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娜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戲曲作為燦爛文化的象征,在我國音樂舞臺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fā)展,戲曲中的元素逐漸被加入到教育中去,這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并發(fā)揚中華文化。為了更好地將戲曲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中,從而激起學生對學習戲曲的興趣,本文將具體從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戲曲教學方法的策略進行論述,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發(fā)揮出戲曲本身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戲曲教學;研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7-340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課堂中“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已成為當前教育的發(fā)展趨勢,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思維能力、審美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成長,在學習音樂的同時,還要繼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將傳統(tǒng)音樂,比如戲曲文化理念加入到現(xiàn)代元素中去,兩者相互結合,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能力,作為教師,應該和孩子們共同成長,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將音樂中的戲曲文化得以充分的利用和發(fā)展,讓課堂更加有趣生動。
1、小學音樂課堂戲曲的現(xiàn)狀分析
1.1學生對戲曲了解不夠
音樂作為小學的一門課程,起著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愉悅心情的作用,很多戲曲元素被加入到了音樂教材中,但是就目前的音樂教學現(xiàn)狀來看,音樂逐漸不再被學校重視,很多音樂老師都是由其他代課老師進行教學,但是只有專業(yè)的音樂老師才可以利用專業(yè)知識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能力。對于這種現(xiàn)象,教師需要嚴格要求自己,豐富自己的知識,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喜愛,讓音樂教育根深蒂固于學生,讓學生喜歡上音樂這門課程,在藝術的熏陶下逐漸健康成長。
1.2戲曲教師配置不夠,專業(yè)知識缺乏
在戲曲教學中,隨著文化知識的進一步發(fā)展,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忽略了對孩子的音樂培養(yǎng),因此音樂課程逐漸不再被學校重視,很多音樂老師都是由其他代課老師進行教學,但是只有專業(yè)的音樂老師才可以利用專業(yè)知識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傳承戲曲文化。對于這種現(xiàn)象,學校應該為學生配置專業(yè)性的戲曲教師,作為教師需要嚴格要求自己,豐富自己的知識,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戲曲的喜愛,更好地將我國的戲曲文化得以傳承,讓音樂教育根深蒂固于學生,讓學生喜歡戲曲文化,在藝術的熏陶下逐漸健康成長。
2、小學音樂課堂融入戲曲教學的策略
中國戲曲文化在國際文化地位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戲曲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戲曲文化中承載了從古到今無數中國表演家的心血,將戲曲和音樂融合起來,加強了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同時還能更好地學習歷史文化。
2.1在教學中加入流行音樂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在戲曲方面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相關知識,教師可以把流行音樂融入到課堂中,讓他與戲曲教學相結合,流行音樂主要有歌詞易懂,節(jié)奏歡樂的特點,對于學生來說很容易理解,而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學生都喜歡聽流行音樂,如果將兩者進行結合,那么戲曲同樣也能被學生認可,從而也能夠改變傳統(tǒng)音樂在學生心中刻板的印象,使學生改變對戲曲的看法,從學生自身角度來分析,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作品而打下基礎,讓更多的的人感受到戲曲的魅力。
例如,學習到“地方特色戲”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身騎白馬》這首流行歌曲,這個作品是徐佳瑩和蘇通達老師合作下共同創(chuàng)作,中間有小一部分是來自于《薛平貴與王寶訓》這首著名歌曲,通過歌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是將傳統(tǒng)的民間故事融入到流行音樂中去進行演奏,這種方式學生很容易理解,同時歌曲本身也更加具有魅力。將流行音樂與戲曲相結合的方式,在音樂課堂上產生了很大的作用,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接受戲曲,理解戲曲的美。
2.2根據戲曲進行模仿式表演教學
教師需要熟練地掌握教材主要內容,才能更好地將“戲曲教學”融入到小學的音樂課堂中,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來改變教學方法,多為學生制造情境從而鼓勵學生通過戲曲進行生動表演,更好地學習戲曲文化并提高學習興趣。在表演過程中,需要考驗學生具有一定的演唱基礎以及身體各方面的協(xié)調,這對于教師來說,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對學生的表揚能力,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戲曲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進行模仿表演,通過這種讓學生表演從中學習戲曲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為今后學生的戲曲表演打下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學到《唱臉譜》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演唱,第二遍教師通過一邊演唱一邊加入戲曲的相關動作,然后進行師生合作,請學生模仿教師演唱時的相關動作,最后可以佩戴上臉譜進行完美表演,利用演唱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從中讓學生感受到戲曲文化的魅力。
總結:
通過將戲曲文化加入到音樂教學中,是為了更好地傳承戲曲文化并將其發(fā)揚下去,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這種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發(fā)展。將戲曲元素加入到現(xiàn)代教材中去,兩者相互結合,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戲曲的多樣化特點,培養(yǎng)學生愛國的優(yōu)秀品質,提高學生對戲曲學習的興趣。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有義務將戲曲文化和戲曲精神傳承并發(fā)揚下去,怕你戲曲這門藝術得以充分的利用和發(fā)展,讓課堂更加有趣生動。
參考文獻
[1]董云弟,丁麗麗.戲曲藝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策略[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0):211-212.
[2]淺析小學音樂戲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 韓秋水.? 學周刊. 2019(18)
[3]戲曲藝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策略. 董云弟,丁麗麗. 兒童大世界[下半月] . 2019
西安市碑區(qū)大學南路小學 710068