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教育系統(tǒng)開始了“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廣大教師積極響應,從“老師”演變成了“網(wǎng)絡主播”,師生隔空授課、聽課,經(jīng)歷了一段不尋常的教育教學歷程。體驗之余,作為教育人,引發(fā)了或多或少的反思、再認識與新思考,就“學習場所、學習主體、學習內容、學習支持、學習技能”等要素對育人的啟示,顯然是深刻、積極而富有挑戰(zhàn)的。
關鍵詞:“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育人啟示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3-031
2020年的春節(jié),一個特殊的寒假,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中央一聲令下,全民抗疫。為了不延誤孩子學習,教育界采取“停課不停學”模式,開展了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線上教育實踐,以此交出了屬于教育界的應急答卷。
這場史無前例的線上教學“戰(zhàn)役”,從技術服務的視角來看,無疑是成功的。但如果深入到對課程學習實效的反思,就很難以一句話判定,甚至有很大爭論和分歧。
一、關于學習場所
疫情提示我們,青少年成長的環(huán)境,就是學習場所,偏重于學校而忽略其余是不完善的。而走向社會、走進社區(qū)(如響應規(guī)定居家、參與志愿服務等),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技能,更實際、更有用、更記憶深刻,更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個體與合作、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接受與創(chuàng)造,學習空間的豐富可以帶來人生素養(yǎng)全方位的提高,諸如責任教育、生命教育、勞動習慣培養(yǎng)、親子理解與溝通、技術支持的掌握、環(huán)保與公益理念形成等等。
還可以將依靠語言文字的接受式學習手段,與生活實際的體驗性教育手段相結合,并用與時俱進、利用虛擬現(xiàn)實的參與性教育(網(wǎng)絡、浸潤情境)手段,聯(lián)結兩頭,提高學習效率。
二、關于學習主體
網(wǎng)上播課,雖然師生關系未變,但真正地落實知識的學習要靠學生自己,自覺性、主動性強者,效果良好,反之則效果較差,甚至無效或有反向作用,故而,學生自覺主動性的培養(yǎng)成為突出問題。
課堂中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主要是由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摒棄滿堂灌的單一形式,注意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能動作用,貫徹“以學定教”的方略來實現(xiàn)的,它可以根據(jù)實情進行調整。但疫情期間實施“停課不停學”網(wǎng)絡教學,老師無法直接掌握、控制,兩極分化更突出,原本在常態(tài)化教學中就存在的問題,顯得更加迫切需要解決。
三、關于學習內容
每次大疫,不僅考量個體健康水準,更拷問心靈人性。如何攜手共進,通過對話、理解、溝通建立命運共同體,既是時代出的考題,也是對新一代人提出的素質要求。
我們的教育必須有面向未來的遠見與胸懷,在為孩子筑起知識大廈的同時,建好他們的精神家園。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經(jīng)訓練和實踐獲得后,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化成行為習慣,就有了超越個人私欲和眼前功利的狹隘與偏見的大智慧和大力量。
四、關于學習支持
除了物質支持,學習支持者主要是老師和家長。過去家長的支持作用相對較弱,與孩子互動時間相對較少,疫情發(fā)生后,孩子學習的支持主要靠家長,親子互動時間長且頻繁,家長的教育方式就極其關鍵。教育方法好,親子關系更加密切;教育方法不當,親子關系惡化。親子如何相處,成為突出的問題。
家庭教育需要家長覺醒,現(xiàn)在的問題是親子溝通話題長期集中在學習上,這種溝通語境的單一性,把人與人之間本來豐富的情感因素過濾掉了,自然不利于和諧關系的建立。每次交流,家長都要堅持“效果導向”的話語傳遞,對自己想說的話先進行審視判斷,估計它是否有效,因為只顧自己表達情緒和單向度話語傳遞是極易引起孩子反感的。家長要注意豐富話題語境,不能只盯著“上課認真聽了沒”“作業(yè)認真做了沒”……家長要控制表達欲,學會傾聽,因勢利導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逼著孩子達到家長所定的成功標準。
五、關于學習技能
有人說,孩子天生是喜歡學習的,但卻不喜歡受教育,被極端概括成“教育已死,學習永生”。我們當然相信,“教育”不會死,但好奇心、求知欲和學習的技能會越來越被重視,因為,學習不只是靠態(tài)度、需求,它還要靠方法和技能。
學習的技能不僅指如何巧記憶、找規(guī)律等,也包括自我評估、計劃、監(jiān)控、調整、傾聽、合作、反思、鞏固等,它是個性化的,在實踐中獲得,但也需要指導。學習動機、情緒、態(tài)度、基礎、方法、伙伴、策略、習慣、環(huán)境、認知模式、自我管理等,決定學習的變量這么多,任何一個變量出了問題,都可能阻礙真實學習和深度學習,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就促進學習效果來說,這其中有快有慢,我們往往太過關注那些決定學習的快變量,總是直奔知識而去,而對學習的慢變量關注不夠,這是值得注意的。
學習的秘密歸根結底是“自學”,引發(fā)潛能。我們的世界也一直在獎賞愛學習和會學習的人,不是因為他們有顯眼的成績,而是他們的將來會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教育活動是特殊時期的全新探索,也有了重要的經(jīng)驗積累。疫情終將過去,我們要牢記這段磨礪中得到的教益,學校怎么做、家長怎么做、學生怎么做,學什么、怎么學、如何組織學,中心在哪里,值得推敲,并應延伸貫徹到常態(tài)學習情境中。
教育者和家長有責任通過發(fā)現(xiàn)學習的秘密,幫助每個孩子找到學習邏輯,整合腦科學、心理學,支持學生真實地、可見地、養(yǎng)成地、完整地、深度地學習,讓孩子們茁壯成長。
(作者單位:無錫市后宅中學,江蘇 無錫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