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榮靖
摘要: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察覺問題之所在,找到問題解決之方式,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建議,讓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取得良好成效。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角度,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般是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展開工作。學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跟著老師的步驟一步一步地開展學習即可,但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小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要摒棄過往不適的教學內容,為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和為提高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開展新的教學措施。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fā)重要,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的研究有著鮮明現(xiàn)實意義。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目前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師資力量較差、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教師的教育觀念落后三個方面。首先,師資力量的差距是導致小學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普遍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整個課堂活動需要教師來進行引導,但是目前小學大都缺乏語文學科的骨干教師,這也導致教學水平的低下。其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在許多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依然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彰顯,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最后,小學教師在教育觀念上與城市小學依然有著很大的差距,城市小學的教師有很多培訓機會,自身的教學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小學教師入職以后很少能夠得到培訓,教育觀念普遍落后。
二、小學語文教學高效開展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輔助教學,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的融合也日益密切,許多小學也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許多教師在應用的時候依然不夠熟練,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地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趣味性。比如,教師在對五年級上冊《珍珠鳥》這篇課文進行教學的時候,由于許多學生并沒有見過珍珠鳥的樣子,所以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上下載一段視頻,并且把視頻插入課件里,在課堂上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出來。在看過視頻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描述自己看到的珍珠鳥的樣子,然后再引到對馮驥才的《珍珠鳥》這篇文章的學習,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二)尊重學生地位,開展主體教學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育改革背景下許多學科的一個重要的教學調整方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從而為主體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比如,教師在進行五年級上冊《將相和》這篇文章的教學時,由于學生在之前已經(jīng)接觸了很多文言文的內容,所以完全有能力自主進行文言文的重點實虛詞解決等基礎問題。所以,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準備一份自學大綱,在大綱中應該放入幾個思考題,比如“題目中的將和相分別指誰”和“這篇文章圍繞著將相和講了哪幾件事情”等問題,這能夠給學生的自學環(huán)節(jié)提供一定的引導,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思考。
教師不應該拘泥于某種或某幾種特定的教學方式,而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變通,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多樣性,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而不應該只采用“填鴨式”的滿堂灌教學方法。
又如,在教學《夢想的力量》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尊重學生的夢想,即便是每一個微小的種子,經(jīng)歷時間和自身堅韌意志的打磨,都有可能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去展示自己的夢想,并且為夢想勾勒出屬于自己的藍圖。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不要把學生禁錮在一個模板里,要讓學生的觀念在一個范圍內肆意生長,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
(三)革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下,許多學科教師都在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調整,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從教學理念的調整出發(fā),尋找更多高質量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的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比如,教師在對《草船借箭》這篇文章進行教學時,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教師只會對文章中的一些重點字詞以及整篇文章的脈絡、主旨進行講解,但是這種枯燥的講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并無益處。在講解這節(jié)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將這篇課文讀進去。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自主從文章中選擇一段來進行演繹,將“草船借箭”這段典故在課堂上再現(xiàn)出來,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個故事。
除此之外,好的教材能夠引人入勝,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語文學習過程中,因此在對小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的時候,要注重開展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加大對教材的改革力度,將一些學生能夠理解的具有時代特色的課文放入教材中,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所要表達的含義,讓學生輕易地去理解教材內容。
(四)增強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師應當善于采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語文課堂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結合自身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與感受,能夠調動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設備,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體驗式教學環(huán)境。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武松打虎》時,若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語言講解進行教學,學生若只靠自己的想象與理解,是難以了解當時的激烈場景,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個問題。學生能夠通過視頻認識到武松鮮明的人物形象特點,之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對文章的一些關鍵詞句進行理解與學習,進而加深理解。學生對于外界事物的學習,大部分都是依靠視覺系統(tǒng)。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方面,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能夠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教學內容有許多,可能是一整篇文章,也可能只是一段話。因此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中的內容,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及心理發(fā)展特點,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的語文教師應該正確看待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且從這些問題出發(f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進行積極的調整,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去制訂教學計劃,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提高。此外,教師也應該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和提高,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基礎,也為學生的學習效率的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蘇云霞.讓閱讀變成悅讀——淺談激趣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多元化教學[J].求知導刊,2021(20):30-31.
[2]張夢圓.探析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的教學實踐[J].求知導刊,2021(20):54-55.
[3]王寶云.淺談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提問技能[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5):182-183.
[4]茍旭東.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信息化課堂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05):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