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丹萍
【摘 要】 隨著新課改 進程加劇,實施素質教育已成 為必然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 工作中,滲透道德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也貼合語 文學科的性質和教學目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 要采取喜聞樂見的形式,保證正常的語文教學與道德教育相輔 相成,幫助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體會作品內在價值,培 養(yǎng)其道德價值觀,養(yǎng)成高尚情操。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
語文學科集語文教學和思想教育于一體,教師既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道德 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積極發(fā)揮德育功能, 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科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同時還有利于 個人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形成。
一、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作為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構成部分的是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當今我國愈加重視素質教育層次的提 升,當前我國較多的小學 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都具有著 高度重視。第一、由于長期受到固有的應試教育指導思想的 影響,我國較多的小學未能注重對學生主動進行德育教育, 還多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作為對學生學習作為評判的標 準。第二、由于小學語文教師所具有的知識層次與水平的限 定,不少教師未能較好的發(fā)掘出語文教材當中的德育教育 內容,因此難以顯現(xiàn)出語文所具有的德育教育功能。另外, 滲透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得德育教學的舉措具 有多樣化,要真正將德育教育推行于小學教育階段,既要使 學生具有愛國愛鄉(xiāng)、尊敬他人的思想意識,也要使學生真 正了解為人行事的道理,注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我國 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完全體現(xiàn)出了上述內容。 因此,小學語 文課堂是一個對學生作為德育教育的最佳平臺。
二、解析關鍵詞句,強化情感共鳴
在語文課堂中,道德教育不應當以刻板說教形式進行教 學,老師應當嘗試選擇多種教學方法,不僅僅只局限于某個固 定模式或者在某個特定點對道德教育進行形式上的說明。這就 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瞬間的道德教育機會,做到“恰到 好處”地教學,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例如在《囊螢夜讀》一課 中,教師要重點為學生解析“以夜繼日焉”。首先要求學生回答 當前的讀書環(huán)境,使他們內心有鮮明的參照點;然后從課文著 手,講解車胤當時的學習處境,因為貧窮,連燈油都買不起,只 能以螢火蟲照亮黑夜;最后引出“以夜繼日焉”。這樣學生才能 恍然大悟,明白困難不可怕,凡事都能通過自身不懈努力來彌 補,從而更好地珍惜當下,刻苦讀書??梢?,教師在道德教育時 不應當局限于特定的地點或時間,可以在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中抓 住關鍵詞句。例如在《石榴》一課中,作者描寫“夏日的心臟”,以 此來幫助學生了解自然界生命的頑強不息,即便在烈日下,仍 然不放過任何一絲生還的可能。而在《強項令》一課中,老師通 過讓學生尋找本篇課文中董宣所有的動作以及語言,學生在這 一過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董宣的人物性格,也更好地映襯出董 宣個人不畏強權的高貴人格,這種精神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積 極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學科課程發(fā)展的需要
語文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 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社會主義教育的方針是讓未成年人在 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都得到發(fā)展。語文學科義不容辭 的責任是“樹魂立根”、“立德育人”,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必須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必須給 所有學生一顆愛國心?!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要 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 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在現(xiàn) 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本)》 的教學目的中也作了這樣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 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 情,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 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fā)展健康個 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這些要求中,在對語文的感 知、分析和運用能力要求提高的前提基礎上,進一步強調 了語文的人文性特點,對于創(chuàng)新的、美的要求更高了。如小 學低年級語文學科中德育滲透教育總體目標是:(1) 通過 觀察、朗讀、學習、活動等,著眼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實 踐能力,懂得關愛、思考、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識和創(chuàng) 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觀察四季、家鄉(xiāng)和豐富 多彩的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培養(yǎng)學 生觀察能力和熱愛大千世界的思想。(3)通過識字、寓言、 童話故事,了解凡事從小事做起、善于思考與合作的道理, 培養(yǎng)學生真誠、謙虛、誠實、認真的意識。(4)通過課文的學 習,結合身邊的事例,讓學生貼近生活,走進科技世界,正 確處理事件,培養(yǎng)學生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觀。 國家和社會對人的培養(yǎng)在于教育,而德育則是教育的 首位。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鄧 小平曾指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失誤在于教育。[3] 也就是說,我國要堅定地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 進,培養(yǎng)“四有”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接班人和勞動者,全 面加強德育教育勢在必行。教學中緊緊把握語文科目的特 點,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把德、智、美相結合,發(fā)揮文與載 道,以文育情,用文育人的作用,使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 道德情感得到激發(fā)和培養(yǎng),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得到增 強。在語文知識學習中培養(yǎng)和完善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學 會“熱愛”,主動去“熱愛”,把知識傳授、熏陶和德育、美育 教育熔為一爐,讓語文課堂變?yōu)樵鲋榈闹麝嚨兀菍W 生發(fā)展成為“集體”、“學習”和“生活”的主人。有效進行 “德”與“美”滲透,對培養(yǎng)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做集體和生 活的主人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在小學生作文中,掌握寫作技巧并能 很好的運用,一定會成就優(yōu)秀的寫作能力,對學生自 身文化素養(yǎng)是很好的積淀,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是自 身理解能力和悟性的提高,這對解析和分析問題的能 力也是很好的促進,同時提升個人素養(yǎng),讓自己成長 為雙商皆高的優(yōu)秀人才。
四川榮縣旭陽鎮(zhèn)過水學校 64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