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燕
摘 要:從課堂小練筆的內(nèi)容出發(fā),結合當前語文課堂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對課堂小練筆的教學實踐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課堂;小練筆;教學實踐
一、課堂小練筆的概述
課堂小練筆是指教師語文教學指導中充分挖掘教材寫作因素,采用仿寫、訓練等方式,為學生安排短小靈活的寫作任務,進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不斷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木毠P,首先,有利于強化文本體驗,鞏固閱讀效果。課堂小練筆通常是隨文而生,如在遇到經(jīng)典句式、優(yōu)美段落、典型結構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練筆任務,引導學生仿寫,讓學生主動回顧文本,體會文本語言特點、情感內(nèi)涵,并在模仿中消化,深入閱讀理解。其次,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經(jīng)驗,讓語言表達信手拈來。所謂“熟能生巧”,寫作也是如此,學生的構思、感想只有落實到筆端,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表達,并對自我表達內(nèi)容進行反思,進而探索更加有效、合理的表達方式。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寫作經(jīng)驗積累的起始階段,教師利用課堂小練筆增加學生的寫作頻率,讓學生在寫作中反思自我,并將經(jīng)驗融會貫通,這樣才能讓以后的作文表達更加完整、流暢。最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目前,小學語文課堂設計對寫作比較忽視,許多學生是在教師的要求下被動寫作,而沒有形成自主表達的習慣。針對此,課堂小練筆能夠強化學生的寫作行為,讓學生習慣成自然,并從課堂推廣到生活,擴大練筆范圍,提升文字表達能力。
二、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的教學實踐策略
(一)轉變思想認識,重視課堂小練筆
課堂小練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引入需要教師在思想認識上進行轉變,這樣才能在實踐中做出合理的設計安排。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認識到課堂小練筆的重要性,從閱讀需要、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以及自我表達習慣的培養(yǎng)等角度,認識到課堂小練筆的價值,同時結合課程改革的依據(jù),轉變教學思想,有意識、有計劃地引入課堂小練筆。其次,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學情分析,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課堂小練筆與學生的契合度,避免過度拔高,或者過度訓練等問題,讓學生在更加自主、自由的氛圍中有效表達。最后,教師應合理安排課堂結構,優(yōu)化課堂時間,將課堂小練筆融入學生學習的不同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的表達熱情,確保課堂小練筆的實際效果。
(二)把握閱讀時機,合理設計課堂小練筆
在閱讀教學中,課堂小練筆引入的關鍵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優(yōu)美語言中設計練筆。文本中出現(xiàn)的經(jīng)典、精彩片段常常令人唇齒生香、心馳神往。語言的魅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刺激學生表達的欲望。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文本中優(yōu)秀的語言,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筆,提高語言的建構和運用能力。第二,在典型結構中練筆。例如,《觀潮》一課就是按照時間線設計結構,在不同的階段闡述作者的期待和體驗,循序漸進地描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教師可以圍繞文本結構的設計組織學生練筆,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第三,在疑問處設計練筆。閱讀體驗的主觀性較強,學生對問題思考的路徑也各不相同。針對此,教師可以結合文本設計典型問題,并以此設計練筆任務,引導學生表達個性化的觀點。第四,在情感留白處練筆。文字表達的含蓄之美讓一些作者在敘述間留下了許多空白。而教師在閱讀指導中,應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抓住“情感點”,找到情感留白,并設計練筆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完善,這樣可以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并實現(xiàn)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三)引入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表達的積極性
課堂小練筆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閱讀體驗設計練筆任務,并點撥學生的表達過程與效果,提高學生的練筆效果。
(四)注重激勵引導,提高學生寫作質量
課堂小練筆是學生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生的重要學習成果。因此,教師應注重激勵評價,引導學生不斷完善,從課堂小練筆逐漸拓展到寫作,提升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女媧補天》這一神話故事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結合文本和插圖,對情節(jié)進行擴展、描寫,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從學生的練筆中找到優(yōu)秀的作品,在課堂上進行閱讀,并鑒賞、點評,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將內(nèi)容優(yōu)秀的作品張貼在班級墻上;啟發(fā)學生進行擴展創(chuàng)作,鼓勵學生投稿,并做好評價與指導,讓學生在激勵下鞏固練筆習慣,提升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于昌宗.讓課堂練筆點亮小學語文課堂[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5):68-69.
[2]郭敬宇.夯實閱讀課堂的基石: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閱讀小練筆的幾點嘗試[J].才智,20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