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麗莉
◆摘? 要:音樂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對藝術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還可以調(diào)動學生對文化的熱愛。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聲勢訓練方式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十分輕松,在協(xié)調(diào)學生心理狀態(tài)方面有著一定的作用。另外,還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聲勢訓練;意義探討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同時還可以提升小學生們的綜合素養(yǎng)。如今,雖然音樂在小學教育中沒有其他科目那樣受到重視,但其在素質(zhì)教育方面的作用逐漸凸顯了出現(xiàn)。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來調(diào)動學生音樂潛能,在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前提下,聲勢訓練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其可以使學生始終保持對音樂的敏感度,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小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掌握.。
一、應實現(xiàn)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教學模式
小學時期的學生身心、心理發(fā)展都處在階段性與順序性,因為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發(fā)展特征。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來科學選擇節(jié)奏訓練模式。針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他們對音樂節(jié)奏學習有著一定熱情,能夠跟上的教師的教學思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學生們的注意力會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這時音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借助身體律動和節(jié)奏訓練相互融合的方式來進行音樂教學,而奧爾夫教學方式就十分有效,在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然后播放音樂,引導學生依照音樂節(jié)奏來做出搖擺或跺腳等動作。另外,音樂教師還可以自創(chuàng)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讓學生在身體語言的展開下來提升其節(jié)奏感;針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因為其自身能力與思維都處在較高水平,情感也隨之豐富。在這一階段學生可以分辨音樂好壞,但隨著學生對節(jié)約節(jié)奏學習的減弱,大部分學生開始對個性通俗的歌曲產(chǎn)生興趣,音樂教師也需要重視這類音樂教授,以此來進一步調(diào)動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另外,小學音樂教師應實現(xiàn)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教學模式,這樣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并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音樂學習中的困難。
二、運用兒歌來進行切入教學,全面降低小學生對聲勢訓練的陌生感
小學生在進入到小學之前,接觸到的歌曲大部分都是兒歌。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講,如何使學生可以接受聲勢訓練是關鍵問題。在這一背景下,音樂教師就可以借助兒歌來進行切入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延長兒歌來進行聲勢訓練,這樣可以全面降低小學生對聲勢訓練的陌生感。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幸福拍手歌》時,在歌詞唱到:“拍拍手”、“拍拍臉”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跟著節(jié)奏來做出動作,這樣的聲勢訓練可以使學生歌曲學習中自然掌控音樂節(jié)奏和音樂旋律,同時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聲勢訓練的重要性,進而為學生學好音樂而奠定基礎。
三、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開展聲勢訓練,增強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變化方面的感知能力
音樂能夠為人帶來美好的感知與體驗,人們基于音樂能夠感知到視覺帶不來的美感,使人能夠放松心情、釋放心靈。在小學音樂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開展聲勢訓練,深化學生在音樂知識方面的理解與記憶,使學生能夠同音樂融合在一起,在精神層面上進行交流與互動,使學生能夠深入感知到音樂的魅力所在,使學生能夠表達出真實的情感,是學生釋放心靈的一個窗口。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音樂內(nèi)容的時候,可先讓學生自行感知音樂旋律與音調(diào),感知其中的節(jié)奏、旋律變化情況。使學生能夠伴隨音樂的律動,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對歌曲情緒進行展現(xiàn),提升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變化方面的感知能力。
四、運用聲勢訓練來幫助學生模仿不同的鐘表聲音,促進學生全面掌握的音樂基礎概念
學生對音樂感知力的基礎階段就是小學,以往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使小學生準確理解音樂基礎概念,而聲勢訓練就可以改變這一現(xiàn)象,其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模仿音樂節(jié)奏,進而使學生體會到音樂特征,這對于幫助學生掌握音樂概念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
例如,教師在教授《在鐘表店里》這一內(nèi)容時,可以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找出各種各樣鐘表發(fā)出的聲音,學生在掌握以后,在通過聲勢訓練來幫助學生模仿不同的鐘表聲音,進而促進學生全面掌握的音樂基礎概念。
五、運用聲勢訓練來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節(jié)奏,讓學生慢慢體會到音節(jié)與音符等基礎概念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設計有效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辨識能力,而學生想要具備這一能力,聽覺判斷是基礎。音樂教師可以借助聲勢訓練來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節(jié)奏,讓學生慢慢體會到音節(jié)與音符等基礎概念。以往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下,學生難以真正掌握音樂概念性知識,而利用聲勢訓練教學模式就可以使學生融合節(jié)奏模仿與節(jié)奏感化來領域音樂基礎概念,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簡化音樂知識,同時還可以讓其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感受。
六、結束語
綜上述,在小學教育體系中,音樂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模式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聲勢訓練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其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直接反映出音樂的律動,對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潔茹.小學音樂教學與聲勢訓練的有效融合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04):84.
[2]吳雪霞.試論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20.(07):130.
[3]王璐.小學音樂教學中聲勢訓練的開展[J].科普童話.2017.(26):58.
[4]張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聲勢訓練的意義探析[J].新校園(中旬).2016.(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