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玲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采取怎樣的方式將語文教學改革理念加以落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需要教師對閱讀文本和語文教學模式深入探索,幫助學生進行高效閱讀,這就要教給學生一種思維方式?;诖耍瑢λ季S導圖應用于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展開剖析,希望探討出有效實踐方法來促進學生形成樂學善思的思維品質,受用一生。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
在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合理地對思維導圖加以運用,除了能夠提升教學有效性之外,也能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鑒于此,教師一定要合理地對這種方法加以利用,在學生整本書閱讀過程中,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快速掌握文章的大致含義,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明確,提高閱讀效率。
一、思維導圖與整本書閱讀簡述
整本書閱讀主要是指將一本書作為閱讀的對象,從整體的角度對全書的結構和內容加以把握,能夠將“本”作為單位,然后開展不同形式的閱讀活動,保證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快速地掌握文章內涵,理清文章的脈絡。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圖形工具,實用性非常強,通過圖并茂的方式,可以將有內在聯(lián)系的知識點借助圖像、顏色等呈現(xiàn)出來,并以層級圖形加以展現(xiàn),讓知識點更加清晰,有利于學生記憶。
二、基于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對策分析
(一)結合文章思路,合理繪制思維導圖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閱讀任務進行布置環(huán)節(jié)中,應該先分析文章的整個主題,明確文章所表達的含義和內容,并掌握文章的具體結構和中心思想,以便教學方案的制訂能夠更加科學,學生可以更快速地理解文章內涵[1]。
比如,教師在布置《駱駝祥子》閱讀之后,可以以“駱駝祥子”這一形象為中央圖案來預設出不同的發(fā)散分支。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可以將“場景”作為分支,將大“大雜院”“曹家”等場景有效地提煉出來,并以此為依據(jù),讓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聯(lián)想到人物與事件之間的關聯(lián),能參與到思維導圖的繪制當中,不斷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技巧,還能快速地對內容加以掌握,高效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明確文章的脈絡,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突出文章重點,不斷細化思維導圖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繪制完思維導圖以后,教師可以適當?shù)貫閷W生提供幫助,對思維導圖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確保文章的主題能夠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可以快速理解文章的含義,明確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2]。
比如,在講解《西游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眾多人物中挑選出最喜歡的一個,然后通過相關事例說明理由。在課程講解完以后,可以讓學生圍繞“我想和××一起玩?!睘橹黝},借助魚骨頭的形式來多角度地介紹《西游記》中的任意一個人物。在課堂上,有的學生將沙僧作為案例繪制了魚骨圖,在性格上,總結了沙僧的誠實、憨厚、耿直;在人脈上,總結出了待人誠實、善良;在能力方面,總結了他能提行李、勸別人不要吵架。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并將其與整本書閱讀有效地銜接在一起,學生對《西游記》閱讀的欲望會越來越強烈,興趣越來越高,并可以自主地融入閱讀中。
(三)將整本書分成部分,化整為零
在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思維導圖繪制過程相對煩瑣,如果將思維導圖繪制出來,也會因為思維導圖所涵蓋的信息量相對較大,最終使學生無法更好地掌握和學習閱讀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盡量不要讓學生分析整本書的內容,而是要結合書的內容,合理地將書分成幾個部分,以保證繪制出來的思維導圖能夠更加清晰、直觀。并且通過對整本書的有效劃分,思維導圖也能被分成多個部分,學生在學習時,效率更高,可以更快速地掌握整本書的知識點,有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
(四)強化對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
通常情況下,思維導圖教學屬于一種能夠讓學生思維越來越靈活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借助閱讀教學,著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有效地應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在繪制導圖的過程中思維能力有所增強。
參考文獻:
[1]孫佳怡,王海英.思維導圖與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銜接的辦法分析[J].2019,5(21):236.
[2]李小月,張瑩瑩.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與思維導圖的融合[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20,38(5):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