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榕
摘要: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分數成績?yōu)橹行摹⒁哉n堂理論講解為中心,這樣不僅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喪失主動性,還會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習逐漸失去興趣。因此,針對當前這種教學情況,為了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新課改提出了探究式教學策略,運用這種全新的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來提高小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實踐探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探究式學習是20世紀50年代施瓦布教授提出的概念。施瓦布教授認為探究式學習需要自主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掌握探究獲取知識的必要能力,并具備探究學習的態(tài)度。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參與式學習,在探究過程中需要學生發(fā)散思維、自主探究以及動手實踐,這可以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學生對于數學的刻板印象,使數學不再枯燥乏味、晦澀難懂。此外,通過參與探究式學習,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均可得到發(fā)展,包括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這對于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有積極意義。
一、巧設疑問
正如古人所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谡n堂教學過程中巧設疑問,可以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究欲望,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探究式學習雖然注重發(fā)揮學生自主性,但是也需要教師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通過設置疑問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從而積極投入到自主探究當中。比如,在教學“速度、時間、路程”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引導學生理解這三個概念,我設計了如下情境:小象家到蘿卜地為544米,小熊家到蘿卜地432米,小牛家到蘿卜地432米,小象跑了8分鐘,小熊跑了8分鐘,小牛跑了6分鐘。提問:“大家從中能獲取到哪些信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能夠將時間、速度、路程的概念與問題情境中的具體數字對應起來,從而深刻理解小象、小熊、小牛所跑的距離稱之為路程,8分鐘、8分鐘、6分鐘稱之為時間,速度就是小象、小熊以及小牛在單位時間內所跑的距離,當路程相同,則用時越短速度越快,而當用時相同,路程越長則速度越快?;诖?,我提出“大家能知道誰跑得最快嗎”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學會計算速度。
二、小組合作探究,深化知識理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注重應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法,將小組合作學習法與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有效整合。例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一課時,首先,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探究問題:什么是圓柱?什么是圓錐?兩者之間具有怎樣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人們日常生活中存在這兩種圖形么?這兩種圖形具有怎樣的應用價值?其在生活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出了哪種特點?之后,教師再將學生進行優(yōu)質分組,并在分組的過程中,要確保每個小組中都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帶動的合作學習。然后,讓學生去共同針對問題進行交流探討,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可以根據問題在小組中表達自身的理解與想法,以此來拓展學生自身的解題思路以及思考方向,讓學生能夠通過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探究問題的分析,進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內容。而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要注重發(fā)揮自身的引導者以及輔導者的作用,及時解決學生在小組交流時所產生的問題,確保學生小組交流的有效性,消除學生的思考盲目狀態(tài),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還能明顯地降低學生的錯誤率,以此來突出探究式數學學習的教學價值以及教學意義。
三、充分挖掘學生的探究資源
第一,挖掘教材資源進行探究。教材中蘊含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為了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的內容,并組織學生探究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學習“三角形兩邊和超過第三邊”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學習:首先,教師為每個小組的學生發(fā)放三組小木棒,一組能夠圍成三角形,一組兩個木棒長度等于第三個木棒的長度,一組木棒長度低于第三個木棒的長度,之后讓學生使用這三個木棒擺出三角形,測量長度。最后,教師將學生測量獲得的三組木棒長度列在黑板上,并讓學生使用不等式來表示三條線段能夠組成一個三角形的條件。第二,加強對生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生活是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沃土,在數學探究學習中教師要加強對生活知識的運用,借助生活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比如在學習“圓的周長”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測量樹的周長、操場的周長、花壇的周長,在教師的這樣調動下學生充分將所學知識應用到了實際生活中,在真正意義上發(fā)揮出了數學知識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方面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開展探究式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探究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探究式數學學習當中,加強學生自身數學思維能力的靈活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能力,這樣才能夠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秦忠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課程教學與管理云論壇(重慶分會場)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4.
[2]姚亞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實踐探索與嘗試[J].新課程,2020(43):155.
[3]薛麗華.淺談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14):89+99.
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耈街鄉(xiāng)中心完小 67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