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
摘 ?要:新課標的實施,促使初中語文教育職能發(fā)生轉變。普及知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發(fā)展能力。從結果上來看,現(xiàn)行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嚴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學習動力不夠,結果自然不盡如人意。要想打開眼前局面,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本文結合筆者的自身學習和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有效運用留白藝術。
關鍵詞:初中語文;留白藝術;運用
近年來,我國致力于推動初中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語文作為初中時期的重要學科,理應走在創(chuàng)新的最前沿。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仍有不少教師采取傳統(tǒng)方法,以至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倘若采取高壓態(tài)勢,只會引發(fā)反效果。要想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更新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本文就如何利用留白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一、留白藝術的運用價值
(一)激活課堂活力
語文教材是幾代人的心血,涵蓋了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學著作。在這些作品中存在留白,運用得當,能夠為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還原真實場景,有助于把握思想情感。例如,在《桃花源記》中運用留白藝術,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世外桃源的美,以及淳樸的民風。通過進一步的分析,體會陶淵明“超然物外遠塵?!钡那閼选4楦挟a生共鳴后,學生的表現(xiàn)更加積極。此時,課堂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二)發(fā)展想象思維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需聽命行事。由此可見,學生缺乏自主性。實際需求得不到滿足,學生必然不會給予教師最大支持。留白藝術的運用,能夠打破這個局面。不僅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賦予學生一定空間和時間。例如,在學習《沁園春·雪》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間隙插入情節(jié)或問題。學生雖然身在教室,卻能看到北國壯麗的雪景。站在雪地中,大氣磅礴之感油然而生,忍不住大聲吟誦。吟唱過后,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必能得到增強。
(三)增強理解能力
語文教材內容既多且廣,這無疑增加了學習難度。當遭遇困擾后,學習進度就會降低。要想將學生拉回正常軌道,需要有效運用留白藝術。例如,在《孔乙己》一課中,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適當留白,能夠讓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有一個深層次的理解。在解讀人物時,可設置一定懸念。在揭曉過程中,學生對孔乙己這一形象有了深刻認識,并明白了為何他中舉后發(fā)瘋。從一點可窺全貌,封建制度真的害人,這也是為何一定要推倒。生于新中國是幸運的,要且行且珍惜。
二、留白藝術的運用策略
(一)導語留白,激發(fā)興趣
課堂導入做得好,教學已成功一半。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加入留白,不僅能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精彩之處。學習動力充足,學習效果可想而知。舉例來說,在講解《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時,可這樣設計導語,即同學們,你們誰知道“諷”字的含義?學生思索片刻,就給出了答案,諷是指諷刺、嘲諷。對于這個答案,教師先不予評價,而是再拋出一個問題,將這一解釋放入原文能否解釋的通?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學生發(fā)現(xiàn)解釋不通。教師:“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學生:“同一個字放到古今,意義就會不一樣?!苯處煟骸澳銈兒煤孟胂?,怎樣解釋‘諷’更為貼切?!苯涍^積極討論,學生意見達成統(tǒng)一,認為諷是諷諫的意思,用暗喻的方法來規(guī)勸齊王,使其打消念頭。待班級學生有了這個見識后,教師繼續(xù)問道:“鄒忌是如何做的?齊王是否采納?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探尋真相?!痹趯氕h(huán)節(jié)設置留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趨勢下,學生必然能揭曉真相。
(二)閱讀留白,深入感悟
閱讀是語文學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教學目標是培育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每一篇文章中都隱藏深意,需要學生用心發(fā)掘。為了降低發(fā)掘難度,教師應巧妙設置空白。例如,在《背影》一課中,教師圍繞語言行為設計留白。通過對關鍵語句、行為舉止進行分析,能夠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有一個清楚認識。在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自主權。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選擇接下來要分析的語句,從而探究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即憑借樸素的話語,著力表達父愛。通過回憶生活的點點滴滴,學生想到了父親對自己的好,并檢討了自己的所作所為。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父子的情感一定能夠快速升溫。
(三)提問留白,探究新知
在語文教學中,提問必不可少。通過巧妙設置疑問,能夠使學生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在以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只要認真閱讀教材,學生不需任何思考,就能給出答案。新課標指出,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通過正確引導,錘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教師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并有效運用留白藝術。例如,在講解《陳涉世家》前,教師要對文章主旨有一個準確認識,并以此為基礎設計問題。問題有: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陳勝的性格特點和起義成功之間是否存在一定聯(lián)系?待學生給出正確答案后,教師可以提升問題難度。利用發(fā)散性問題,進一步促進學生思考。在這期間,允許學生相互討論,但要控制好音量。討論結束后,公布答案,其余師生給予指正。待問題一一解決后,學生對《陳涉世家》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至此,教學目標達成。
三、總結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新問題如影隨形。目前,語文教學弊端比較顯著,不利于初中生的發(fā)展。要想改善這一現(xiàn)狀,需要教師明晰留白藝術的運用價值,并制定出切實有效的運用策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一定能獲得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巧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空白藝術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04):38-39.
[2]魯旭東.讓“激勵追問留白”成為語文教學的閃光點[J].華夏教師,2019(04):32-33.
[3]陸素萍.想象,讓語文課堂如此美麗[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