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摘要:“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幼兒的天性需要,是幼兒認識社會的最佳途徑。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角色游戲中幼兒的角色是如何產生的?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呢?幼兒通過角色游戲活動,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模仿,不僅提高了交往能力、表達能力,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關鍵詞:游戲;角色游戲;生活經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坝螒蚴怯變旱幕净顒印?,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美發(fā)店、醫(yī)院、美食店、小超市等等。角色游戲作為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教育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認識到。但是,如何引導幼兒更好的進行角色游戲?讓幼兒體驗游戲的快樂,以游戲反映他們最感興趣、最熟悉的生活經驗,會玩簡單的主題角色游戲,一直以來就是很多老師所困惑的問題,那么,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能不同于其他游戲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來嗎?這是我們教師應該積極去思考去實踐的問題。因此,幼兒在進行角色游戲時,教師不要去指派幼兒扮演其中的角色,而是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去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角色游戲中幼兒的角色是如何產生的?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都有什么“角色”的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我用了大約2周的時間,分別對小班和大班不同年齡段小朋友進行了自然的觀察。通過反復對比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呈現(xiàn)出以下有特點:
一、角色來源于生活
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些來源于生活的游戲,更貼近了幼兒的生活,幼兒不僅在游戲中獲得了快樂還得到了生活的經驗,促進了幼兒的各方面的發(fā)展。例如:娃娃家的游戲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玩的游戲,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在扮演“爸爸媽媽”的過程中,產生了與同伴的交往與合作,促進了語言、情感等方面的發(fā)展。大班幼兒在不同角色游戲中,出現(xiàn)的角色大概有如下幾個:美發(fā)店中的美發(fā)師以及顧客等,美食店中有迎賓、廚師、服務員、顧客等;娃娃醫(yī)院中有醫(yī)生、護士、病人等等。從幼兒玩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所分配的角色,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在自己周圍的人或者物,幾乎沒有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出的角色,充分證明幼兒的游戲內容都來源于生活,是幼兒對自己生活環(huán)境中直接或間接經歷的人或事經過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編后作出的一種積極反應,這種反應幼兒可以通過角色游戲來體現(xiàn)。
幼兒會在某一角色游戲中扮演自己最熟悉的角色,知道自己扮演角色的名稱,模仿他們最有特征的動作,會用一定的語言和恰當?shù)男袨?。幼兒能主動從生活中提取原型,是幼兒生活經驗不斷積累的結果,也是幼兒從生活環(huán)境中積累的結果,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游戲的生活氣息也自然會越濃厚。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戲”。
二、角色游戲讓幼兒有了豐富的想象力
角色游戲是一個通過創(chuàng)造并加以想象的過程,其創(chuàng)造性想象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想象游戲角色(以人代人),例如扮演醫(yī)生、廚師、營業(yè)員等角色,幼兒要先熟悉生活中的人物,還要運用準備的與角色相關的材料,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表現(xiàn)自己對這些角色的認識與體驗。二是想象游戲材料(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下以一種物品來代替另一種物品,有的物品還可以一物多用。例如用剪下來或撕下來的紙條當“面條”把苯板泡沫制作成“米飯”等。三是想象游戲情景(情景轉換)。幼兒常常通過一個或幾個動作和想象,將游戲情景進行濃縮或轉換,如有幾個幼兒在玩娃娃醫(yī)院的游戲,哲哲穿著白大褂,脖子上掛著聽診器,這時,只見佳佳抱著一個玩偶娃娃來到“小醫(yī)院”,指著娃娃對哲哲說:“她肚子疼?!闭苷芸戳丝醇鸭?,用手指著娃娃的肚子問:“是這里嗎?”佳佳點了點頭,只見哲哲拿著聽診器放在娃娃的肚子上聽了聽,對佳佳說:她可能有點發(fā)燒,給她測一下體溫吧,測完體溫后,哲哲又摸摸娃娃的額頭,“呀!有點發(fā)燒了,輸液吧?!苯Y果護士假裝給病人輸液,過一會說輸完了,病人就好了,可以回家休息了”。
三、適宜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對角色游戲更感興趣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而他們對角色游戲的興趣最為濃厚,幼兒玩角色游戲時,對角色、情節(jié)的把握也十分多樣與新穎。為此,老師也會在角色游戲區(qū)投放豐富的游戲材料,讓孩子們更加自主、快樂的游戲。在角色游戲中需要各種游戲材料進行游戲,因此教師要為 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并讓這些材料很好的為角色服務。適宜的材料不僅能增加游戲的情節(jié)、讓幼兒創(chuàng)新游戲內容,還能豐富幼兒的游戲行為。因此,我們要給幼兒提供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適宜的、豐富的材料,為每一個幼兒提供活動的條件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有了豐富、適宜的材料,就為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對場景的創(chuàng)設和角色情景的表演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說,教師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由此可見,教師的指導是幼兒是否能在游戲中得到較好發(fā)展的關鍵。在豐富而又在無拘無束的游戲中,幼兒獲得了大量的生活經驗,各方面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角色游戲作為適宜而有效的教育活動方式,越來越受到幼兒的喜愛,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角色扮演中互相模仿、互相交流、學習,有效提高了交往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享受著角色扮演帶給他們的樂趣。作為教師,要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不斷調整改進,充分發(fā)揮角色游戲的教育價值,提升角色游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通過多種途徑,讓幼兒了解成人的各種生活勞動場景,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幼兒通過觀察生活,角色扮演,感性認識越來越豐富,扮演的角色才能在游戲中越形象越真實,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才能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真正促進幼兒自主快樂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2]教育家陳鶴琴名言.
[3]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