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惠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拼音教學是一個主要內(nèi)容,這是最基礎(chǔ)的教學,是學好語文的根本,所以一定要確保拼音教學的良好效果,并且要讓小學生充滿興趣的學習拼音,讓拼音教學更加的輕松和快樂。為了滿足小學生的興趣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該注重對趣味教學法踐行運用,通過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感受到拼音學習的樂趣,具體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或者引入生活情境,或是游戲化教學,還可以借助唱兒歌等多種形式,都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拼音學習興趣,最終促進教學質(zhì)量得到提高。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趣味教學法;重要性;踐行
引言
小學是學生生涯中重要的基礎(chǔ)階段,此時學到的很多知識都是為了之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做鋪墊。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拼音教學是最為基礎(chǔ)的教學,只有學好拼音才有可能在之后的語文學習乃至各科學習中更為順利,拼音教學對整個小學的教育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學生剛剛步入校園,面對著教師的“填鴨式”教學有些手足無措,并且長期處在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下,會逐漸喪失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該深入思考如何讓學生充滿興趣的學習拼音,通過趣味教學法的實踐運用,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趣味教學法對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重要性
趣味教學法,主要是教師分析學生的年齡特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取多種趣味化的教學指導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轉(zhuǎn)變學習態(tài)度,從被動學習轉(zhuǎn)向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愛上學習。
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面對低年級學生,趣味教學法的應(yīng)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較難集中,并且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不高,加上教師總是刻板的要求行背誦默寫記憶,對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是一次嚴重打擊。這種情況下,教師采用趣味教學法在拼音教學中,通過各種趣味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原本沉悶不堪的語文課堂因為學生的積極參與而變得活躍起來;第二,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拼音的記憶。趣味教學法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拼音知識,避免了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趣味活動中學到拼音知識,同時加深了對于拼音的記憶;第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趣味教學法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拼音學習能力,還能夠促進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全方面的培養(yǎng)[1]。
2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踐行
2.1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愛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自覺性比較差,如果教師的教學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很難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分析學生的興趣需求,改變落后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應(yīng)該是生動活潑的,要把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作為教學關(guān)鍵[2]。在小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漢語拼音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大公雞和大白鵝的叫聲,學生聽到了動物的教師會情不自禁的學起來,這時教師進一步引出“a、o、e”這一教學內(nèi)容就可以讓學生迅速的記住。
2.2引入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拼音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講,之后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對教師教授的知識進行記憶,這種教學模式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效率不高。因此,教師進行語文拼音教學時,應(yīng)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學習中,加深對拼音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拼音“h”時,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與“h”相似,學生經(jīng)過討論發(fā)現(xiàn)“h”與椅子的外形很像。老師隨之將一把椅子放到講臺上,選一名學生坐在椅子上喝水,然后問臺下的學生:“他在做什么?”很多學生回答:“他坐在椅子上喝水”。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h”的形狀與椅子相似,發(fā)音為“喝”,學生聯(lián)系“小學生坐在椅子上喝水”這一生活場景,就記住了“h”的寫法和讀法。
2.3借助游戲激發(fā)拼音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做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事情,在游戲中他們會獲得樂趣,甚至會樂此不疲,所以在趣味教學法運用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游戲活動的形式,在歡樂活躍的氛圍下,促使學生充滿興趣的主動學習拼音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3]。例如,“摘果子讀字詞”的游戲,老師事先準備一些拼音卡片和糖果,在卡片上分別畫有西瓜、菠蘿、土豆等植物,圖片背面則標有相應(yīng)的拼音。游戲規(guī)則如下:老師拿著卡片,讓學生抽取卡片,抽到卡片的學生應(yīng)讀出卡片背后的拼音。如果小學生能夠正確讀出卡片背后的拼音,老師就獎勵給讀對的學生一顆糖果。這樣學生為了能夠獲得獎勵都會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游戲中來。
2.4通過唱兒歌激發(fā)學習興趣
兒歌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韻律節(jié)奏感,并且兒歌的內(nèi)容朗朗上口,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形成深刻持久的記憶[4],因此,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與兒歌聯(lián)系起來。例如,講解單韻母“i”的發(fā)聲,可以將所學的內(nèi)容編成兒歌:“寒冷多穿衣,問好叫阿姨,教室有桌椅,事事都如意”。老師可以讓學生邊讀兒歌邊拍手,讓學生體會兒歌的韻律感,此時學生一定會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邊唱邊學習,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結(jié)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應(yīng)用趣味教學法的最重要目標就是讓小學生轉(zhuǎn)變學習態(tài)度,由被動學習轉(zhuǎn)向主動學習,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快樂的學習拼音知識,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最終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付愛.簡析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作用[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9(04):52-53.
[2]符小莉.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踐行探討[J].語文學刊,2018(08):71-72.
[3]李金花.淺談小學低年級漢語拼音教學方法[J].吉林教育,2017(05):85.
[4]王婷.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運用[J].好家長,2019(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