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媛
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核心理念,重視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這種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興趣的情景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受到思想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利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情景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3-045
引言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是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對于學生整體思想的養(yǎng)成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初中時期,學生的心智相對來說不是特別的成熟,對于一些比較敏感的東西或者是比較奇怪的東西都會有一種十分過激的反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全面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引起相關的重視,在最大程度上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情境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因此其學習動力主要來源于對學科的興趣,所以老師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為目標,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興趣愛好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情境,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的教學情境,拉近道德與法制課程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改變枯燥乏味的傳統(tǒng)教學,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處于被動的知識灌輸狀態(tài),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習的效率不佳。隨著新課改的落實,要求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老師要重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在老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觸景生情,感同身受,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讓學生既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又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三)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
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是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的,能夠滿足新時代下的教育教學要求,也是實現(xiàn)新課改目標的重要方式。因此對于老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僅要具備更強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要具備足夠的教育常識,要懂得如何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知道怎么教如何教為什么教,老師提高自身情境教學的駕馭能力,通過正確的運用情境教學,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互動中,發(fā)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二、景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
(一)情境教學中融入實際的生活場景
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更注重對情境的搭建,這樣才能讓學生運用有關的情境更加深刻地領會課堂知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比如老師在講述與親情相關的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首先觀看一些有關親情的家庭短片,讓學生從這些短片中充分地感受到家庭教育以及親情教育的重要性,并對親情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扮演或者是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模仿一些與父母或者是家人相處的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充分地了解到父母對于自己成長的重要性,并堅定子女未來贍養(yǎng)父母的決心,可以以一種十分巧妙的方式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在對一些不道德行為進行講述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搭建在公共場合的情景,并播放相應的短片,短片中的人物在公共場合隨地的吐痰,大聲講話,并詢問這種行為是否符合文明道德要求?讓學生們進行相應的討論并盤點在公共場合時應該避免做哪些行為?這樣得出來的結(jié)果都是學生深思熟慮之后的結(jié)果,這對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是十分有幫助的。
(二)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提升課堂效率
情境教學的出現(xiàn)其實最大程度上是為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這個時候角色扮演可以說就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讓學生扮演商家和顧客,顧客想要換一下衣服的尺碼,但是商家拒絕。然后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大家會怎么解決呢?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次輪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讓學生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在一個特定的消費情景中,對有關的法治與道德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學生自身的法律水平。與此同時,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會讓學生對有關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熟練。
(三)利用案例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不少學生以為違法、犯法的事離自己很遠,對這方面的教學不以為然,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作為教學情景,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很多學生犯罪都是從一些惡習開始的,有的從小偷小摸開始一發(fā)不可收拾,逐漸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抽煙喝酒與社會不良人士接近,逐漸墮落走上不歸路;有的欺負低年級同學收保護費,被金錢迷惑了雙眼進而走向犯罪;還有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校園霸凌事件也會引發(fā)嚴重的后果。通過這些案例情景,讓學生認識到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自重自愛向不良習慣說“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結(jié)束語
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道德觀念有很大的教育和指導作用,教師應合理利用情景教學模式,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受到情感教育,提高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能夠合理合法地保護自身安全和權(quán)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賴高明.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激活思品課堂[J].思想品德課研究,2015,(02).
[2]丁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運用情景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5).
[3]徐欣.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