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歸妮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新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改革是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模式,提倡學生自我探究新知、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初中生物教學不僅有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有生物實驗的指導,理論與實驗的結合,可以增加初中生物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生物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興趣激發(fā);情感交流;情景導入;初中生物
教育改革是使教育適應新時代要求,而對老師和學生提出新的任務、目標的過程,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要使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學好習,這才是最終的目標,實現(xiàn)教育過程中每個人的價值才是最本質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學是讓學生開始接觸生命科學的奧秘,理論與實驗的結合,完美的解釋了以前生活中遇到的小問題,這就是科學的趣味,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學生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學習動機的心理表現(xiàn),這需要從課堂、實驗教學、課外等多方面進行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生物教學更有效,學習效果更加顯著。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課堂的正常、有效開展,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前提和基礎,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是指導者、領航員,學生是接受者、創(chuàng)造者,那么兩者亦師亦友,才能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會被充分得到激發(fā),進而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學以人為本,那么初中生物教學更需要以生為本,根據(jù)實驗教學的設計安排,將教材知識和學生的興趣性、探索性相結合,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生物是自然與生命科學的結合,知識內容的多樣性和體系結構的復雜性,不僅需要老師有效的課堂教學,還需要學生的主動探索,老師和學生間的良好互動,才能將生物教學中的內容很好融會貫通。同時生物學也是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如我們吃的食物、看到的花草,都是與生物相關的知識,所以教學中也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但是一切的前提都是師生間的良好關系,保障了教學的正常開展,也有利于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能力。
二、學習興趣需要正確方法的指導
學習興趣的方法因人而異,特別是各種培養(yǎng)興趣的教育方法層出不窮,但是能否讓每一個同學都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是檢驗教育的考核標準,比較廣泛使用的幾種方法:1.主觀愿望法。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根據(jù)自身特點,發(fā)現(xiàn)生物學中的感興趣部分,這時候會主動去探索未知的知識內容,老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使其在心里埋下學習的動力的種子,有了這顆種子的生命力,學生才會不怕苦、不怕累,積極主動的思考、探索鉆研知識的海洋,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習品質,樂學與善思。2.保持好奇法。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生物科學復雜多樣,書本上的知識也只是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學生只有保持好奇心,才能培養(yǎng)出來學習的興趣。好奇是學習興趣的先導,對事物的驚訝,是探索和智慧的開端。老師上課不能簡單的傳授知識,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將學到的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然后再從實踐好奇中激發(fā)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這樣一個良性循環(huán),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都是有益的。3.參與討論法。知識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都是在否定或者驗證前人成果基礎上的發(fā)展,才會帶來了新的成果,不斷豐富我們的初中生物知識內容。因此教學課堂中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師生間、學生間可以充分參與到課堂上,相互談論彼此關注的問題和興趣,若某學生觀點出現(xiàn)不一致時,會遭到其余學生及時反駁,他們爭辯熱烈,老師在關鍵時刻作下點撥,學生課堂學習氛圍很濃。4.學用結合法。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的的出發(fā)點,老師不能將學生帶成書呆子,學生更不能學了就可以無所謂有沒有用,學生需要將學習與生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然后再將遇到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成知識體系,這是我們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中必須經歷的,也會因為學到知識而開心、創(chuàng)造知識而欣慰,這才是教育成功的體現(xiàn)。
三、生物教學情景生活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初中生物知識會有效的結合社會生活、生產,主要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知識,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正確理解自然規(guī)律,特別是在提倡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今天,生物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將其應用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中,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huán)保意識,老師這時候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些社會生活中的情景,學生要善于觀察、思考,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可以激發(fā)求知欲、探索欲和創(chuàng)造性,將學生的觀察能力,結合能動性和動手能力,解決好奇心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老師加以指導、教育,從而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學質量。老師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在成果的喜悅中鼓勵學生,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最終真正愛上生物,健康成長,在未來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旭東.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9(16):178.
[2] 郭立彬. 試論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學周刊,2016(26):188-189.
[3] 馬梅英. 在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1):34.
[4] 譚雪琴. 激發(fā)學生興趣使生物課堂妙趣橫生[J].價值工程,2010(3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