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賢
◆摘? 要:本文就“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進行教學設計,并就教學設計進行反思。
◆關鍵詞:圖象;教學設計;核心素養(yǎng)
“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是一節(jié)概念課,本節(jié)課的教學應該要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完整生成過程,體現了課堂結構的嚴謹性與知識間的邏輯連貫性,具體設計如下。
內容和內容解析
本節(jié)課是在前面已學過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此前還學過三角函數的概念及誘導公式的基礎上,來學習來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畫法,為今后研究正切函數以及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的知識奠定良好基礎。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正弦、余弦函數圖象的作法。本節(jié)課涉及了邏輯推理、直觀想象等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目標和目標解析
1.用幾何畫板演示,讓學生形成正弦曲線的初步的了解,理解正弦函數、余弦函數圖象的作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提升數學抽象、直觀想象等數學學科素養(yǎng)。
2.本節(jié)要掌握用“五點作圖法”作圖,熟練地畫出一些較簡單的函數圖象.當學生遇到新問題時,他們知道如何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抽象到具體,運用化歸、類比、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問題診斷
1.高一學生已具備了一定思維能力和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能力發(fā)展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折階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維。因此,本節(jié)課通過教師演示、問題探究、學生自己動手畫圖等交流互動方式,加強數學直觀,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注重新知識的生成過程,引導學生一步步達成教學目標。
2.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畫出正弦函數在一個周期內的圖象及圖象變換。
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為使課堂直觀生動,易于突破難點,可用幾何畫板進行作圖演示,加強學生對圖象的直觀感知,形成數形結合的思維認知,發(fā)展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yǎng)。
教學過程設計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現實中,不乏一些圓周運動的事例。如坐落天津永定橋的被稱為“天津之眼”的摩天輪,摩天輪上的座椅做的是圓周運動。還有中國古代灌溉用的水車,做的也是圓周運動。
師生活動設計:
教師提出問題:用什么樣的函數模型來描述圓周運動呢?待學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師追問:怎么用三角函數來描述圓周運動呢?學生思考并回答后,緊接著教師又拋出一個問題:一個質點在單位圓上的點A處,這個質點在單位圓上繞圓心以逆時針方向做圓周運動,當質點轉了[α]弧度到點P,請問質點的位置如何表示?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說明:可以用三角函數來描述圓周運動,質點的位置用P(cos [α],sin [α])來表示,用x替代[α],所以點P的縱坐標和橫坐標可分別用正弦函數y=sin x及余弦函數y=cos x表示。所以可用三角函數來描述圓周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既復習鞏固了三角函數的有關知識,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又培養(yǎng)和發(fā)展數學建模等核心素養(yǎng)。
環(huán)節(jié)二:探索新知
師生活動設計:怎么畫出正弦函數的圖象?引導學生復習指數函數的作圖方法,得出可用描點法,學生取點,教師進行說明:在對正弦函數的圖象還不了解的情況下,很難確定應該描出哪些點作為代表,因此,我們無論取多少點,都不能保證圖形是準確的,怎么做呢?首先,我們不需要描很多點,用局部來研究整體。
【設計意圖】借助三角函數定義,引出作正弦函數圖象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數學抽象等素養(yǎng)。
師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啟發(fā)式教學引導下,很自然地從點的坐標進而得到一個周期內的坐標。
師生活動設計:
問題4:你能描述一下正弦曲線的大致形狀嗎?
教師可說明,如:波浪形的、向兩邊無限延伸的光滑曲線等。
【設計意圖】體現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促進抽象到具體及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形成,提升直觀想象素養(yǎng)。
師生活動設計:
問題5:在一個周期內的正弦函數圖象也有幾個最關鍵的點,有了這些點之后,函數圖象基本會被確定下來,這幾個點是什么?
【設計意圖】找出畫正弦函數的關鍵點,掌握“五點作圖法”的一般步驟:列表、描點、連線。
師生活動設計:
問題6:怎么作出余弦函數的圖象?
用剛學的方法,就是有點麻煩。
【設計意圖】通過圖象變換畫出余弦函數圖象,提升學生邏輯推理、直觀想象等素養(yǎng)。
環(huán)節(jié)三:初步應用
師生活動設計:
例1畫出下列函數的簡圖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通過例題訓練和發(fā)展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環(huán)節(jié)四:目標檢測
【設計意圖】通過目標檢測,鞏固本節(jié)所學知識,加強對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等素養(yǎng).
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
師生活動設計:
提出問題: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如何畫正弦(余弦)曲線?
2.“五點法”作圖中的五點是哪五點?
3.作余弦函數的圖象體現了什么思想?運用了什么方法?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溝通,發(fā)展學生的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等素養(yǎng)。
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有如下特點:
1.本節(jié)課精心設置問題情境,從中國古代灌溉用的水車和摩天輪做圓周運動說起, 進行數學建模,間接地顯示了作圖的方法,同時,學生也感受到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無形中受到數學文化的熏陶。
2.本節(jié)課采用從特殊到一般,從部分到整體的策略,來探索正弦函數的圖象。教師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使抽象問題既具體又直觀,充分考慮這一學段學生的思維特點。
3.本節(jié)課精心設置多個問題,下個問題與上個問題緊密相連,使知識的形成既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又貼切自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習慣。
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對人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數學思想的熏陶以及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v觀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們不難得到這樣的啟發(fā):教學要學生為本,重視知識的生成過程,揭示知識的內在實質,這樣才能真正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尙志.如何在數學教育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J].中國教師,2016(9):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