幣。同學們掌握了我國部分貨幣匯率后,老師問同學“泰銖和人民幣哪個值錢?5000元有多少泰銖?”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和計算。掌握:“1泰銖=0.1967元按計算等于0.20元,按照1÷0.20=5,5000×5=25000(約泰銖) “在教學中學生小組學習可以合理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共同探討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四、總結
總之,小學生數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學科。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應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塑造,通過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學可以合理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偉平. 分析疫情小學數學網絡課堂教育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創(chuàng)新教學法[J]. 文淵(小學版),2020(5):604-605.
[2] 趙燕. 寓生活于教育 ——小學數學中建模思想的應用[J]. 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20(8):54.
[3] 孫姣. 貼近生活的低年級小學數學教育[J]. 山東青年,2014(12):34-35.
[4] 田海軍. 芻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思路與方法[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8):18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