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梅
摘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整本書閱讀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許多初中語文教師應開始了對這方面的教學實踐探索,為了進一步改變學生在閱讀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閱讀,教師還要注重引入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主動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通過整本書閱讀獲得更多的收獲。具體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設計閱讀任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探究興趣,要更多地展示學生的風采,促使更加積極的閱讀,還要引導學生自由閱讀,幫助完成閱讀任務,確保實現(xiàn)預期的閱讀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圍繞任務驅動下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任務驅動;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教學領域的改革,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嘗試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形式,以期能讓教學手段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語文閱讀活動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利用任務驅動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而且極大地提高了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對于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閱讀,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充分融合,教師就可以引入任務驅動教學的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相應的閱讀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充滿興趣的自主閱讀學習,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豐富的閱讀積累,并且逐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1任務驅動下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意義
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它不同于以往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探究,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的汲取營養(yǎng),進一步推動自身心智的發(fā)展和認知水平能力的提高,提高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1]。
新課改背景下,倡導由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整本書閱讀成為閱讀課程的有效組成部分。名著不同于教材中的短篇,它的篇幅長,字數(shù)多,所以教師應該在任務驅動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整本書閱讀指導,幫助制訂書籍閱讀計劃,要督促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的目標任務,這樣才能確保整本書閱讀取得良好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任務驅動下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2.1合理設計閱讀任務,激發(fā)閱讀探究興趣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不是讓學生對整本書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掌握和學習,而是要讓學生通過整本書中所表達出的內容和意義進行學習,開拓自己的眼界,引導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師一定要重視設計閱讀任務,讓學生有興趣去探究新的問題,通過層層的任務設計,進行對閱讀內容的探索。教師在設計新的閱讀教學任務時,要有明確的目的,還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任務的解決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閱讀探究欲望[2]。除了合理的進行任務設計之外,還可以在閱讀中讓學生養(yǎng)成文化包容性,因為在閱讀中學生可能會閱讀一些外國的書籍,有可能因為文化差異產生理解上的錯誤,因此還要提前讓學生進行相關文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包容性,培養(yǎng)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例如,在《皇帝的新裝》課文閱讀學習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安徒生童話》,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思考西方童話故事和我國傳說故事、成語故事有著什么樣的異同點,從而在增加閱讀量、開拓視野的同時,增強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2.2展示學生的風采,促使更加積極的閱讀
每當學生們完成相關閱讀任務之后,教師不要急著將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先進行討論研究,引導學生解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哪些問題是已經理解的,那些閱讀部分是還不懂的,通過學生的討論可以得出新的認識。在討論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班級中進行閱讀感想的分享,展示學生們的風采,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的進行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3]。例如,對于《朝花夕拾》這本名著作品閱讀來說,這是魯迅的代表作品,學生已經閱讀了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以教師就要引導他們主動閱讀這部作品,了解這部回憶性散文集,了解更多作者關于往事深情的回憶,并且還時不時插入對現(xiàn)實的議論,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以小見大,感受魯迅先生那種豐富且真實的內心世界,明白作者對當時現(xiàn)實封建社會的諷刺與批判。
2.3引導學生自由閱讀,幫助完成閱讀任務
基于任務驅動教學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是一個完全開放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任務驅動教學,能夠讓學生在進行自我探究的過程中完成對新的閱讀任務的理解,通常教師在布置閱讀任務之后,會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閱讀。在任務完成的階段中,教師要明確的認識到教師只是學生任務完成過程中的幫助者,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夸獎,樹立學生閱讀的自信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自由的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體驗[3]。例如,對于《駱駝祥子》這本必讀名著閱讀叢書,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梳理關于作者老舍的簡介、主要文學作品等這些文學常識,對祥子、虎妞、曹先生、小福子等人物角色的分析,還有祥子“三起三落”的故事發(fā)展內容,以及對當時社會的思想感悟,反思其中深刻的社會意義。這樣,借助思維導圖對整本書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整理,學生就可以將所有與作品相關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對這部作品產生整體的認識,充分體現(xiàn)了整本書閱讀的重要價值。
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本書閱讀十分重要,但大多要求學生在課外完成,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通過引入運用任務驅動教學,不僅能夠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探究式的閱讀學習習慣,還能夠讓學生通過合作和交流,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促進其自我認知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薛曉潔.任務驅動教學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建設,2019(11):125.
[2]趙亞平.談任務驅動下“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實踐的重要認識[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11):52-53.
[3]趙福樓.完善中小學語文閱讀體系——“整本書閱讀”倒逼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J].語文教學通訊,2018(05):58.
[4]劉丹.任務驅動法提升初中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策略探析[J].語文月刊,2019(0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