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麗
摘要:孩子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很多方面都還沒有定型,好的行為習慣很容易養(yǎng)成。對于這些孩子來說,他們首先學習以及模仿的對象就是父母。父母是否具備正確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采用怎樣的培養(yǎng)方式等,這些對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上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可以說父母具備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對孩子良好習慣開展培養(yǎng)的重要前提。
關鍵詞:家庭教育;行為習慣;養(yǎng)成
在生活中家長對于孩子不聽話的抱怨聲隨處可見。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最近讓我很痛苦,不愛學習,不認真寫作業(yè),老師經(jīng)常對反映孩子各種狀況,找家長到校談論關于孩子的很多問題”。還有的家長說:“孩子的玩心太大,回家就知道抱著手機,開玩各種游戲”等等。但是對于家長所反映的這些問題,他們并非天生如此,家長所抱怨的以上問題究竟是如何產(chǎn)生,接下來就分析一下孩子行為習慣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
一、家庭教育對于孩子行為習慣的影響
家庭教育和孩子的行為習慣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普通情況下就是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學校的教育當然很重要,然而從本質上來說,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家長。
有不少的家長都會向老師抱怨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沒有一個好的行為習慣,而且成績也不理想,一直在不斷的抱怨著孩子的各種問題。那么此時需要家長反觀一個問題,就是有眾多的同齡孩子,為什么很多孩子不但具備好的成績,而且行為習慣也非常不錯,為什么就自己孩子是個例外呢?全班有那么多的同學,面對著同樣的老師,享受著相同的教學環(huán)境,同學之間唯一不同的就是家庭環(huán)境,那么對于自身孩子出現(xiàn)的這些不良行為就需要家長們自我反觀和反思。
二、家庭是導致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主要原因
1過于溺愛:身為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年齡較小,目前的學習還不錯,就算出現(xiàn)了錯誤一般也不會對其直接批評和指正;對于孩子的要求輕易的滿足,對孩子可謂達到了縱容的地步。這樣孩子就會形成一種認知,那就是要求很容易就會得到滿足,不會對所得到的一切感到珍惜。長期以往,就會逐漸出現(xiàn)價值觀的扭曲,不但以自我為中心,且還會形成比較偏執(zhí)的性格。
2過度批評:如果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的不太正常的時候,家長要么是沒有耐心對其做思想工作,要么就是只知道訓斥,甚至還會出現(xiàn)打罵孩子的行為,抓住孩子的錯誤對孩子不停的批評,不但對孩子的自信心打擊很大,而且還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時間長了之后,孩子就會認為自身沒有得到尊重,逐漸的,叛逆就會在孩子的性格中表現(xiàn)出來。
3關愛的缺乏:由于父母離異出現(xiàn)的單親家庭,或者是留守在老家的兒童,和孩子聚少離多,也很少溝通并聯(lián)絡孩子,家庭的溫暖孩子都感受不到,時間久了內心就會出現(xiàn)陰影,最終導致孩子的性格比較怪癖。
4引導缺乏:父母在家很少和孩子溝通,一般都是自己在打電腦或者是玩手機,孩子就會在旁邊一起看而忽略自己的學習和作業(yè),對于孩子玩手機以及看電腦在時間上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促使孩子好奇心十足,進而慢慢的就會在網(wǎng)絡游戲中沉淪。
5粗暴的性情:對于別人或者家人說話不夠禮貌和文明,將自身不好的情緒直接發(fā)泄到孩子身上,促使他們的內心受到創(chuàng)傷,慢慢的脾氣也就會跟著暴起來。
三、重點培養(yǎng)的文明習慣
1講文明,懂禮貌
在孩子的記憶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父母的做事風格,還有父母對于自身儀容儀表的重視度等等,這些對于孩子來說都是最重要的言傳身教。平常父母和孩子柔聲細語的溝通,那么孩子說話也不會過于生硬。
2遵守紀律,講究規(guī)矩
孩子最早學會的就是模仿,由于受到生存環(huán)境的影響,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習性,這種差異習性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具備重大的關系。父母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錯誤需要及時的糾正,父母要做到不賭博講究衛(wèi)生,遵守公共道德以及社會秩序等,將這些都言傳身教,對于孩子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樣孩子自然就可以做到對紀律的遵守以及對規(guī)矩的講究。
3對于學習和勞動的熱愛
對于家長來說,工作了一天,確實比較辛苦,在外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然而一旦回到家里,就要將心情穩(wěn)定好并控制好情緒。多陪陪孩子,要么陪孩子做作業(yè),要么陪孩子讀書或者是運動等。在孩子面前家長就需要多讀書以及多看報,這樣孩子也就會更加的努力讀書并愛上學習。在家里培養(yǎng)孩子自己做事的習慣,以身作則將家務安排的井然有序,孩子也會跟著學習并勤于家務。
4對長輩尊重并且知道感恩
在我國有一項美德就是對于父母的孝敬,由于父母的辛苦養(yǎng)育,做為兒孫的對于老人自然要孝順,如果一個人沒有優(yōu)雅的舉止,且對老人不尊重,那么怎么可能會為國家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假設家長對于長輩不夠尊重同時也不懂感恩,那么孩子也會進行學習和模仿,對于長輩也就不會尊重,那么就更談不上感恩了。
四、家長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必要性
孩子生活以及成長的沃土就是家庭,這里為孩子提供了學習的條件,家長需要將孩子未來的學習方向還有目標明確化,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去探索和自覺學習,這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預期方可達到。對于上述來說,家長的言談舉止對于孩子都會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對于孩子而言,就是對于知識文化進行學習的地方,為了更好的對孩子進行培養(yǎng),一般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進行的,首先就是孩子的思想品德,其次就是其學習興趣,最后就是孩子的自信心等。對于具備不良習慣的孩子,一定要幫助他們找出真正的根源,同時還要糾正家長們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并采用恰當?shù)姆椒▉砀玫囊龑Ш⒆印<彝ズ蛯W校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家庭就是孩子的根,而學校則是陽光和雨露。需要二者很好結合,都不可缺少。但是對于家長來說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將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好。
結束語:
總的來說,要培養(yǎng)好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并促使孩子成才,作為家長的首先要以身作則,老師對于孩子而言只是其學習上的引路人,不可能陪伴孩子由小到大的成長。那么對于家長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身為家長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用心的做好子女的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軌跡進行規(guī)范化,讓孩子逐步的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并以此為為船,這樣方可做到順利的航行,最終可以成功的到達彼岸。
參考文獻:
[1]王小華.農(nóng)村家庭教育現(xiàn)狀與教育方法的研究[J].學周刊,2021(01):187-188.
[2]辛然.家庭教育中反德育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20.
[3]宋春麗.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科普童話,2020(14):166.
[4]劉子疆.淺談家庭教育對于孩子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影響[J].新課程(綜合版),2019(04):237.
(寧夏銀川市景博學校 ?寧夏銀川 ?7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