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慧甜
摘要:高職學生處于人生中比較關鍵的一個階段,因此應在思政及心理健康方面加強相關教育。為此,本文就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思考
一、告知院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關系
(一)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差異表現(xiàn)
一是在學科體系方面有差異性表現(xiàn)。思政教育體系主要表現(xiàn)在意識形態(tài)教育層面的發(fā)展,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間存在比較密切的聯(lián)系,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發(fā)展源自心理學理論,為達到心理矯治及輔導效果,通過心理咨詢、治療及輔導等多種有效方式,在心理上有效調控學生提高對自身的正確認識,使其心理狀態(tài)保持良好。二是在教育內容方面有差異性表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意識形態(tài)教育比較重視,以思想政治及道德等方面內容為重點。而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對心理調適培養(yǎng)方法的傳授及心理保持健康的有效途徑等。
(二)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
心理健康主要是以個體不同需求為基礎,重視人格發(fā)展及心理的健康成長,有效發(fā)揮學生潛能、心理素質及人格品質。思政教育基于馬列主義等理論學習,針對國家和社會的具體需求,正確樹立“三觀”。心理健康教育或思政教育之間一定存在必然聯(lián)系,一定是因心理原因引起思想方面問題,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及時解決高職學生的具體需求。
一是對高職院校德育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高職院校德育在廣義上一般分為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間相互融合,對高職院校德育發(fā)展具有全面促進作用,涉及德育教育方法改善、德育教育內容豐富、德育教育目標拓展、德育教育效率提升。二是對學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將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作為共同任務,在實際中良好融合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明顯促進作用。學生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相應的心理及道德品質逐漸具備。
二、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一)打造一批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雙肩挑的教師隊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要求較強的課程,需要任課教師具有相關心理學知識背景,因此各高職院校一般是由專業(yè)從事心理咨詢的教師擔任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大思政”戰(zhàn)略下,各高職院校已經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同頻共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缺口嚴重的壓力下,積極探索、鼓勵和支持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進行心理學知識、技能的系統(tǒng)學習,參加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培訓考級,擴充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師隊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思政教育工作充分結合,促進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xiàn)。與此同時,加強對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教師的思政教育,提升對思政教育的認識,了解思政教育理論,熟悉思政教育目的、意義和內容,提升教師政治素養(yǎng),自覺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緊密融合,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各高職院校應逐步完善教師準入制度,加快壯大雙肩挑的教師隊伍;應切實改革雙肩挑教師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切實引導雙肩挑教師提高綜合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專業(yè)知識扎實、政治情懷深厚、自律認真、充滿正能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課與思政教育課雙肩挑的教師隊伍;打通雙肩挑教師隊伍職業(yè)生涯通道,加大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青年教師加入到隊伍中,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教學和科研人才。
(二)充分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內容開展思政教育教學
為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課程思政,完成課程大綱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在課前做好教學方案設計準備工作,精心設計教案,從現(xiàn)有教學內容上挖掘可進行思政教育教學的切入點和映射點,做好思政教育教學預案,做到在實際教學中的有的放矢。首先,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學課件。目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采用的都是多媒體教學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教師在備課時都制作了優(yōu)質精美的PPT課件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示,同時還會配合使用音頻、視頻等多種直觀具象的表現(xiàn)形式,來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實,這些形式都是進行思政教育的優(yōu)質媒介,本身就隱藏著教師所要傳達的價值觀。如在講到高職院校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時,PPT設計中可以多采用所在高職院校的圖片,天安門、國旗等背景圖片,引導學生愛校愛國,將個人目標與國家目標相統(tǒng)一,將個人追求和職業(yè)實現(xiàn)融入中國夢,完善自我,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理想信念,實現(xiàn)健康心理,助力自我成才。其次,在實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中,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親身體驗法,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力求做到“知”與“行”的統(tǒng)一。列舉高職院校學生現(xiàn)身說法實例,善于運用身邊人講身邊事,和采用師生操作互動教學,增強課程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感受和理解,所有這些案例都離不開現(xiàn)實的社會背景和時代影響,這時可借機開展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自由與紀律的關系,學習與工作的關系,友情與愛情的關系等方面,引導學生好好把握新時代的機遇,做好迎接挑戰(zhàn)的準備。不僅可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效果,提高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兼顧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政教育,對所處的新時代加深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三)從約束學生行為規(guī)范入手加強課堂管理
高職院校階段學習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自學為主的學習模式,但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自身還處于行為塑造養(yǎng)成階段,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適應高職院校需要時間,短時間內無法擺脫初高中被高度關注和安排,計劃極度緊湊的被動學習習慣,造成當前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缺乏正確、合理的行為規(guī)范和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上課遲到早退、打游戲、刷網劇、睡覺吃飯等各種違紀行為和問題時常出現(xiàn)。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僅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內容,更要有處處育人和時時育人的意識,嚴格課堂管理,明確課堂紀律要求,加強課堂學習思考環(huán)境的營造,對學生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及時指出、教育并糾正,引導學生認真對待課堂學習。這不僅是從行為規(guī)范上要求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認真面對課堂,更是可以從課堂行動上帶動學生自覺改善自我心理環(huán)境的意識,更是從意識理念上增強規(guī)則紀律意識,樹立和形成正確的行為準則,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素養(yǎng),最終指導自身實踐,形成良性循環(huán),幫助學生面向陽光,茁壯成長。
三、結束語
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發(fā)展,思政及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就成為一項重要內容?;趯Ω呗氃盒K颊逃诤闲睦斫】到逃龣C制的認同,分析其融合途徑與重要作用,提出有針對性的融合教育方式,對于提高其融合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智遠.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農家參謀,2020(20).
[2]毛夢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教育教學論壇,2020,(014):358-360.
[3]毛夢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教育教學論壇,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