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奕然
【摘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音樂教師都只注重課程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合唱教學的重要性,這種教學理念已不能再應用于現(xiàn)代高中教育中。因此,高中音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提高合唱教學效果的重要性,并結合課堂里學生的認知能力,合理地進行合唱教學活動。
【關鍵詞】高中音樂;合唱教學;課堂策略
在音樂教育中,合唱團是一種集體藝術表演,具有豐富的表演和不斷變化的內容。它不同于其他樂器的演奏。合唱團使用人的聲音來反映音樂中表達的內容和情感。它的表現(xiàn)力量更加直接和微妙,并且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共鳴。然而,高等教育音樂合唱團的教學仍然存在各種問題,這使得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不平衡,難以滿足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
一、新課程改革對高校音樂合唱團教學的要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合唱教學在高中音樂課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強。新課程的目標明確表明,它應該以一種音樂媒介為基礎,以便高中生可以通過合唱團的訓練相互交流和互動,并最終達到發(fā)展他們的團結感、合作和集體主義精神的目標。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高中音樂合唱團教學的以下三個要求:
首先,引導和鼓勵高中學生積極參與合唱教學,并鼓勵他們在學習合唱的同時,學習正確的呼吸控制技巧以實現(xiàn)清晰的單詞,并體會合唱音樂的美感和表現(xiàn)力。
其次,仔細聆聽不同部分之間的聲音,深入分析合唱團表達的主要主題,執(zhí)行命令以對合唱團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反應,并自行重復每一次合唱音節(jié)。
第三,對于不同風格的合唱作品,合唱團的訓練應基于樂譜。在此期間,應著重進行高質量的合唱團排練訓練。在此期間,教師應始終依靠鼓勵學生對合唱團產生興趣。排練訓練目的是教合唱團,合唱團的訓練技巧可以有效地融入高中,從而使所有高中生都可以牢固地掌握來自不同部分的音樂相關知識。根據我國現(xiàn)行的高中音樂教學標準,與合唱教學有關的曲目有21種,這些曲目種類繁多,困難程度更適合高中生。
二、高中合唱團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首先,由于高中音樂不是高考的主題,某些高中非常重視學生的入學考試成績,但對音樂教學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音樂合唱團的培訓不能保證有合理的時間安排,而且課堂時間經常被壓縮、縮短甚至取消。
第二,高中音樂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各不相同。一些高中側重于教學以進入大學。結果,高中的音樂老師很少。許多音樂老師甚至是其他學科的兼職老師,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系統(tǒng)音樂訓練的教師顯然對他們的教學理念和合唱團教學方法不太熟悉或不夠專業(yè),可以想象教學的質量和影響。
最后,教高中音樂合唱團不能有效地保證學生的主導地位,這通常是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這種根深蒂固而乏味的教學體系下,高中生無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探索合唱團的欲望,他們的思維被禁錮,他們無法學習優(yōu)秀的合唱團知識和合唱技巧,從而導致在高中教合唱團時缺乏效率和全面性。
三、高中音樂室的合唱教學方法
(一)科學安排合唱團排練的內容
合唱隊劇目的排練時間有限,必須珍惜每一次排練的機會。因此,如果老師在合唱團排練期間沒有適當注意,會影響排練的效果和合唱團的進度。在進行真正的合唱團排練之前,這與呼吸控制和語音訓練是分不開的,但是教師需要注意打破單一的一種教學模式。
例如,在進行呼吸練習時,教師可以專注于教授相同風格的合唱作品。例如,排練歌曲“保衛(wèi)黃河”時,教師可以通過在這段時間內略過并合理添加旋律來專注于呼吸訓練。為進一步的合唱排練做準備;在進行聲樂練習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關鍵的合唱短語進行排練,并鼓勵學生唱歌或進行調音訓練,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旋律和唱歌特征,這也可以為進一步合唱排演打下良好的基礎。
此外,在準備合唱團時,教師可以將合唱團的曲目分為幾段,并著重講授重要或困難的音樂片段,以便學生充分了解合唱團的曲目的排練要點。應該注意的是,在進行合唱團排練時,教師應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以顯示合唱團作品的音樂內涵。例如,有必要注意提高合唱作品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覺習慣并控制合唱的強度和速度,以提高合唱團排練的科學性和適當性。
(二)進行語調和節(jié)奏練習,以確保學生合唱團的協(xié)調機會
音調和節(jié)奏是高中音樂合唱團教學的兩個重要部分。只有當學生能夠掌握音調并掌握正確的節(jié)奏時,他們才能與團隊合作,并確保每個人都能演唱的歌曲。一方面,在進行語調和節(jié)奏練習時,高中音樂老師需要允許學生以固定的步驟進行訓練。通過允許學生在不同課程中練習音階,難度逐漸增加,以便學生可以牢固地學習每一個音符。進行高強度鍛煉,然后得到老師的注解,以流暢、準確地完成唱歌。另一方面,高中音樂老師也應該做節(jié)奏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發(fā)展他們的聽力技能,并允許他們練習從簡單到重度的節(jié)奏,以便學生可以表演更多標準合唱作品。
(三)專注于技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教音樂與學習其他科目完全不同,尤其是教合唱團,這需要大腦和嘴巴的協(xié)調。要獲得完美的歌曲,學生需要協(xié)調多種聲音以實現(xiàn)合唱曲不同聲音之間的平衡與統(tǒng)一。因此,合唱團還必須注意技巧,無論是呼吸控制還是不同部位的協(xié)調,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在教授合唱團的過程中,音樂老師不應將合唱團視為簡單的唱歌,而應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技巧,努力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合唱團技巧,并提高學生學習合唱的自信心。
簡而言之,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教師應集中精力將多種教學方法整合到音樂課堂教學中,以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合唱教學的發(fā)展豐富了音樂教學的內容,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使學生可以在音樂課上掌握相關的合唱技巧。
參考文獻:
[1]姜雯.高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當代家庭教育,2020(23):76.
[2]崔玉.優(yōu)化高中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的策略探討[J].戲劇之家,2019(2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