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石平
摘? 要:初中歷史教師要根據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培育的核心需求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嘗試新的教學策略,不斷的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與此同時,以開放式教學模式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為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在本文中針對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上運用開放式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并且提出具體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開放式教學模式;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7 -0105-02
On the open teaching mode of histor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U Shiping?? (minyang junior middle school,Min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targeted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core needs of students' history literacy cultivation,use new teaching modes and try new teaching strategies,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the new teaching mode represented by the open teaching mode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students' knowledge learn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open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Open teaching mode;Effective strategy
開放式教學是指以知識傳遞為載體,關注學生個人的發(fā)展,通過創(chuàng)建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注重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使得學生的素養(yǎng)得到均衡的發(fā)展。開放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本質要求的綜合性的教學模式。初中歷史教師在運用該模式時需要結合初中歷史教學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索的能力,積極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初中歷史的知識點繁多,要求初中生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特定的歷史史實、史料、事件要有所了解,并且和他人進行交流互動,增強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共同探索。此時教師要針對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1. 開展開放式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批判性思維
面對歷史史實和歷史人物,學生要有正確的評判觀念。同時學生的歷史觀正在形成中,需要教師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開放學習環(huán)境。閉門造車并不會讓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反而更容易誤入歧途。因此,教師要開展更多開放式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可以參與進來。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并且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批判、善于反思的思維,將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使得初中生可以得到全新的思維成果,提高對于歷史知識的研究能力。在開展開放式教學探究活動期間,教師要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與實踐,鼓勵學生拓展歷史學習的范圍,投入更多的課下時間,通過和其他人探討交流,與父母談話溝通,上網搜集資料,獲得多樣化的歷史評價結果,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得學生掌握更多歷史問題的分析思路,為培養(yǎng)歷史批判性思維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解關于《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時,歷史教師圍繞著歷史人物漢武帝開展了有針對性的評價與討論活動,并且突出了開放式的特征,討論的主題是“評價漢武帝的功與過”。教師讓學生運用課下時間搜集與漢武帝相關的資料,和其他人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對于漢武帝的看法和見解,批判的接受這些意見,同時自己動手搜集漢武帝的生平事跡和人物簡介,結合課本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開放式討論。有的學生注重收集史料,從《漢書》:“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背霭l(fā)認為漢武帝是千古明君。一些初中生借鑒了《史記》中一些與漢武帝有關的內容認為雖然漢武帝建立了一些功勛,但是過度的對外征伐,在晚年的時候犯了很多的錯誤,因此認為他早期是明君,但是晚年卻如同昏君一樣。
也有的學生注重從古今歷史人物的眼中了解漢武帝,如朱熹說:武帝天資高,志向大,足以有為。教師鼓勵學生從漢武帝的功勞以及過失兩個角度出發(fā)開展開放式的評價活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以順利的養(yǎng)成,在探索歷史史實、了解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2. 開展開放式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對于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會產生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更是如此。一些歷史知識枯燥乏味,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如果教師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降低。因此,教師要運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逐漸的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在歷史課堂上,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開展更加科學的課堂導入,運用視頻、音頻、圖像等多種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開放式討論氛圍和環(huán)境,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將相應的學習方法如聯(lián)想法、比較法、口訣背誦記憶法進行運用,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歷史知識探索和歷史素材收集工作,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透過歷史事件分析歷史的本質,發(fā)現(xiàn)歷史史實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探究歷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