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平
摘要: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是需要長期積累的,需要從小學生抓起。農村地區(qū)的讀書條件相對來說不佳,怎么樣能夠更好地指引農村地區(qū)學生們形成較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素質,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本文首先闡述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的重要性,然后探討了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和習慣養(yǎng)成中存在的問題, 最終提供了新課程改革下提高農村地區(qū)小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和習慣培養(yǎng)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習慣養(yǎng)成;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073
一、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的重要性
(一)促進思維發(fā)展
小學時期的學生具有積極的思維能力, 很強的可塑造性和非常豐富的想像力,是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具有潛力的時期。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書中的文字和圖片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重構,最后總結相關規(guī)律,為初始掌握語言表達打下穩(wěn)固的根基。讀書在形成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方面起著關鍵性的功能,這將影響到學生在終身教育中的學習力。
(二)促進語言發(fā)展
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許多文學作品可以生動地表達人們對各種事物和人格狀況的想法,意見和印象。教材中的古代詩歌也有獨特的節(jié)奏, 對學生們有著非常大的吸引。讀書也能夠提升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在閱讀教材中不同人物、故事情節(jié)的文學作品后,教師可以通過詢問相關內容,讓他們互相交談,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 可有效性地訓練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讀書還能提升學生們的交際能力。學生的表達涉及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學生不僅可以從故事,童話和詩歌中學習語文,感受文學的特殊魅力,還可以學習和運用恰當的語言與人交流。
二、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和習慣養(yǎng)成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時期的學生們有相應的讀書計劃,但并不是穩(wěn)定的,一些學生尚未養(yǎng)成制定自己計劃的習慣,他們更愿意根據父母的安排或沒有計劃來閱讀,比較隨意。還有很大部分的小學生沒有固定的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閱讀方法相對簡單,許多學生只能通過大綱,標記和其他簡單的閱讀方法。有些學生甚至說他們只是在沒有寫作業(yè)的情況下閱讀,他們的閱讀方法是單一的。很少有學生在閱讀后寫讀后感和總結閱讀的方法。閱讀速度慢, 有的用手指著文字閱讀,有的低聲誦讀,并沒有形成默讀的良好習慣,不能做到一目十行。這些不正確的閱讀習慣會妨礙孩子們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三、新課改下加強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和習慣養(yǎng)成的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教學中,如果老師可給學生們更多的及時性的激勵,學生們將對讀書有信心和成就感,使讀書全過程中增強學生們的讀書興致。豐富的閱讀活動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自由的閱讀環(huán)境。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閱讀和交流活動,比如讓班級上的同學們閱讀同一本書,再比較閱讀感受。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還可以組織辯論賽活動,教師提前布置論題,通過小組辯論的形式提高學生們的口語能力, 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激情,增強學生們的讀書興致。
(二)開展閱讀方法教學
開展閱讀方法教學,能夠更好地提升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更好地提升學生對閱讀的積極參與度。比如在進行一些古詩的教學過程中, 首要老師指引學生們以誦讀為主導的古詩閱讀,從這當中感受詩詞獨特的節(jié)奏感、美感,增強學生們詩詞的誦讀興致;在詩詞讀書全過程中,教師還可適當引導學生學會在空白的位置填寫批注,在批注中填寫自己對詩歌內容的見解,便于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時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向學生講授詩歌中的文學寫作背景對進行古詩歌閱讀的重要性, 指引學生們熟悉詩詞文化內涵相關知識,以提升學生們的閱讀水平。
(三)注重讀寫結合
要檢測閱讀學習知識的效果,寫作是某個切實可行的竅門,學生們把自己讀書的內容可清晰地寫下來,才說明真正意義上的掌握了閱讀。所以老師要融合閱讀寫作的課程目標,把讀書和寫作深度融合在教學課堂里,讓學生們在讀書中積淀寫作相關材料、斟酌寫作感情、掌握寫作知識、提高表達能力。并且在寫作練習中又能擴寬讀書內容, 抒發(fā)閱讀情感。老師在教學課堂中需有著讀寫結合的觀念,并貫徹于教學課堂,例如在學生們自主閱讀時、品位課文內容關鍵字句時,常會存在某些瞬間的感受,老師可引導學生們用自身感興趣的方式把閱讀感悟記下來。老師也要重視引導學生們仔細精讀課本,小到某個詞、一段文字,大到布局謀篇寫作手法,指引學生們訓練寫作。此外,老師還應引導學生們開展大量的課外閱讀,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所讀文章的寫作手法和竅門,讓學生們在讀書的全過程中感受、掌握好文章的寫作手法。
(四)加強課外閱讀
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閱讀受時間、設備、資源等條件的限制,而課外閱讀卻不受限制,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老師要多給學生們分享些有利且適用學生們接納能力的課外書籍,還應該對學生們開展積極引導、啟迪學生們利用學得的技巧開展讀書。老師可向學生們分享一些較為經典的書籍,例如《魯迅問及》等,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能夠明白書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進一步豐富學生課外知識的儲備量, 也有利于正確引導其精神生活,在未來生活學習中塑造正確的的人生價值觀和價值取向。小學生語文老師把教學課堂與閱讀訓練緊密聯系,讓學生把在語文課堂中學到的閱讀技巧和融會貫通,并用到閱讀訓練中去,進而建立較好的閱讀習慣。
結語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通常會對學生吸收知識的狀況造成直接影響。在農村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需重視學生們主體性位置,將正確的閱讀的方法講授給學生們,使學生們讀書眼界得到開拓,促進學生們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朱碧云.如何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架設閱讀與寫作的橋梁[J].語文課內外,2019(13).
[2]陳震煌.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途徑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3).
[3]王翠芳.淺析如何在大閱讀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名師在線,2019,74(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