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賢
摘 要:隨著教育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初中數學也逐漸改革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新型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分層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促使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教學。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結合學生不同的特點,準確實施分層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分層教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行業(yè)也發(fā)生巨大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班級教學如何與學生個體差異相適應,成為教育界所普遍關心的問題。傳統教育模式相對單一,課堂教學普遍采用填鴨式、齊步走等教學方法,導致大部分學生都厭煩這種枯燥乏味且沒有照顧個體差異的課堂教學方法。數學作為初中主要科目之一,改革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一、精準教學視野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重要性
精準教學作為一種行為學理論提出的一種教學手段。主要是在精準把握課程標準和學生發(fā)展基礎上,精準的設計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和形式,精準測繪學生的表現并精準應用,確保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可調控。因此,在精準教學視野下開展分層教學,能夠更為精確的進行教學定位,有效的突破以往傳統教學的弊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個體定制化數學教學。這樣,不僅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還能針對學生的短板之處展開詳細分析,為學生擬定相對應的學習方案,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1]。只有當每一位學生能夠接受和內化數學知識,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價值,才會產生強烈的自主學習意愿和欲望,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從而在最大限度上增強學生的數學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而從整體上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正確認識差異,采取階梯化教學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任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數學知識到底掌握多少,即學生的數學學習能達到什么程度?是否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的所有教育活動都要以教育目標為首要前提,目的是為學生服務。數學教學目標在數學教育中起著導向、激勵、引導和控制的作用。循序漸進的初中數學教學給學生的分配任務是不同的,同學們的學習任務更應該需要老師的認真思考和合理分配,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讓同學們正確認識差異。比如,所有學生都要學習和掌握數學課本上提供的例題、習題、課后習題等基礎數學問題。但是,教材中也有需要學生協助和探究的,關于這部分,不要求學生全體掌握,部分基礎好,水平高的學生應該掌握,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不應該強迫學生掌握這些知識,而是正確設計階梯化的教學方式,給這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同的學習任務
(二)精選分層教學內容
由于初中數學知識量大,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數學教師就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精心的挑選教學內容,讓學生盡可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相對應的數學任務。確保教學的張弛有度,來增強每個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能力[3]。因此,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劃分為簡單、中等和困難三個重點。分別對應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劃分學習內容,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學習的重點,并鼓勵學生嘗試突破自我,去挑戰(zhàn)下一個層次的學習內容,從而進一步實現學生的高效率數學學習。例如在人教版《實數》教學中,對A層次學生,重點就是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教師要為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進行專題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對實數按照一定標準分類。對B層次學生,重點就是了解分類標準與分類結果的相關性,體會集合的含義,教師還是讓學生以鞏固知識為主,為學生設計相似的練習題加以鞏固。對C層次的學生,重點是知道實數和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關系,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變式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多向數學思維。這樣,精準的數學教學內容的劃分,在很大程度上確保學生的數學學習實效性和質量。
(三)教學考核分層
教學考核分層與教學過程分層之間具有相似之處,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時,雖然不同層次學生需要使用相同試卷,但是試卷上的內容可以進行分層,使其適合不同組別的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考核內容的需求。例如:教師在確定試卷內容時,需要掌握好習題的難度,基礎知識的考察在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60%~70%,這主要是對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進行考核,其余的30%~40%需要體現出考核的層次性和階段性,激發(fā)中級組和高級組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通過對學生的分層考核,可以鍛煉不同學生的數學能力,并且能夠給予基礎組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其在教授和同學的指導下進一步努力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中,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采取教學考核分層的方式。
(四)教學評價分層
評價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成果、了解其他人學習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依據對學生的評價結果制定后期的教學計劃和目標,保證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在初中數學的分層教學中,教師需要同樣重視教學評價的分層,并且采取合適的措施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展開分層評價。例如:首先,教師將學生的日常表現、學習態(tài)度以及考核成績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客觀的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結合三個層次學生的表現展開綜合分析,得出客觀的評價結合。最后,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評價總結起來,得出分層教學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分層評價結果,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并幫助學生制定符合其自身學習和發(fā)展的方案,促使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此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評價結果對學生的分層情況進行調整,進一步提高分層教學質量。
總之,在初中數學的分層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教學過程、教學考核以及教學評價幾個層面展開分層,提高教學的合理性,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并幫助教師完善教學方案、改善教學成果,提升分層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寇亮.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分層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211.
[2]李柳花.初中數學作業(yè)分層設計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7):167.
[3]吳如宣.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35.
[4]詹巧明.初中數學作業(yè)的分層設計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