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星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小,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都有待提高,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也有所欠缺,小學語文教師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內(nèi)容開展語文教學,學生就很難掌握教學知識。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巧妙借助情境體驗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情境體驗教學能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去理解教學內(nèi)容,激活小學語文課堂。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體驗的有效方法,以此激活小學語文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情境體驗;激活;小學語文課堂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397
引言
語文是一門基礎課堂,任何一個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語文基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小學生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語文教學也是小學生學習漢語知識,了解我國文化內(nèi)涵的重要方法。但是,一些小學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考試成績作為教學重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背誦抄寫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思想水平的進步與發(fā)展。針對這一現(xiàn)象,小學語文教師應靈活運用情境體驗教學方式,將學生帶入到科學合理的情境中去體驗教學內(nèi)容,明確其中深意,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去感受積極健康的情感,深入挖掘?qū)W生的認知潛能,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一、巧用情境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情境體驗式教學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注意力,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來學習。學生在情境體驗這樣有趣的教學模式下能更加容易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去學習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知識,還有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動物兒歌》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由于小學生當前學會的語文漢字較少,也還不能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學生在看見教材文章中有很多的漢字,就很容易產(chǎn)生抵觸心理,不愿意去學習,長此以往很容易失去學習的熱情,不愿意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但是識字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內(nèi)容,是學生必須要學會的知識,只有識字才能完成聽說讀寫全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這一課文時讓學生互相討論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利于課余時間自己嘗試制作動物卡片,教師也可以自行準備一些課文中出現(xiàn)的動物圖片,在教學活動中讀到什么動物就拿出什么動物的圖片,教師還可以請同學來展示相關動物的行為習慣,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能讓學生對語文課文產(chǎn)生興趣。在學生感受到語文樂趣之后教師還可以拿出其他動物的圖片來給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與補充,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制作的動物圖片合理想象,比如這些動物是怎么走路的,喜歡吃些什么等。教師利用教師的興趣一步一步教會學生簡單的漢字讀寫等,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精力集中,能很快學會,學生就在這樣有趣的情境中不知不覺的學會了教學知識,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這樣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沉悶枯燥的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有趣之處,學生對語文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自覺主動去探究語文知識,激活小學語文課堂。
二、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體驗式的環(huán)境去激發(fā)學生情感,而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能在情境學習中體會到情感,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中描繪的景象,從而產(chǎn)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快速沉浸到學習過程中。例如,教師在教授《桂林山水》這篇文章時,從“桂林山水甲天下”入手,利用對比手法將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完美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篇課文僅用簡單形象而又優(yōu)美的語句將桂林山水的特點充分展示出來,將桂林山水的美利用這些文字很好的描繪了出來,也表達出了作者對這篇山水的熱愛之情。特別是這句畫龍點睛的詩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徹底表達出了桂林山水的韻味。學生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不僅能學會文章中的生字詞和美景的描寫手法,還要讓學生在課外的學習中去感受祖國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比如給學生播放桂林山水的相關視頻資料,讓學生能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體會到漓江的水是如何“清得看得見江底的砂石”,又是如何“綠的像翡翠”,感受桂林的山“形態(tài)萬千”“像新生的竹筍”等。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不由自主的發(fā)出贊嘆,讓學生能在情境體驗中增強對美景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激活小學語文課堂。
三、加強互動交流,增強課堂知識記憶
加強互動交流是深入落實小學語文情境體驗式教學的重要舉措。小學生正處于心智提升的初級階段,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完成教學內(nèi)容后花費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習到課堂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等,組織學生開展不同的交流活動,通過互動性情境體驗,激活語文課堂。例如,教師在完成《亡羊補牢》的教學后,可以帶領學生跟隨自己的思維去復習課文、生字詞、寓意等,強化學生記憶,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在完成《田忌賽馬》這篇課文的教學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互相溝通交流,讓學生在互相溝通中分享分享方法和學習經(jīng)驗,互相交流相互學習,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識,幫助學生完成基本教學目標之后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在學生互相交流之后進行客觀的評價,實現(xiàn)知識的查缺補漏,對學生互動交流式情境體驗學習行為進行鼓勵,讓學生能更加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結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合理的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體會語文知識,增強情感體驗,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激活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林國璽.關于小學語文“情境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20(06):115.
[2]楊雪平.小學語文“情境體驗式”教學法研究[J].小學時代,2019(25):31+33.
[3]陳國進.情境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2019(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